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共112页).doc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共1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共112页).doc(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鲧禹治水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第 节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录音带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
3、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3、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壤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比较字形:壤 嚷 攘 4、理解词语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斥逐排斥,驱逐。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拯救挽救;救济。滚烫滚热。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
4、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根据学生的要求理解词语,注意不要孤立得解释,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板书设计:作业:1 鲧禹治水第二课时 年 月 日 第 节学习目标:1、指导学
5、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课件)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1、自学提示(课件)。 默读课文,思考: 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6、【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学习小组指导。】2、交流体会。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 (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播放洪水的资料片。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读出人们的苦难。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你怎么评价鲧?【对于鲧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既要
7、看到他的善良,不惧危险,又要看到他投机取巧的错误。】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指名读5-10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a治洪前: 句子: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b治水开始::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c治水过程: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
8、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B参考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
9、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d治水后: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的不易,多么艰辛。】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小结: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
10、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三、拓展升华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等)3、小结: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
11、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四、课外作业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板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 2 嫦娥奔月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第 节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响亮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能基本说出故事的主要梗概。 重点: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难点:如何理顺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策:给予学生充沛阅读的时间。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
12、圆的中秋佳节呢? 2、读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1安排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提示:“济”是多音字;“诈”是翘舌音;“蒙”是后鼻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回旋,
13、盘旋;交际应酬,打交道;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 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想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2 3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2指导要点。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五、安排作业 誊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 第 节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课文情境中体会课文关键字词的作用
14、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2、 通过课文的具体语言来体会三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能区分美与丑,善与恶。 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来辨析各人物的特征,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的品质。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对策:扣住文章关键语句,让学生仔细品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1. 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注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遭受的苦难。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 三、
15、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示在哪些地方? 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示在哪些地方呢? 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样才干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读课文第三段。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
16、读出来? 3、 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 五、安排作业 1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贪()辉()奸()值() 贫()挥()纤()直() 3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4、仿写:第六小节 作业:教学反思: 3 夸父逐日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第 节教学目标: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4、 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
17、事所揭示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4、让学生谈谈体会。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4、读课题,并理解。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三、理解课文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18、,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4、读议交流。(1)弄懂词句的意思。 参考: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渴。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至末道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3)讨论: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教案 1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