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犯罪主观方面.优秀PPT.ppt
《第六章犯罪主观方面.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犯罪主观方面.优秀PPT.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的主观方面概述犯罪的主观方面概述 其次节其次节 犯罪的有意犯罪的有意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的过失犯罪的过失第四节第四节 犯罪的目的和犯罪动机犯罪的目的和犯罪动机第五节第五节 刑法上的意外事务刑法上的意外事务第六节第六节 刑法上的相识错误刑法上的相识错误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引起的危害社所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看法。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看法。1、冬季某日,爆炸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
2、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什么?2、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四周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看法是什么?3、某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马路中间的一塑料布上驶过,司机以为塑料布下是旁边农夫的稻谷,结果压死了塑料布下睡着的一精神病人。司机对精神病人的死亡其主观心理看法属于什么?二、特征二、特征 1 1、其表现形式是人的主观心态。、其表现形式是人的主观心态。2 2、其法律内涵是以行为所产生的危害结果、其法律内涵是以行为所产生的危害结果 为内容。为内容。犯罪有意犯罪有意 罪过罪过 犯罪过失犯罪过失3 3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目的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罪过是必要要件;罪过是必要要件;犯罪目的是选择要件;犯罪目的是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犯罪动机一般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三、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三、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v(一)犯罪主观方面存在的客观性;(一)犯罪主观方面存在的客观性;v(二)(二)犯罪主犯罪主观观方面通方面通过过犯罪行犯罪行为为得以客得以客 观观外化。外化。v其次节其次节 犯罪有意犯罪有意v一、概念(刑法第一、概念(刑法第1414条)条)v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4、放任这种结果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有意犯罪。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有意犯罪。”二、犯罪有意的构成要素二、犯罪有意的构成要素 犯罪有意由两个因素构成:犯罪有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相识因素,二是意志因素。一是相识因素,二是意志因素。(一)相识因素(相识实力)(一)相识因素(相识实力)犯罪有意的相识因素是指明知自己犯罪有意的相识因素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理状态。相识因素是事实性相识与违法性相识相识因素是事实性相识与违法性相识的统一。的统一。1、事实性相识、事实性相识 事实性相识是指对于构成事实的相
5、识。事实性相识是指对于构成事实的相识。事实性相识包括对以下客体要素的相识:事实性相识包括对以下客体要素的相识:(1)行为的性质)行为的性质 (2)行为的客体)行为的客体 (3)行为的结果)行为的结果 (4)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5)其他法定事实。例如时间、地点等,)其他法定事实。例如时间、地点等,假如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亦应假如作为犯罪构成特殊要件的,亦应 属于相识内容。属于相识内容。2 2、违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 犯罪有意的成立是否要求行犯罪有意的成立是否要求行为为人具有人具有违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在刑法理,在刑法理论论上存在着心理上存在着心理责责任任论论与与
6、规规范范责责任任论论之争。之争。在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有意的概念中,在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有意的概念中,相相识识因素包含因素包含对对自己行自己行为为的危害性的相的危害性的相识识,这这里的危害性并非事里的危害性并非事实实本身,而是本身,而是对对事事实实的的评评价。因此,据此可以价。因此,据此可以认为违认为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是我国刑法中犯罪有意的构成要素。是我国刑法中犯罪有意的构成要素。违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是指是指对对于行于行为为人的人的违违法性的推断,属于法性的推断,属于对对于相于相识识的的规规范范评评价因素。价因素。违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与事与事实实性相性相识识在性在性质质上是存在有区分的。上是存在有区
