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docx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鸿尾学校学区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温秀集备组成员: 邓明朱 叶文静 杨飞凤 邹建美 陈枝集备时间:郑燕辉 陈兰春 陈美 谢韶飞 陈凤玲一、单元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熟识 二、单元教材及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 100 以内数的熟识;它包括:数的熟识、解决问题以及整十数加 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的教学特别重要,由于它不仅是学习 100 以内数的运算 的基础,也是熟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 此必需使同学切实学好;三、 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观看、操
2、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同学主动探究的 精神;2、熟识计数单位 “一”和“十”,能够娴熟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懂得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把握 100 以内数 的次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3、明白和把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懂得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娴熟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4、能够娴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难点:数 100 以内数,特殊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当数几十比较困难;五、单元教学建议:1、
3、运用各种方式培育同学的数感;培育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 之一,在上一册教材和本册都得以充分表达;教学中要连续重视数感的培育;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供应的素材外,仍可依据同学的生活体会,创设一些活动;如让同学收集“ 生活中的数” ,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等;2、教材在这里支配的了一个对数学学问的探究活动;这个活动是给定肯定数量的圆片,让同学在数位表中去摆,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当 是 2 个时,可以摆出 3 个不同的数,当 是 3 个时,可以摆出 4 个不同的数,随着圆片数量的增加可以发觉:摆的数的个数正好比圆片的数量多 1;这样通过探究,使同学一方面进一步懂得100 以内数的组成、数位
4、和位值的含义,另一方面感受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从使用试验教材的班级课上情形看,同学表现出了对探究数学规律的极大爱好,并且发觉了许多规律:横着看 “ 摆出的数的个数”比“ 圆片个数”多 1;竖着看,圆片数量逐一增加,所摆数的个数也逐一增加;所摆的数,与数的组成有关;等等;同学做得兴致勃勃,下课之后仍余兴末尽,可以感觉到是数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爱好和欲望;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六、单
5、元课时支配: 6 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2 课时教学时间:主备人:温秀数的次序比较大小 2 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 课时七:分课时教案1:数数数的组成执教:月日设计理念与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34页例 1数一数 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两条运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殊是对于 加法交换律的例子, 同学接触的最多; 这些体会就构成了同学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帮忙同学把零散的感性熟识上升为理性熟识;但是,又因 为对于学校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肯定的抽象性;因此,教材的设计主要想让 同学从现实的问题情形中抽象概
6、括出运算定律,从而便于同学的懂得和应用;教学目标:1、熟识计数单位 “一”和“十 ”;能够娴熟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2、把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3、培育同学观看、操作才能以及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的才能;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懂得计数单位 教学预备 : 小棒 100 根、橡皮筋 10 根、投影片 教学时间: 1 课时一、教学过程:复习;我的增减:教学过程1、看投影片回答疑题: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20 是()个十组成的5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 17 2、投影出示第 31 页图;
7、提出问题:(1)面上有几个小伴侣?(4 个)(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致有 比 20 只多得多 )100 只,有的说老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致有几只?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数数、数的组成;二、 新授课;1、教学例 1;(1)老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 10 根用 橡皮筋捆一捆(同学动手操作) ;10 个一
8、是多少?( 10 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连续数出10 根捆一捆;老师:你们假如再接着数出 9 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 根)老师:大家数到 29 根小棒,假如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30 根)潢 10 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 捆)(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 块)拿 3 排木块是多少块?( 30 块)再加 2 块呢?( 32 块)接着再加 3 块现在一共是几块?( 35 块)(3)老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 根小棒是几捆?( 3 捆)如果加入 7 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 捆) 10 捆是几根小 棒呢?( 100 根) 10 个一是一百;(板书)在
9、教学中要留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 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 调;如 29 后面是 30 ,39 后面是 40 同时每数完整十数 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老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 个 1 个地数,仍可以 10 个 10 个地数, 10 个十是多少?( 10 个十是 100 )2、教学例 2;(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老师:请同学们拿出 35 根小棒,看谁拿得快( 3 捆又 5 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始终数到四十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老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
