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art2.ppt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art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art2.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中国2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art2Part2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 2010版1.三级预防概念2.一级预防策略3.二级预防策略4.三级预防策略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的发现主要依靠机会性筛查(如体检或其他疾病诊疗时)条件允许时可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血糖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应重复检查IGR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0%的IGT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5岁3.超重、肥胖(BMI24 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5.高危种族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7.高血压(血压140/
2、90mmHg)或正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 mg/dl)或正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11.BMI28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13.静坐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的定义筛查方法推荐采用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筛查空腹血糖有漏诊的可能性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型糖尿病的
3、发生研究研究例数例数人群人群年龄年龄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降低(降低(%)DPS522IGT,BMI255558DPP2161IGT,BMI24FPG5.35158大庆577IGT4541干预措施饮食控制和运动定期检查血糖密切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适当治疗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其他干预目标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 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大卡(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研究例数人群药物相对危险度降低(%)DPP2151IGT,BMI24FPG5.3二甲双胍17
4、00mg31STOP-NIDDM1368IGT阿卡波糖300mg36XENDOS3305FPG5.6奥利司他360mg37DREAM5269年龄30,IGT和/或IFG罗格列酮8mg60尚无充分的药物干预长期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的证据药物干预尚未在各国的临床指南中被广泛推荐鉴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与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卫生保健体制尚不健全,本指南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本指南建议在新诊断和处在糖尿病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三.二级预防的策略本指南建议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压、降脂(主要
5、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四.三级预防的策略 本指南建议在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要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在血糖控制目标的选择上采用个体化的策略1.血糖控制2.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本指南建议对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个体化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的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反复发生和死亡,并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糖尿病教育和管理1.基本原则2.目标和形式3.教育管理的落实4.教育的内容5.初诊和随诊方案6.血糖监测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糖尿病 防治 指南 Part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