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频率响应-多频正弦稳态电路优秀PPT.ppt
《第十一章-频率响应-多频正弦稳态电路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频率响应-多频正弦稳态电路优秀PPT.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1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2 再论阻抗和导纳再论阻抗和导纳11-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正弦稳态网络函数11-4 正弦稳态的叠加正弦稳态的叠加11-5 平均功率的叠加平均功率的叠加11-6 RLC电路的谐振电路的谐振1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本章(次课)教学要求本章(次课)教学要求l1、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特性;、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特性;l2、进一步理解阻抗与导纳的概念;、进一步理解阻抗与导纳的概念;l3、理解正弦稳态网络函数的概念;、理解正弦稳态网络函数的概念;l4、驾驭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驾驭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l5、驾驭平均功率的叠加。
2、、驾驭平均功率的叠加。l6、驾驭电路谐振的概念,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驾驭电路谐振的概念,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重点重点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正弦稳态网络函数;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难点难点 非正弦周期信号,功率叠加非正弦周期信号,功率叠加2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1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相量法的应用前提相量法的应用前提2、多个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电路分析方法、多个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电路分析方法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稳态线性电路。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稳态线性电路。先用相量法求各频率
3、信号单独激励的正弦稳先用相量法求各频率信号单独激励的正弦稳态响应,再用叠加原理求总的稳态响应。态响应,再用叠加原理求总的稳态响应。3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1.1 基本概念(续)基本概念(续)3、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直流重量直流重量直流重量直流重量谐波重量谐波重量谐波重量谐波重量 为基波或一次谐波;为基波或一次谐波;为基波或一次谐波;为基波或一次谐波;k k 为为为为 k k 次谐波。次谐波。次谐波。次谐波。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a a0 0、a ak k、b bk k可用积分公式计算。(见高可用积分公式计算。(见高
4、可用积分公式计算。(见高可用积分公式计算。(见高等数学)等数学)等数学)等数学)当函数为偶函数(纵轴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偶函数(纵轴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偶函数(纵轴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偶函数(纵轴对称)时,有 b bk k=0=0当函数为奇函数(原点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奇函数(原点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奇函数(原点对称)时,有当函数为奇函数(原点对称)时,有 a ak k=0=0当函数为镜对称函数时,有当函数为镜对称函数时,有当函数为镜对称函数时,有当函数为镜对称函数时,有 a a2k2k=b=b2k2k=0=0,即只有奇次波。,即只有奇次波。,即只有奇次波。,即只有奇次波。4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
5、基础学问4、典型波形的傅里叶级数、典型波形的傅里叶级数 P112(1 1 1 1)矩形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矩形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矩形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矩形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f(t)A-A02ttT/2T5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2 2 2 2)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f(t)A-A0tT/2T6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3 3 3 3)锯齿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锯齿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锯齿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锯齿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f(t)A02 TtT(4 4 4 4)整流全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
6、式)整流全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整流全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整流全波的傅立叶级数绽开式f(t)A0T/2tT7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1.2 再论阻抗与导纳再论阻抗与导纳1、阻抗与导纳的计算、阻抗与导纳的计算RLRL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8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阻抗与导纳的计算(续)、阻抗与导纳的计算(续)RLRL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导纳导纳导纳导纳例例例例10-1 P11510-1 P1159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2、阻抗的频率特性、阻抗的频率特性幅频特性:阻抗的模随频率变更的关系。幅频特性:阻抗的模随频率变更的关系。RCRC并联电路阻抗并联电路阻抗并联
7、电路阻抗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的频率特性的频率特性的频率特性相频特性:阻抗的幅角随频率变更的关系。相频特性:阻抗的幅角随频率变更的关系。例例例例10-2 P11710-2 P117频率特性:阻抗随频率变更的关系,也称频率响应。频率特性:阻抗随频率变更的关系,也称频率响应。RCRC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曲线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曲线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曲线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曲线 P117 P117图图图图10-510-510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1.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正弦稳态网络函数l定义定义对于如图网络对于如图网络称为幅频特性称为幅频特性称为幅频特性称为幅频特性称为相频特性称为相
8、频特性称为相频特性称为相频特性频率响应频率响应频率响应频率响应11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RC低通网络低通网络 见见见见P119P119例例例例10-310-3幅频特性,幅频特性,幅频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 截止频率截止频率 低通网络也称低通网络也称低通网络也称低通网络也称相位滞后网络相位滞后网络相位滞后网络相位滞后网络12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RC高通网络高通网络 见见见见P121P121练习题练习题练习题练习题10-110-1幅频特性,幅频特性,幅频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 截止频率截止频率 高通网络也称高通网络也称高通网络也称高通网
9、络也称相位超前网络相位超前网络相位超前网络相位超前网络13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其它的低通和高通网络其它的低通和高通网络低通低通低通低通高通高通高通高通低通低通低通低通高通高通高通高通低通低通低通低通14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1-4 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11.4.1 正弦稳态叠加原理正弦稳态叠加原理 几几个个频频率率相相同同或或不不同同的的正正弦弦激激励励在在线线性性时时不不变变电电路路中中产产生生的的稳稳态态电电压压和和电电流流,可可以以利利用用叠叠加加定定理理求求解解先先用用相相量量法法分分别别计计算算每每个个正正弦弦激激励励单单独独作作用用时时产产生生的的电电压
10、压电电流流相相量量,然然后后得得到到电电压压uk(t)电电流流和和ik(t),最终相加求得总的稳态电压,最终相加求得总的稳态电压u(t)和电流和电流i(t)。l留意事项:留意事项:激励源频率相同时,可以用相量叠加;参见激励源频率相同时,可以用相量叠加;参见P124例例10-4激励源频率不同时,叠加必需在时域进行。激励源频率不同时,叠加必需在时域进行。15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举例举例解解:1.电电压压源源单单独独作作用用时时,将将电电流流源源以以开开路路代代替替,得得图图(b)相量模型,则相量模型,则:图图(a)中,中,uS(t)=20cos(100t+10)V,试用叠加定理求稳态电压试用
11、叠加定理求稳态电压u(t)。16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由相量写出相应的时辰表达式由相量写出相应的时辰表达式 2.电电流流源源单单独独作作用用时时,将将电电压压源源用用短短路路代代替替,得得图图(c)所示相量模型,则所示相量模型,则:由相量写出相应的时辰表达式由相量写出相应的时辰表达式 17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3.叠加求稳态电压叠加求稳态电压u(t)将每个正弦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压在时间域相将每个正弦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压在时间域相加,得到非正弦稳态电压加,得到非正弦稳态电压:18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 的波形如图的波形如图(a)所示。所示。图图(b)绘出绘出 的波形。的波形。
12、可见,两个不同频率正弦波相加得到一个非正弦周期可见,两个不同频率正弦波相加得到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形。波形。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形的叠加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形的叠加 波形图波形图19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学问11.4.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l方法:正弦稳态叠加方法:正弦稳态叠加l将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将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l令各频率重量单独作用,应用叠加定理求令各频率重量单独作用,应用叠加定理求解。解。例例例例11-6 11-6 激励源为方波时的响应分析激励源为方波时的响应分析激励源为方波时的响应分析激励源为方波时的响应分析 PP.126-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频率响应 正弦 稳态 电路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