7、分的。假如假如说说,简简言之,前者言之,前者为对为对事的事的认认知,后者知,后者为对为对法的法的认认知。知。例如淫例如淫书书,是否相,是否相识识到淫到淫书书,这这是一个事是一个事实实性相性相识识;是否相是否相识识到淫到淫书为书为法所禁止,法所禁止,这这是一个是一个违违法性相法性相识识。(二)意志因素(限制实力)(二)意志因素(限制实力)犯罪有意的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犯罪有意的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看法。任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看法。意志因素是心理性意志与违法性意志意志因素是心理性意志与违法性意志的统一。的统一。1 1、心理性意志、心理性意志 是指心理事实意义上的意志。
8、是指心理事实意义上的意志。意意志志对对人人的的行行动动起起支支配配作作用用,并并且且确确定着结果的发生。定着结果的发生。可把有意中的意志区分为以下两种形态:可把有意中的意志区分为以下两种形态:(1 1)希望。)希望。希望是指行为人追求某一目的的实现。希望是指行为人追求某一目的的实现。(2 2)放任。)放任。放放任任是是行行为为人人对对可可能能发发生生的的结结果果持持一一种纵容的看法。种纵容的看法。在意志程度上存在区分:在意志程度上存在区分:希望的犯意明显而坚决,希望的犯意明显而坚决,放任的犯意模糊而随意。放任的犯意模糊而随意。2 2、违法性意志、违法性意志 违违法法性性意意志志是是指指心心理理
9、性性意意志志的的评评价价因因素,这种评价成为归责的依据。素,这种评价成为归责的依据。违违法法性性意意志志就就是是一一个个期期盼盼可可能能性性的的推推断问题。断问题。期期盼盼可可能能性性,是是指指在在行行为为当当时时的的具具体体状状况况下下,能能期期盼盼行行为为人人作作出出合合法法行行为为的的可可能性。能性。v v三、犯罪有意的学理类型三、犯罪有意的学理类型v(一)干脆有意(一)干脆有意v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此结果发生的心态。并且希望此结果发生的心态。v理解:理解:v 1 1、相识因素:、相识因素:v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
10、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v 2 2、意志因素:、意志因素:v 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1 1)相识要素)相识要素“明知”,明知的内容:行为的内容与性质。行为的危害后果。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这是明知的核心内容。结果会发生之“会”包括“或然性至高度必定性”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对违法性的相识 某些犯罪中的某些特定事实,如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或者特定的对象等。(2 2)意志要素)意志要素 干脆有意中的意志要素表现为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希望”如何证明?有预谋的犯罪确定是希望,由行为人的行为来证明。(二)间接有意(二)间
11、接有意 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此结果发生的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此结果发生的心态。心态。理解:理解:1 1、相识因素:、相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结果。2 2、意志因素: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意志因素: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留意: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留意: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有意的必要条件。有意的必要条件。v问题问题v1 1、间接有意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三、间接有意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三种种 v 情形?情形?v2 2、干脆有意和间接有意的异同。、干脆有
12、意和间接有意的异同。有意的学理分类有意的学理分类v预谋的有意和突发的有意预谋的有意和突发的有意v确定的有意和不确定的有意确定的有意和不确定的有意(三)认定有意留意的问题(三)认定有意留意的问题v1 1、把把犯犯罪罪有有意意与与一一般般生生活活中中的的有有意意加加v 以区分以区分v2 2、精确界定有意中的、精确界定有意中的“明知明知”要素要素v3 3、有意的存在与行为具有同时性、有意的存在与行为具有同时性、v 关联性关联性 v被告人李某,男,被告人李某,男,3535岁,汽车司机。岁,汽车司机。20012001年年5 5月月2929日,李某开着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日,李某开着解放牌卡车为其
13、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木材收购小组负责人吴某责令手续不符合规定,木材收购小组负责人吴某责令其将装上车的木材卸下。李某不愿卸车。晚其将装上车的木材卸下。李某不愿卸车。晚9 9时时许,被告人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吴许,被告人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吴某听到汽车发动声后,赶来制止,其他在场的人某听到汽车发动声后,赶来制止,其他在场的人也上前阻挡,但被告人李某一意孤行,接着开车也上前阻挡,但被告人李某一意孤行,接着开车出大门,并将车前的吴某推挤到墙根处。吴某顺出大门,并将车前的吴某推挤到墙根处。吴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爬在翼子板上,用手电筒晃势爬上汽车保险杠,爬在翼子板上,用手电
