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物理试卷月联考物理试卷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
2、,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第目要求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第目要求,第第 81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4 分分,选对但不选对但不全的得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1.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朝、隋唐。毽子由羽毛、金属片和胶垫组成。如图是同学练习踢毽子,毽子离开脚后,恰好沿竖直方向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脚对毽子的作用力大于毽子对脚的作用力,所以才能把毽子踢起来B.因为空气阻力存在,毽子在空中运动时加速度总是小于重力加速度 gC.毽子上升过程机械能减少,下落过程机械能增加D.图中毽子被踢上去的漫画,符合物理规律的是图 a2.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记作 Sv。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 1 希沃特。下面选项中希沃特与国际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m2/s2B.W/kgC.J/kgD.Am/s3.2
4、022 年 8 月 9 日,“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将搭载的“泰景一号 01 星”、“泰景一号 02 星”和“东海一号卫星”顺利送入 500km 太阳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且旋转方向和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相同,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 24h,公转周期为 1 年,三颗卫星到太阳的距离远大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2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A.“东海一号卫星”是太阳同步卫星,因此主要受太阳的引力B.“泰景一号 01 星”的运行周期小于 1 年C.“泰景一号 02 星”的发射速
5、度大于 11.2km/sD.三颗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赤道上物体转动的向心加速度4.试卷读卡器的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搓纸轮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答题卡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答题卡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正常情况下,读卡器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张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向右B.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右C.最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右D.最后一张答题卡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向右5.若有恩施直达十堰列车,正常行驶速度为0v,现增设荆州和汉口两个停靠站,若
6、停车时间为0t,设列车启动加速、停靠减速的加速度大小都是 a,则增设两个停靠站后,列车相对此前运行时间增加了()A.002vtaB.0022vtaC.0032vtaD.0042vta6.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总高度 600m,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随着超级高楼越来越多,高速电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某次对广州塔高速电梯的测试中,电梯的时间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倾斜的虚线 a、b 分别为曲线在0t时和3st 时的切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3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A.010s 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2st时电梯一定处于超重状态C.3st 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3m/s2
7、D.0t时电梯的加速度为3st 时电梯加速度的 6倍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滑梯游戏装置,如图所示,一光滑轨道 AO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 点在桌面右侧边缘上。以 O 点为圆心的14光滑圆弧轨道 BD 竖直固定在桌子的右侧,C 点为圆弧轨道 BD 的中点。若宇航员利用该游戏装置分别在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进行模拟实验,将小球放在光滑轨道 AO 上某点由静止下滑,小球越过 O 点后飞出,落在光滑圆弧轨道 BD 上。忽略空气阻力,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在地球表面或在火星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恰能打到 C 点,则击中
8、C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圆弧面垂直B.小球释放点越低,小球落到圆弧上时动能就越小C.根据题目的条件可以得出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94gg火D.在地球和火星进行模拟实验时,若都从光滑轨道上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则小球将落在圆弧上的同一点8.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能源电动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逐渐为大家所青睐。某品牌最新型号的新能源电动车质量为 m,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 P。某次对其测试时,电动车以恒定加速度 a 沿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行驶过程中其受到的阻力恒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4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A.电动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Pmaf
9、aB.电动车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大小为PfC.电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大小为PmaD.整个加速阶段合外力对电动车做的功为222mPf9.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滑块 a,用长为 l 的轻质细线与质量为 m 的小球 b 相连,现用一水平力 F 作用于小球 b 使之缓慢运动,直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整个过程中滑块 a 始终保持静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在此过程中()A.细线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B.水平杆对滑块 a 的支持力不变C.水平杆对滑块 a 的作用力不变D.拉力 F 对小球做的功为12mgl10.如图所示,质量1kgm 的物块放置在竖直固定的弹簧上方(未栓接),用力向下压
10、物块至某一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取该位置为物块运动的起始位置,物块上升过程的ax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运动过程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20m/s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第 5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9JD.物块加速度为0 时离开弹簧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倾角=53的斜劈放在木板上,一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一端系在斜劈顶,另一端拴接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已知木板、斜劈、小球质量均为 1kg,斜劈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2=10m/sg,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下列
11、说法正确的是()A.若=0.2,当4NF 时,木板相对斜劈向右运动B.若=0.5,不论 F 多大,小球均能和斜劈保持相对静止C.若=0.8,当=22.5NF时,小球对斜劈的压力为 0D.若=0.8,当24NF 时,斜劈的加速度大小为28m/s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1)释放纸带前的瞬间,最合理的是_。ABC(2)按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O点右侧点迹清晰,其中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重物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2
1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如图甲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动滑轮和定滑轮等实验仪器测量物块的质量 M和物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台面平行,不计滑轮与细线、轮轴间摩擦。第 6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10m/s2。(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前,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台面调整到水平。实验中,动滑轮质量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2)物块质量 M 不变,将钩码放入托盘中,将托盘静止释放并记录加速度传感器数值 a 与力传感器数值 F,改变钩码个数多次实验,作出 aF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动摩擦因数
