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生物试验学问点(一)试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几种细胞(必修一 P7)1是低倍镜仍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光明?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 通过的光多, 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视野小, 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2.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看清晰后,把要放大观看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心,再换高倍镜观看?因 假如直接用高倍镜观看, 往往由于观看的对象不在视野范畴内而找不到;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看清晰, 并把要放大观看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心,再换高 倍镜观看;3.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用高倍镜观看,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
2、动粗准焦螺旋,简单压 坏玻片;4. 使用高倍镜观看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 1)第一用低倍镜观看,找到要观看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看,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晰材 料为止;5. 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 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 物镜镜头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而目镜正好与之相 反;b. 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c. 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d. 放大倍数与视野范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畴越小;试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 P18)一试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
3、产生特定的 颜色反应;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可溶性仍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 成砖红色的 Cu 2O沉淀;葡萄糖 + Cu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 (砖红色) + H 2O,即 Cu OH 2 被仍原成 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2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 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 二 试验材料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1做可溶性仍原性糖鉴定试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 苹果、梨;(由于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看;)2做脂肪的鉴定试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试验前 一般要浸泡 34 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3做蛋白质的鉴定试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三、试验留意事项1. 可溶性糖的鉴定a. 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 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固,甲、乙液混合储存时,生成的 Cu OH 2 在 70900C下分解成黑色 CuO和水;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 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
5、,无 Cu OH 2 生成;2. 蛋白质的鉴定a. A 液和 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 B液;先加 NaOH2+ 溶液,为 Cu与蛋白质反应供应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2+ 导致 Cu 变成 Cu OH 2沉淀,而失效;b. 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就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c. 蛋清要先稀释;假如稀释不够,在试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 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简单完全,并且试管也不易洗洁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
6、试剂的区分:的试剂液斐林试剂B)双缩脲试剂0.1g/mlNaOH 溶液0.1g/mlNaOH 溶液(双缩脲试剂A)成分0.05g/mlCuSO4 溶0.01g/mlCuSO4 溶液(双缩脲试剂混合是否混合后再滴加B 先加双缩脲试剂A 后加双缩脲试剂是否水浴加热不加热加热试验三:观看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 P26)试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 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出现绿色,吡罗红使 RNA出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能够转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 的
7、DNA和蛋白质分别,有利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试验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必修一 P40)试验材料: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用这样的红细胞做试验材料就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试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看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 P47)一 试验原理:1. 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2. 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状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 等;3.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蓝绿色二 试验材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出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8、- - - - - 观看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缘由是:叶子薄而 小,叶绿体清晰,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试验的首选材料;如用菠菜叶作试验材料, 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由于表皮细胞 不含叶绿体;三 争论 1. 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这种运动能随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时转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2、叶绿体的形状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状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 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转变方向; 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
9、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试验六 观看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必修一 P61“ 探究” )一 试验原理:1质壁分别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 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显现肯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别;2质壁分别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 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渐渐地复原成原先的状态,壁分别复原;二 试验材料和方法:紧贴细胞壁, 使植物细胞逐步发生质紫色
10、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由于液泡呈紫色,易于观看;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 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别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质壁分别的方法 引流法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暂时装片;然后,从盖 玻片的一侧滴入 0.3g/ml 的蔗糖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 复几次即可;质壁分别复原的方法:改用清水试验;名师归纳总结 三争论第 4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假如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显现什么现象?答: 表皮细胞维护原状, 由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2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生物 实验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