14、筒晃照被告人,令其停车。被告人李某不仅不停车,照被告人,令其停车。被告人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吴某摔下。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吴某摔下。被告见吴某被摔下后不仅不停车,反而接着开车,被告见吴某被摔下后不仅不停车,反而接着开车,后被公安人员抓获。吴某被摔成重型颅脑损伤,后被公安人员抓获。吴某被摔成重型颅脑损伤,于次日凌晨死亡。于次日凌晨死亡。v问:李某对吴的死亡结果所持的心态是什么?问:李某对吴的死亡结果所持的心态是什么?甲住某高楼十层。某日,甲在阳台上纳凉时见仇人乙正好从楼下经过,甲欲杀死乙,便顺手操起一把哑铃向乙头上扔去,乙当场脑浆裂开而死。甲对乙的死亡持怎
15、样的心理看法?为什么?丙住某高楼十层。楼下是菜市场,每日早晨都是人声鼎沸。近日,丙常常加夜班,睡眠不足,异样烦躁。周末早晨,丙正补觉时,楼底下像平常一样,又传来叫买叫卖的声音,丙躺在床上怒不行遏,大喊一声别吵了,并顺手抄起床脚的哑铃从窗户扔了下去,不巧,正中小贩丁的头部,丁当场脑浆裂开而亡。丙对丁的死亡持怎样的心理看法?甲深夜听见自己家门外有响声,怀疑有人来偷东西,遂拿起猎枪出门找寻小偷,朦胧夜色中见两个人对面走来,甲抬手即是一枪,致其中一人死亡,事后查明,这两个人系深夜找水喝的路人。对此人死亡结果甲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看法是什么?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过失犯罪过失一、概念(刑法第一、概念(刑法第1
16、515条)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或者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开的心态。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开的心态。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一)概念(一)概念v第第十十五五条条 应应当当预预见见自自己己的的行行为为可可能能发发生生危危害害社社会会的的结结果果,因因为为疏疏忽忽大大意意而而没没有有预预见见,或或者者已已经经预预见见而而轻轻信信能能够够避避开开,以以致致发发
17、生生这这种种结结果果的的,是是过过失犯罪。失犯罪。v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二、犯罪过失的类型v(一)过于自信的过失(一)过于自信的过失v v已经留意已经留意v可能发生可能发生v自信可以避开自信可以避开v造成结果造成结果v相识因素:已经留意到相识因素:已经留意到(预见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结果 v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开危害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开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 v结果:没能避开结果:没能避开v分析:分析:v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有意的心态如何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有意的心态如何区分?v联系:联系:v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确定的相识;对可能发生的危害
18、结果有确定的相识;v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目的都不是为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追求危害结果的产生。了追求危害结果的产生。v事实上都发生了实害结果事实上都发生了实害结果v (有学者认为这是二者的唯一相同点有学者认为这是二者的唯一相同点)v 区分区分相识程度上的差异相识程度上的差异v间间接接有有意意,相相识识到到危危害害结结果果发发生生的的“现实可能性现实可能性”;v过过信信过过失失,只只相相识识到到危危害害结结果果发发生生的的“假定可能性假定可能性”。意志因素的差异意志因素的差异 v间接有意:放任间接有意:放任听之任之、自觉听之任之、自觉容忍容忍(可容认可容认)。有意放任,无意防止。有意
19、放任,无意防止。v过于自信过失:轻信能够避开,不希过于自信过失:轻信能够避开,不希望,不放任,希望避开,不容认。无望,不放任,希望避开,不容认。无意放任,有意防止。意放任,有意防止。行为人所凭借的条件不同行为人所凭借的条件不同v间接有意:行为人不凭借任何主客观间接有意:行为人不凭借任何主客观条件,也不存在可以避开危害结果发条件,也不存在可以避开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或者行为人没有顾及这些条生的条件或者行为人没有顾及这些条件的存在与否。件的存在与否。v过于自信过失中,行为人则是凭借确过于自信过失中,行为人则是凭借确定的主客观条件,认为不会发生危害定的主客观条件,认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结果。实践中推断
20、的参考依据实践中推断的参考依据v(1 1)从对结果的发生是否存在相识来考虑)从对结果的发生是否存在相识来考虑v(2 2)从从客客观观上上看看,当当时时的的危危害害结结果果发发生生的的可能性大小来推断;可能性大小来推断;v(3 3)从从行行为为人人对对结结果果是是否否可可以以容容认认的的角角度度来推断来推断(大陆法大陆法);v(4 4)我我国国司司法法实实践践中中,对对避避开开结结果果的的发发生生是否存在凭据要认定;是否存在凭据要认定;v(5 5)对事发时是否实行回避措施)对事发时是否实行回避措施v王某在村头树林种了大片冬瓜,由于常常被盗,便在全村喊话:“冬瓜打上农药了(其实没有打),偷冬瓜后出
21、了事我不负责。”但此后冬瓜仍旧被盗。于是王某在冬瓜上打了农药,并用注射器将农药注入其中最大的一个南瓜内,然后在南瓜地插上表示打了农药的白旗,再次在全村喊话:“这一次真的打了农药,死了人我不负责。”邻村李某的小孩特殊宠爱吃冬瓜,李某路过冬瓜地时摘了两个冬瓜(其中一个是注入了农药的),当天做给孩子吃,结果导致两个小孩死亡。王某主观上是什么心理状态?v甲方:王某的心理状态是间接有意v乙方:王某的心理状态是过失自信的过失(二)疏忽大意的过失(二)疏忽大意的过失 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犯罪 主观 方面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