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ppt(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教育与心理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发展第二章:主要学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三、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三、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第三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概念?1、心理发展所引起的、心理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是持续的变化是持续的,而不是,而不是短暂的。短暂的。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2、心理发展、心理发展通常是向好的方向变化通常是向好的方向变化,使个
2、体,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复杂和更高水平的行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复杂和更高水平的行为。也包括心理方面的衰退等。为。也包括心理方面的衰退等。3、心理发展涉及到个体、心理发展涉及到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心理的各个方面。通。通常包括:认知发展、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常包括:认知发展、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等。等。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2、方向性和顺序性、方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5、相互制约性、相互制约性 6、关键期问题、关键期问题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部条件极为敏感关键
3、期是指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部条件极为敏感并发展迅速的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或在这一时期受并发展迅速的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或在这一时期受到阻碍,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到阻碍,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案例:吉妮的悲剧案例:吉妮的悲剧研究表明:研究表明: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岁以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岁以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等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等教
4、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点为依据。2、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一)几种有影响的论点(一)几种有影响的论点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高尔顿)2、环境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华生)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遗传、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遗传、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
5、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是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条件,他们之间是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关系。1、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案例:案例:先天无脑儿;先天无脑儿;“21-三体症三体症”(唐氏综合症)患者,几乎(唐氏综合症)患者,几乎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如: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与气质。如:高级神经活
6、动的类型与气质。但遗传素质不能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但遗传素质不能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只提供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并平。它只提供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并不保证它一定会实现。不保证它一定会实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与气质与气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型强型弱型弱型-(抑郁质)(抑郁质)平衡型平衡型 不平衡型(冲动型)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胆汁质)灵活型(活泼型)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多血质)不灵活型(安静型)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粘液质)2、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
7、件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环境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 的作用。的作用。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 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案例案例:阿威龙野孩(阿威龙野孩(1799年发现,法国)年发现,法国)“狼孩狼孩”卡玛拉(卡玛拉(1920年发现,印度)年发现,印度)“猪孩猪孩”王显风(王显风(1983年发现,中国)年发现,中国)阿威龙野孩:(法国、1799)发现时约11-12岁,全身赤裸,行为和精神状态如同白痴。后经过教育、训练智力有所提高。到40岁病故时,其智力始终只有6岁儿童的水平。狼孩卡玛拉(印度 1920)
8、野生儿的心理行为特征:综观现今已知的所有的野生儿的心理行为,可以概括为综观现今已知的所有的野生儿的心理行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如下几个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特征:不会说话,有的甚至无人类的发音;不会说话,有的甚至无人类的发音;感觉异常,特别是视觉、听觉和嗅觉象动物那样敏锐感觉异常,特别是视觉、听觉和嗅觉象动物那样敏锐 或迟钝;或迟钝;情绪贫乏,很多人不会哭、流泪或笑,没有羞耻心,情绪贫乏,很多人不会哭、流泪或笑,没有羞耻心,但常见发怒这样的攻击性情绪;但常见发怒这样的攻击性情绪;运动机能异常,不能直立行走和奔跑,行走姿势奇特运动机能异常,不能直立行走和奔跑,行走姿势奇特 没有人类吃食的习惯;没有人
9、类吃食的习惯;关闭自守,不与他人交往,更喜欢与动物接触;关闭自守,不与他人交往,更喜欢与动物接触;智力迟钝或落后。智力迟钝或落后。时代人格1995年年2003年,王强作案年,王强作案34起、起、杀害杀害45人。人。2003年年7月月14日日,王强王强在开原被抓获。在开原被抓获。2003年年7月月26日,沈阳市委、市政府日,沈阳市委、市政府重奖侦破案件有功集体和个人。重奖侦破案件有功集体和个人。2003年年8月月24日,王强被批捕。日,王强被批捕。2005年年3月月23日,一审第一次开庭日,一审第一次开庭刘女士红肿着双眼,她开始以为法院刘女士红肿着双眼,她开始以为法院审理完就枪毙儿子呢,所以特意
10、跑审理完就枪毙儿子呢,所以特意跑到集市上,花到集市上,花200多元钱从里到外多元钱从里到外为王强买了一身儿新衣服。为王强买了一身儿新衣服。她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她始终认为,她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她始终认为,王强变成这样,王强变成这样,是爹妈离婚造成的是爹妈离婚造成的。她和前夫的不幸婚姻维持到大儿子她和前夫的不幸婚姻维持到大儿子王强王强8岁就结束了。王强被判给前夫,岁就结束了。王强被判给前夫,但前夫但前夫嗜赌好斗嗜赌好斗,没多久就被判刑。,没多久就被判刑。毒品孤儿教养态度3、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 教育可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教育可以影响儿童
11、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教育可以促进遗传素质的发展,并能在一定教育可以促进遗传素质的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传素质的不足;程度上弥补遗传素质的不足;教育可以选择积极的社会环境因素来促进儿教育可以选择积极的社会环境因素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童心理的发展。当然,当然,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教育必须以: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准备性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准备性原则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况进行新的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况进行新的教学。教学。(知识准备、(知识准备、认知发展准备)认知发展准备)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一、皮亚杰
12、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皮亚杰(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儿童心理)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文化巨人文化巨人”。他。他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有关鸟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
13、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年和1918相继获纳相继获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和博士(生物学)学位。沙泰尔大学学士和博士(生物学)学位。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曾在许多大学执教,被哈佛、剑桥、耶鲁等曾在许多大学执教,被哈佛、剑桥、耶鲁等20多所著名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获得过多种科学奖。大学授予名誉学位,获得过多种科学奖。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认识论原理、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认识论原理、智力心理学等。智力
