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自然地理知识问答.docx
《2022年高中自然地理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自然地理知识问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高中自然地理学问问答1经纬网中需要留意什么?在地球侧视图上,自西向东, 东经度逐步增大,西经度逐步减小;在极点俯视图上,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步增大,西经度逐步减小;东半球的平分经线是 70 E,西半球的平分经线是 110 W;经线上纬度相差 1 ,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 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 1 ,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 千米,在其它纬线上经度相差 1 ,实际球面距离约为 111.COS 千米( 为当地纬度);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是一回事吗?不是;北京位于 116 E,北京的时间是指 116 E 处的地方时;
2、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 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 120 E 经线的地方时;3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和昏线均是半圆;判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反之由夜进入昼的就是晨线;位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 =0 度基本规律:极昼极夜圈 =90 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极昼极夜圈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 ;晨昏线与经线圈交角 =太阳直射点纬度;二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特殊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的地方时 =18 点;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
3、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12 点;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0 点或 24 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 =12 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 =0 点或 24 点;4. 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步增大的?为什么?不是的;由于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来线移至北回来线,在这期间,北回来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步增大的,但赤道和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5某地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且为北纬)如右图所示,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来自北极星的平行光与地轴平行,图中 A 和 B 互余,C 和 D 互余,C A,就 B D, B 是当地
4、北极星的高度,D 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反过来通过测量北极星高度,可以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6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北纬的纬度数;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不变,且数值等于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南纬的纬度数;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北极点上为极昼现象, 由于北极点所在纬线为一个点,因此可以把一天内的每一时刻均认为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即可以把每一时刻的太阳高度均认为是正午太阳高度,故一天内的太阳高度是相等的,且等于此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运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H=90 -(90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南半球证明同理;7正午太阳高
5、度的求算两地纬度差的余角太阳高度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作同心圆递减的,距离太阳直射点90 的球面大圆上太阳高度为0 ,即晨昏圈;正午太阳高度是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求算的;其公式: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H90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某住宅要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照,提高利用效率,太阳能热水器倾斜面与地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所在地之间的纬度间隔;运算楼间距问题应以冬至日的正午日影为依据进行求算;8判定两地间最近航线的方向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方
6、向如两地经度差等于 180 ,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详细又分为三种情形: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肯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肯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两位置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争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仍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争论;两地经度差不等于 180 ,就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 或上空 ,详细又可以分两种情形:甲位于乙地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争论,方法同上;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
7、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争论;9太阳高度最大的地区(时候)也是白昼最长的地区(时候)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区白昼并不是最长的,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北半球任何地区,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由此向南北递减,但只要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都是越往北越长,北极圈内可能显现极昼;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也不肯定是白昼最长的时候,以北半球为例:北回来线以北地区,每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白昼也是一年中最长的,但是南北回来线之间就不同,由于北半球任何地区一年中都是 6 月 22 日白昼最长,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8、各地太阳直射的时间并不是在 6 月 22 日;例如 40 N 每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这一天白昼长度也达一年中最大值,而 10 N 邻近,每年四月份和八月份太阳直射邻近,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但是白昼长度就是 6 月 22 日最长;10随着各地纬度的不同,正午的影长变化是怎么样的?正午影长在太阳直射纬度为 0,然后南北递增,离太阳直射纬度越远其影长越长;11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9、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显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出,显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此时, 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那天, 太阳
10、直射南回来线,此时, 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2如何运算昼夜长短?已知条件不同,昼夜长短的运算方法不同,如:依据日出或日落时刻运算昼夜长短:昼长 间) *2 或日出时间 *2 ;=(12-日出时间) *2 或(日落时间 -12)*2;夜长 =(24-日落时名师归纳总结 依据昼弧、夜弧所跨经度的度数运算昼夜长短:15 经度 =1 小时1 经度 =4 分钟;15 小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 40 度的昼长是第 2
11、 页,共 13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时,那么南纬40 度的地区夜长为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5 小时;同一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正好相反;13南北半球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是怎样的 .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太 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极昼极夜时除外);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1)正午日影的朝向:北回来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南边照耀过来,正午日影永久朝向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北;南回来线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从北边照耀过
