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2022新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2022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2022新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分析】在前一课中,学生观察了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在此基础上,本课继续集中于观察物质的变化,寻找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证据。相对于醋和小苏打的混合,本节课研究的两种物质发生的变化具有不明显性、多维度性。蜡烛燃烧是日常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只观察到有发光发热、蜡烛熔化的现象,需借助实验观察到还产生了水、炭黑等新物质。加热白砂糖能观察到状态、颜色、气味等变化,如固态白砂糖融化为液态、颜色由黄转黑、有特殊气味等,从而判断“改变颜色的物质”、“产生的气体”都是新物质。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到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最后通过图片、文字等
2、资料了解其他物质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对于一些有明显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学生可以较易判断;对于不明显的物质变化,在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特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3、产生的新物质特征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难点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板书贴;【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展示小苏打和白醋在密封袋中反应的图片,询问学生“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哪一种物质变化?为什么?”学生活动: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教师活动:是的,化学
4、变化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其他物质变化中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吗?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实验发现在其他物质变化中,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5探索(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教师活动:展示蜡烛燃烧的动图,提问学生“你观察到蜡烛燃烧伴随着哪些现象?”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及结合日常经验,发现蜡烛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蜡烛变短、蜡烛熔化等现象。教师活动:询问学生“那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呢?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想法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思考“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并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蜡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发现 变化 中的 物质 教案 2022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