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透镜及应用知识点复习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透镜及应用知识点复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透镜及应用知识点复习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总结 优秀学问点透镜及应用学问点复习【考纲要求】1认知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2懂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3认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中考考点】因这一章的学问相对来说比较简洁,所以中考主要集中在挑选或填空时有探究显现;考点主要内容为:凸透镜成像的探究试验、凸透镜的应用、作图、眼睛和眼镜;【学问梳理】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平均球心的直线电主光轴;简称主轴;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别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2、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光线折射后偏离主光轴;3、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 F 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有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留意:依据凸透镜能够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这的性质,我们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方法是: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当折纸上的亮点最小、最清楚时,测出光点到光心的距离,即是该凸透镜的焦距;焦距的长短表示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强弱;光线通过后折射得越厉害;焦距越短, 镜面越凸, 凸透镜
3、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焦距的长短表示它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4、三条特别光线 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A、跟 主光轴 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通过 焦点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通过 光心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焦距越短, 对光线的发散作A、跟主光轴 平行的光线, 经凹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4、;B、正对着 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C、通过 光心 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 u2f 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的;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即暗箱的长度)是像距;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总结优秀学问点”就像距变大,像也随着变大,也可以记忆为“物进就像退,像变大2、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
5、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的原理是 f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转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放大镜:原理是 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盛水的透亮小瓶、小水珠都可以看作凸透镜而具有放大作用;4、虚像和实像光线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到一点,就是所成的你是实像;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实际光线发散, 反向延长后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后成的像是虚像;实像既能出现在光屏上,也能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不能出现在光屏上;虚像和实像都既可因反射而形成,也可因折射而形成;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物距是物体到凸透
6、镜的距离,用 u 表示;2、像距: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 v 表示;3、试验:器材:兴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步骤:A、依次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安放在光具座上,调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整火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B、调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 u 2f,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楚的像, 登记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这时我们会看到光屏上显现 相对蜡烛倒立的缩小的像,此时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仍保持它们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 ,再移动光屏;可以观看到仍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仍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但与步骤 B 相比像远离了透
7、镜,即像距大了;蜡烛移动到距透镜 2 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在距离透镜 2 倍焦距处观看到倒立的与烛焰等大的实像;像的位置也在 2 倍焦距处;D、调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 fu2f ,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能够看到烛焰的清楚的像,登记此时的物距的像距的大小;这时我们会看到在光屏上显现与蜡烛相比倒立、放大有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处;E、连续减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当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投影仪Fu2f 倒立放大实像异侧U=f 正立不成像同侧放大镜Uf 放大虚像-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8、- 名师总结 优秀学问点重点提示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假如凸透镜被遮拦住一部分,只有一部分进光,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变,仍是完整的像,只是像变暗了;“ 倒立的实像” 是相对于物来说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凡倒立的是实像,实像是倒立的;凡正立的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重点提示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为负数;重点提示 :望远镜物镜焦距长, 目镜焦距短, 且物镜的其次焦点和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六、重点专攻1、正确懂得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
9、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 并不肯定会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先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更远离主光轴);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是不同的,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也是不同的,要区分开, 即会聚作用射出的不肯定是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射出 的不肯定是发散光线;2、依据成像判定透镜的情形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时关健是依据题中所给的成像情形,利用成像特点列出物距与焦距(或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式,通过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得到焦距的范畴,再进一步利用成像特点分析详细问题;【典例详解】是(例 1、当物距为20 厘米时 , 经透镜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变为10
10、 厘米时 , 像肯定), 凸透镜可成倒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解析: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当物距小于倍焦距而大于倍焦距时立放大的实像 , 故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应满意:10 厘米 f 20 厘米当物距变为10 厘米时 , 即物距小于焦距时,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应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方法提炼: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题,应第一明确物距、像距、成像特点、应用四个条件 中的一个,美其名曰:一拖三即一个条件得出三个结论,如:条件照相机,可以得出物距大 于 2 倍焦距,像距在 2 倍焦距和 1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必需娴熟把握规律;例 2、有一次小明参
11、与集体照,但古怪的是, 他明明参与了, 结果却小明不在集体照中,依据你所学的学问,拍照时照相的人遗忘了()A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拉长暗箱 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拉长暗箱 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缩短暗箱 D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缩短暗箱 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凸透镜应用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的结论,而且仍需搞 清照相机的物距和像距;答案: C 名师归纳总结 例 3、一物体 AB 经过透镜成的像为A,B,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情形的是()第 3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总结 优秀学问点解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的图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透镜 应用 知识点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