12、 来,日影永久朝向南,正午时,影子朝向正南;南北回来线之间地区:一年中有时候太阳从南边照耀过来,日影朝向北;有时候太阳从北边照耀过来,日影朝向南;极点:北极点为极昼时,太阳永久从南方 照耀过来,日影也永久朝向南方;南极点为极昼时正好相反,日影永久朝向北方;( 2)正午日影的长短:直射时,正午日影为零;极夜时,没有日影;其他时间,正午日影的长短随正午太阳高度而变化;距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正午日影越短;反之,距直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低,正午 日影越长;14日界线问题 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 点所在的经线, 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地方时0 点所
13、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地方时0 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就上以180 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实际中的日界线并不与 180 经线完全重合,而发生了弯曲;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 180 经线地方时为 0 点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当 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点时,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相等;当 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点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地球上“ 今日”(如把全球分为今日与昨日两天)所占比例等于(180 经线地方时 /24)15地球上偏东的地点肯定早看到日出?这种
14、熟悉是错误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例如,当 60 E 的地方时是 9 点时, 61 E 的地方时为 9点 04 分, 75 E 地方时为 10 点整;但假如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形就不肯定了;16 “ 夏至日,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先到了六点),同一经线上的南边后日出(后到六点); ” 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同一经线上的北边先日出,南边后日出是对的,但不能说北边先日出就先到了六点,问题是出在对地方时的内容仍把握不牢;同一经线上的时间(也就是地方时)肯定是相同的,在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也就是越
15、北)昼越长,日出就越早,假如南边是六点日出,北边就肯定比六点早,即可能是五点三特别就已经日出了;17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怎么说明?地球是一个固体球,旋转时,整体同步旋转,各个地点在同一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自转的角速度到处相同;极点由于在自转的轴心线上,没有转过任何角度,因而没有角速度;18假如黄赤交角变小的话,那两极的极昼天数如何变化. 变化了的只是极昼的范畴(变小了);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没有变化,两极的极昼天数不会变化,19利用手表可以确定方向操作起来挺简洁,可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假如你带着手表,可以依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左
16、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假如想更精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表放平,以名师归纳总结 时针所指时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运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 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比第 3 页,共 13 页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 字对向太阳, “ 12” 的指向就是北方;如在下午二时四特别即十四时四特别判定,应以“720” 对向太阳;为了记忆便利,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时数折半对太阳,12 指向是北方;但是要留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需换算成当地时间;-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7、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20逆温的分类及成因一般来说逆温层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顺地势逆温等;辐射逆温主要是冬季晴朗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辐射作用很强,地面降温速度很快,从而导致地面温度非常低,于是靠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就低于高空,当第 失;2 天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逐步上升,逆温层会逐步消平流逆温是由于冷空气的密度比较大,假如冷空气南下时往往贴近地面,而暖空气被抬升,于是显现逆温层 -锋面邻近比较典型;地势逆温是在山谷地带,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积累而成的;21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把握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洁的形式;近地面受热状况不同,即
18、冷(受)热不均是其形成的根本缘由;(1)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 :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做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同一海拔高度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产生水平气压差(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沉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热力环流形成;综合上所述,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可见,大气运动第一是垂直运动, 其成因是受热不均(热力缘由) ,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缘由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动力缘由);近地面高低气压形成的缘由是受热不均即热力缘由,高空高低压
19、形成的缘由是动力缘由;( 2)等压面图这是等值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力环流原理的深刻把握必需以这两种等值线(面)图的学习为基础;其中学习的关键点包括:明确同一地点气压值的垂直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明确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之间的关系:高、低气压状况正好相反;等压面的凸向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凸高(压)为低(压) ,凸低(压)为高(压) ;即:在高空的同一海拔高度上,B 地的气压高于 A 、C 两地的气压,等压面应向气压低的一侧(高空)凸出;A、 C 两地的气压低于 B 地,等压面应向气压高的一侧(近地面)突出;近地面等压面的凸向变化情形以此类推;( 3)明确高、低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气温
20、相对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反气旋,多晴朗天气;气温相对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即气旋,多阴雨天气;(4)试比较 ABDE 四地气压和气温的高低:气压:必需明确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要高于高空的气压,所以四地气压值的大小排序是ABDE ;气温:依据一般规律,在对流层中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气温,且每上升100 米气温平均降低0.6;按此规律判定,四地气温值的大小排序是BADE ;22如何懂得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等压面是指在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同高度相比,等压面对高空凸出气压高, 向低空凸出气压低) ;如下图中甲、 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 百帕、
21、 1007 百帕、 1006 百帕、 1005 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如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很多交线,它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 为低气压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欢迎下载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23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以北半球为例, 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22、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压带,而高空由于空气的集中,成为高压;两极地区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就成为极地高压带,而高空是低压;在高空,气 流肯定从赤道地区流向两极,但气流在从赤道向北极流淌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步向右偏 转,在大约北纬 30o的地方,从赤道向北极流淌的气流转为从西向东流,随着空气的越集合越多,最终只能下沉,这样,在北纬 30o邻近的地面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对于地面而言,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一部分向 赤道低压方向流淌,经过偏转而成为东北信风带;而副热带高压另一部分气流向着副极地地区流淌,偏转后成为盛行西风;同时极地高压的气流也向副极地地区流淌,偏转后成为极地东风;盛行西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自然 地理知识 问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