14、心理学等。(一)皮亚杰简介:(一)皮亚杰简介:(二)皮亚杰心理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二)皮亚杰心理发展观的主要思想1、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1)主主体体通通过过动动作作对对客客体体的的适适应应是是心心理理发发展的真正原因。展的真正原因。(2)适适应应的的本本质质在在于于取取得得有有机机体体与与环环境境的的平衡平衡。(3)个个体体通通过过同同化化和和顺顺应应这这两两种种形形式式来来达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皮亚杰对皮亚杰对“适应适应”的解释:的解释:皮亚杰对皮亚杰对“适应适应”的解释不同于一般心理学。的解释不同于一般心理学。一般心理学通常将一般心理学通常将“适应适应”解释为:解释为
15、:“个体使身个体使身心活动与环境维持和谐的状态心活动与环境维持和谐的状态”(生活适应);(生活适应);或或“个体的感觉因刺激过久而使敏感度减低的个体的感觉因刺激过久而使敏感度减低的现象现象”(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皮亚杰的理论中,适应是指在皮亚杰的理论中,适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过程。构或图式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它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认知结构与图式认知结构与图式(cognitive structure&schema)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在感知及理解客观事物的基是指个体在感知及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
16、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皮亚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主体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不同发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主体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图式图式是皮亚杰用来解释认知结构的一个术语,是皮亚杰用来解释认知结构的一个术语,是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皮亚杰指出:图式是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皮亚杰指出:图式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动作的动作的结构或组织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的重
17、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它是人类认识事于不断的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物的基础。个体最初的图式是一些本能动作个体最初的图式是一些本能动作,属于,属于遗传性遗传性的图式的图式。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随着年龄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图式会随儿童经验的增多而不断改变,渐趋增长,图式会随儿童经验的增多而不断改变,渐趋复杂化和内化,成为复杂化和内化,成为心理性的行为模式心理性的行为模式。如:儿童。如:儿童学习语言文字时,能识别熟悉的汉字,是因为其记学习语言文字时,能识别熟悉的汉字,是因为其记忆中已有该字的图式。忆中已有该字的图式。事实上事实上图式也是个体对世界
18、知觉、理解和思考图式也是个体对世界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的方式,是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心理活动的一种,是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对外界信息加工组织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对外界信息加工过程中,心理活动的一种框架或组织结构过程中,心理活动的一种框架或组织结构。以以“钢笔钢笔”为例来说明为例来说明“图式图式”概念概念“钢笔钢笔”本身有这样一些事实:本身有这样一些事实:钢笔是一种文具。钢笔是一种文具。钢笔有笔帽、笔杆和笔芯。钢笔有笔帽、笔杆和笔芯。钢笔用铁或塑料等制作。钢笔用铁或塑料等制作。钢笔是用来写字的。钢笔是用来写字的。钢笔通常为长条圆柱形。钢笔通常为
19、长条圆柱形。上述这样罗列事实不等于有了这些事实的图式。用图式来表示人对钢上述这样罗列事实不等于有了这些事实的图式。用图式来表示人对钢笔的认识,可有以下形式:笔的认识,可有以下形式:钢笔钢笔 上位概念:文具上位概念:文具 组成部分:笔帽、笔杆和笔芯组成部分:笔帽、笔杆和笔芯 材料:铁、塑料材料:铁、塑料 功能:写字功能:写字 形状:长圆柱形形状:长圆柱形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在图式中,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在图式中,“钢笔钢笔”的的有些特征(如笔的功能,属于文具)基本有些特征(如笔的功能,属于文具)基本上属于理解或思考性的,而另一些特征上属于理解或思考性的,而另一些特征(如笔的形状、组成部分)基本上属于
20、感(如笔的形状、组成部分)基本上属于感知性的。知性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核心,是人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同时认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同时认知发展还受到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影响。知发展还受到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影响。同化与顺应同化与顺应同化同化: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主: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即把外部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结构中的过程。即把
21、外部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构中。顺应顺应: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不能: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接纳新刺激的过程。以修改或重建,以接纳新刺激的过程。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则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在同化情况下,应则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在同化情况下,有机体使刺激物符合原有的图式;而在顺应的情况有机体使刺激物符合原有的图式;而在顺应的情况下,有机体改变图式去符合于刺激物。下,有机体改变图式去
22、符合于刺激物。在认知过程中,同化只能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在认知过程中,同化只能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量的生长;而顺应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化、量的生长;而顺应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促使个体调整、修改原有的图式或创立新的促使个体调整、修改原有的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图式。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来达到有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来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平衡,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实现认知发展的。平衡(平衡(equilibration)平衡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
23、的过程。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儿童在认知过程中,总是试图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儿童在认知过程中,总是试图把新的刺激纳入到主体已有图式中去实现同化,如果获得成功,便得主体已有图式中去实现同化,如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相反,若不能同化,儿童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相反,若不能同化,儿童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创建一个新的图式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创建一个新的图式去同化新刺激,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可见,去同化新刺激,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可见,同化与顺应之间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也是认知图同化与顺应之间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也是认知图式的不断发展过程,也
24、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式的不断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适应(适应(adaptation)顺应顺应(accommodation)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发展的本质:机体与环境不平衡机体与环境不平衡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同化(同化(assimilation)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随着个体的发展,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皮亚杰认为随着个体的发展,认知结构在
25、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不同质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不同质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段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1)感知运动阶段(岁)感知运动阶段(岁)(sensorimotor stage )特点:特点: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的结合进行认知,了解周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的结合进行认知,了解周围世界。围世界。语言和表象还没完全形成。语言和表象还没完全形成。发展成就:发展成就:约在约在9-12个月时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教育 心理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