10、数,再指名个别数;(3)做课本第 33 页例 3 上面的 “做一做 ”;让同学独立做, 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同学可能对五十九后面, 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赐予辅导;3、教学例 3;老师出示 3 捆又 5 根小棒问同学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35 根小棒)引导同学仔细观看, 35 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
11、 根小棒是由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3 个十和 5 个一组 成多少呢?(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35 )三、 巩固练习;1、做课本第 33 页例 3 下面的 “做一做 ”;第一让同学仔细观看图形,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知同桌的同学;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 31 页图;提问个别同学:画面上的小伴侣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3、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甲:我是 15 号;十五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乙:我是 50 号;五十是由 5 个十组成的;丙:我是 32 号;三十二是由 3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的;课后反思:七:分
12、课时教案2:读数写数主备人:温秀执教:教学时间:月日设计理念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让同学初步懂得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同学主动探究的欲望;2、能正确地读、写出 100 以内的各数;教学重点: 读数与写数的方法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 以内的各数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教学预备 : 计数器 1 个、小棒 100 根、铅笔 24 枝、投影片教学时间: 1 课时教
13、学过程:我的增减:一、复习;1、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2)十个十个地数,从 2、看题口答;27 数到 50 ,从 85 数到 100 30 数到 60 ,从 20 数到 100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个十和 2 个一组成()(4)十和 5 个一组成()(5)75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老师报数,同学摆小棒;16 、25 、50 、68 二、新授;1、教学例 4 ;(1)出示计数器;十位个位老师:计数器从右边起, 第一位叫个位, 其次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2)老师出示 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这里共有几枝
14、铅笔? (有 24 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 (2个十枝和 4 个一枝)同学回答后,老师分别把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 “计数器上应当怎样表示呢?”启示同学说出 2捆铅笔表示 2 个十,在十位上拨2 颗珠子, 4 枝铅笔表示 4 个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一,在个位上拨 4 个珠子表示;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 几,就写
15、几,这个数写作 “ 24”;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 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同学跟读两遍;2、教学例 5 ;(1)第一行 3 题让同学独立完成,读给同桌同学听,老师巡察 指导;(2)其次行第 1 题老师引导同学观看, 十位上有 4 个珠子, 个 位上一个也没有, 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同学回答后,老师强 调,“这个数十位上是 4,就写 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 0” ;因此写作: “ 40”读作 “四十 ”;(3)其次行第 2 、3 题让同学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老师 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老师强调,写数的时候, 有几个十, 就在十位上写几,个
16、位上一 个也没有就写 “ 0”占位,如 30 、40 、50 个位都写 “ 0”;如这 些数个位上不写 “ 0”行吗?为什么?3、教学例 6 ;(1)出示 10 捆小棒与计数器;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 ?10 个十是多少?老师把 10 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问一百该怎么写呢?引导同学说出: 先在百位上写 “ 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 “ 0”这个数 写作 “ 100”读作 “一百 ”;(2)老师告知同学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 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4、小结;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 按数位次序写, 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 没有写数时要写 “ 0”占位;三、巩固练
17、习;1、“做一做 ”第 2 题;同学独立完成,老师提问个别同学: 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2、 嬉戏:接通电话(投影显现);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课后反思:七:分课时教案3、数的次序比较大小主备人:温秀执教:教学时间:月日设计理念与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认知进展水平和同学已有体会的基 础上;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关注同学已有学问和直接体会;教
18、学活动要以同学 的进展为本,把同学个人体会(乘法的运算) 、直接体会(加法交换律学习过程)和现 实世界(植树活动)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已经有了乘法运算的体会,这些都是学习乘法运算规律的 前提;本单元前一部分学的是加法的运算规律,同学通过学习初步积存了一些归纳、总结的方法,并且学会了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本节课让同学经受乘法交换律学习的 全过程,支配了发觉问题、查找规律、敏捷运用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同学在学习过程 中进一步体验查找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探究和懂得乘法的交换定律;教学目标:1、把握 100 以内数的次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进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