13、=_,物块的质量M=_kg。(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现将物块换成小车,用该装置测量一个不规则的小物体的质量 m0实验步骤如下:小车空载时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m0放入小车中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作出两次实验的 aF 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物体的质量 m0=_(结果用 b、c、d 表示)。14.如图所示,带有14弧形槽的滑块 A 放在水平面上,其中 O 为弧的圆心,P 为弧的最低点,OP垂直于水平面,可视为质点的光滑小球 B 用轻质线拴接并固定在天花板上,当整个装置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到OP的距离为圆弧半径的12。已知小球 B 的质量为 m,滑块 A 的质量为 M,重力
14、加速度为 g。(1)整个装置静止时,轻质线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2)如果滑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滑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欲使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状态,分析应满足的条件。15.如图是娱乐项目示意图,OA 为两半径均为2mR 的半圆细管道组成的竖直光滑“S 型”轨道,OA 与长5mL=的水平轨道 SO 平滑连接,A 点为管道的最高点。OA 右侧是一片水域,水面上有一半径2mr 的第 7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水平圆盘,N 点是圆盘的圆心,MN 是圆盘的竖直转轴(与 OA 共面),S、O、M 共线。质量50kgm 的装备(可视为质点,未画出)被弹射系统水平贴地弹出后即刻
15、进入SO。已知装备与 SO 间的动摩擦因数115,OM 距离6mx,MN 高度2mH,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2/m s。(1)某次弹射装备恰好能到达 A 点,求装备经过 O 点时的速度大小1v;(2)若装备恰好落到 N 点,求装备通过 A 点时对管道的作用力大小AN;(3)为使装备能落到水平圆盘上,求弹射系统提供给装备的能量范围。1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劲度系数 k=32N/m 的轻质光滑弹簧平行于传送带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自由状态时位于 Q 点。小滑块质量 m=2kg,滑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因数=0.25。设 PQ 间距 L=2m,每次小滑
16、块都从 P 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过程中小滑块未脱离传送带,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212PEkx,x 为弹簧的形变量。已知 g=10m/s2,sin37=0.6,cos37=0.8。(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小滑块下滑到刚接触弹簧时的速度 v;(2)若传送带以 v传=4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求:小滑块从 P 点静止释放到 t=0.4s 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小滑块向下滑行的最大距离 S。(结果可用根式表示)第 8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物理试卷月联考物理试卷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7、: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 分。在每小题给
18、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第目要求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第目要求,第第 81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4 分分,选对但不选对但不全的得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1.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朝、隋唐。毽子由羽毛、金属片和胶垫组成。如图是同学练习踢毽子,毽子离开脚后,恰好沿竖直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脚对毽子的作用力大于毽子对脚的作用力,所以才能把毽子踢起来B.因为空气阻力存在,毽子在空中运动时加速度总是小于重力加速度 gC.毽子上升过程机械能减
19、少,下落过程机械能增加D.图中毽子被踢上去的漫画,符合物理规律的是图 a【答案】D【解析】【详解】A脚对毽子的作用力与毽子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等大反向,故 A 错误;B因为空气阻力存在,毽子在空中上升段阻力向下,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g,而下降阶段阻力向上,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g,故 B 错误;C毽子上升过程和落过程,阻力都做负功,机械能一直在减少,故 C 错误;D因惯性作用,毽子向上运动过程,重力大的部分惯性大,故图中毽子被踢上去的漫画,符合物理规律的是图 a,故 D 正确。故选 D。2.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
20、式是“当第 9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量剂量”,“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记作 Sv。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 1 希沃特。下面选项中希沃特与国际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m2/s2B.W/kgC.J/kgD.Am/s【答案】A【解析】【详解】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1 希沃特,则有222JNmkgm/sm1Sv1=1=11m/skgkgkg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2022 年 8 月 9 日,“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将搭载的“泰景一号 01 星”、“泰景一号 02 星”和“东海一号卫星”顺
21、利送入 500km 太阳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且旋转方向和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相同,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 24h,公转周期为 1 年,三颗卫星到太阳的距离远大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海一号卫星”是太阳同步卫星,因此主要受太阳的引力B.“泰景一号 01 星”的运行周期小于 1 年C.“泰景一号 02 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11.2km/sD.三颗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球赤道上物体转动的向心加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东海一号卫星”与太阳的距离很大,受太阳的引力可以忽略
22、,“东海一号卫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运动,故 A 错误;第 10页/共 28页(北京)股份有限B“泰景一号 01 星”的轨道高度为 500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则其运行周期小于 1 年,故B 正确;C“泰景一号 02 星”未脱离地球的引力,其发射速度小于 11.2km/s,故 C 错误;D由2MmGmar可得2nGMar则轨道半径越小,加速度越大,所以三颗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由2ar可知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转动的向心加速度,所以三颗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转动的向心加速度,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运动中星球之间的
23、万有引力影响。4.试卷读卡器的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搓纸轮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答题卡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答题卡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正常情况下,读卡器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张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向右B.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右C.最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右D.最后一张答题卡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向右【答案】D【解析】【详解】A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左运动,则第一张答题卡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向左,故 A 错误;B前一张答题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部分 重点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10 联考 物理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