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部分复习教案【共享.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部分复习教案【共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部分复习教案【共享.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部分复习教案第三章 相互作用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1. 弹力的产出条件:(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1)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2.弹力方向的判定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复原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
2、,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3. 弹力的大小(1)弹簧的弹力满意胡克定律:Fkx;其中 k 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 代表形变量;(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1. 对摩擦力熟悉的四个“ 不肯定”(1)摩擦力不肯定是阻力(2)静摩擦力不肯定比滑动摩擦力小(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肯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肯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4)摩擦力不肯定越小越好,由于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2.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稳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 F F N 来
3、求解3. 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定存在判定: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如发生相对运动,就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如不发生相对运动,就不存在静摩擦力;方向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i.方法整体法:以整个系统为讨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离出来进行分析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四周物体中隔ii.挑选隔离法:讨论系统(连接体)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及运动情形整体法: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内力)和运动时2.受力分析的次序先重力,再接触力,最终分析其他外力3.受力分析时应留
4、意的问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四周物体对讨论对象所施加的力(2)受力分析时, 不要多力或漏力,留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3)假如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4)物体的受力情形会随运动状态的转变而转变,必要时依据学过的学问通过运算确定(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相互作用要隔离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1. 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就(1)以少分解力和简洁分解力为原就,一般情
5、形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懂得1. 对牛顿第肯定律的懂得(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2)牛顿第肯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3)确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不是维护物体运动的缘由(4)牛顿第肯定律是用抱负化的试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其次定律的特例(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成效上说, 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肯定律2. 对牛顿其次定律的懂得(1)揭示了 a 与 F、m 的定量关系,特殊是 a 与 F 的几种特殊的
6、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2)牛顿其次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形打算于物体的受力情形和初始状态(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形和运动情形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形确定运动情形,仍是由运动情形确定受力情形,都需求出加速度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懂得(1)力总是成对显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 四同” 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始终线上,同时显现、消逝、存在; “ 三不同” 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成效不同考点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经常用的方法、技巧1. 抱负试验法2.
7、掌握变量法3. 整体与隔离法4. 图解法5. 正交分解法6. 关于临界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是:依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进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形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更多类型见错题本)考点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名师归纳总结 1.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ma,合力只要不第 2 页,共 10 页(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打算了其加速度的方向,-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2)合力与速度无必定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定联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3)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
8、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就速度减小2. 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的问题(1)轻绳 拉力的方向肯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行伸长 弹力可做瞬时变化(2)轻杆 作用力方向不肯定沿杆的方向 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 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视不计(3)轻弹簧 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大小遵循 F kx 的关系 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3. 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1)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
9、重力(2)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依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定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就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就失重(3)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逝: 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 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 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基础篇1. 如图 1 所示,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光滑斜面相接触,并保持静止,试分析小球F所受的弹力;1A BC 图 1 图 2 图 3 2. 如图 2 所示,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重力为 G,平稳时球在 A 位置(弹簧被拉长 x),今用力 F(未知)将小球再向下拉长 x 至 B 位置,又处于平稳状
10、态,就此时 F 等于2名师归纳总结 A kxBkxGCGkxDG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如图 3 所示,三个物体叠放着,当作用在B 物体上的水平力F=2N时,三个物体均静止,就物体 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B 与 C3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C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4. 如图 4 所示, A 为电磁铁, C 为胶木秤盘, A 和 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 M ,B 为铁块,质量为 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在 O 点,在电磁铁通电后, 铁块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 F 的大小为()图 4
11、 4AF=mgB MgFM+mg 5.一个人站在吊台上,利用如图5 所示的定滑轮装置拉绳,把吊台和自)己提升上来 .图中跨过滑轮的两段绳都认为是竖直的且不计摩擦.吊台的质量 m=15kg ,人的质量为 M=55kg ,起动时吊台向上的加速度是a=0.2m/s 2,求这时人对吊台的压力 .(g=9.8m/s 2)56. 如下列图,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在台秤上,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将质量为 m 的物体自高处放下, 当物体以 a 加速下降(ag)时,台秤的读数为 (6A (M m) gmaB(M m)gmaC( M m) gD(M m)g ma提高篇1. 如图, C 是水平地面, A 、B 是两个长
12、方形物块,F 是作F 0 ,0A C 用在物体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B 以相同的速度做B 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 间的动摩擦因数1和 B、 C间的动摩擦因数2,有可能是 7图 3 A. =0,=0 B. =0,0 C. 0 ,=0 D. 图 4 2. 如下列图,质量为m 的木块置于水平的木板上向左滑行,木板静止, 它的质量为M=3m ,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就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8A. mgB.2 mgC.3 mgD.4 mg3. 如下列图,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3、1 和 m2 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稳状态L,劲度时,质量为 m1 的小球与 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 600,两个球的质量比m2为()9m 1A. 3B. 2C. 3D. 233224. 如图, 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为m1和 m2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10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名师归纳总结 AL+km1g BL+km 1+m 2g g 1 2 第 4 页,共 10 页CL+km2g DL+km1m22m1m5. 两个物体 A 和 B,质量分别为m1 和 m2,相互接触
14、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下列图 .对物体A 施以推力 F,就物体A 对物体 B 的作用力等于()11A. m 1m 12FB. m 1m 2m 2FC. F D. m F m 2m6. 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有一水平-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12 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头以加速度 a 匀加速向下移动,且ag;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头与物体分别;127. 如下列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m 的木块间用一不行伸长的轻绳相连,
15、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网力是 mg,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m 的木块, 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就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13A. 3 mg B. 3 mg C. 3 mgD. 3 mg 5 4 28. 如下列图, 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 m=500kg 空箱的悬 索 与 竖 直 方 向 的 夹 角1=45 o.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 ,大小稳固在 a=1.5 m/s 2 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4o;假如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视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 ;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sin14 o=0.242;c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物理 人教版 必修 一力 学部 复习 教案 共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