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教案.docx
《2022年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学问点氮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二、学问讲解考点 1 、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 N 278(体积分数) ;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行缺少的元素;2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自然固氮:电闪雷鸣时:N 2+O2 2NO 2NO + O 2 2NO 23NO2 + H 2O 2HNO 3 + NO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取的硝酸盐;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直接把空气中游
2、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3氮分子( 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 N2 分子中的 NN 键很坚固,所以通常情形下,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固,只在放电、应;N2 与 H2 化合生成 NH 3高温、 催化剂等条件下才发生一些化学反N 2 +3H 2催化剂2NH 3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高温高压N2 与 O2 化合生成 NO N 2 + O 22NO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4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爱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储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医学上用
3、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考点 2、氮的氧化物 1NO 、NO2的性质名师归纳总结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 NO 二氧化氮 NO 2 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极易被空气中的O2 氧化:与 H2O 反应:第 1 页,共 9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NO + O 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NO 2 + H 2O 2HNO 3 + NO 2NO 2NO 中的氮为 +2 价,处于中间价态,(工业制 HNO 3 原理在此反应中,既有氧化
4、性又有仍原性 NO 2同时作氧化剂和仍原剂)特殊提示:1NO、NO 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2空气中的 NO、NO 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3NO 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2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比较种类色态-20)化学性质N 2O 无色气体较不活泼NO 无色气体活泼,不溶于水N 2O3(亚硝酸酐)无色气体,蓝色液体(常温极易分解为NO 、NO 2红棕色气体较活泼,与水反应NO 2N 2O4无色气体较活泼,受热易分解N 2O5(硝酸酸酐)无色固体气态时不稳固,易分解考点 3 、氨气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无色
5、、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易液化; 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取大量的热,使四周的温度急剧下降;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 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试验) ;氨对人的眼、 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如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显现病症,要准时吸入新奇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分子的结构: NH 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 原子位于锥顶,三个 H 原子位于锥底,键角 107 18,是极性分子;3氨气的试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固态铵盐(如 NH 4Cl、NH 42SO4 等
6、)与消石灰混合共热:2NH 4Cl+CaOH 2 CaCl 2 + 2NH 3 + 2H2O 发生装置类型:固体 +固体 气体型装置(与制 O2 相同);干燥方法:常用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 H 2SO4、P2O5等酸性干燥剂和 CaCl2 干燥氨气,由于它们都能与氨气发生反应(CaCl2 与 NH3 反应生成CaCl 28NH 3);收集方法: 只能用向下排气法,并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而造成制得的氨气不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
7、备 欢迎下载验满方法: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如试纸变蓝色,就说明氨气已布满集气瓶;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集气瓶口,有白烟产生,说明氨气已布满集气瓶;特殊提示 :1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 NH 4NO 3、NH4HCO 3、NH42CO3等代替,由于 NH 4NO 3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而 NH 4HCO 3、NH 42CO3 极易分解产生 CO 2 气体使制得的 NH 3 不纯;2消石灰不能用 NaOH 、KOH 等强碱代替,由于 NaOH 、KOH 具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NaOH 、KOH 对玻璃有猛烈的腐蚀作用;3NH 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
8、器必需干燥;4试验室制取氨气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向生石灰或烧碱中加入浓氨水中并加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NH 3H2O CaOH 2 + NH 3,加烧碱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中的 OH浓度,促使 NH 3H 2O 转化为 NH 3,这种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试验室制 Cl 2、HCl 气体的 装置相同;4氨的化学性质:(1)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 大部分的 NH 3分子与 H2O 分子结合成 NH 3H2O;NH 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 4和 OH:NH 3 + H 2ONH 3H 2ONH 4+ OH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
9、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形)时有氨气逸出:NH 4 + OH NH 3 + H2O ;NH 3H 2O 不稳固,故加热氨水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洁物),其中含有3 种分子( NH 3、NH3H2O、H2O)和 3 种离子 NH 4和 OH、极少量的H;c氨水的储存方法:氨水对很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有关氨水浓度的运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 形式存在,但运算时仍以NH 3作溶质;(2)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 3 + HCl NH 4C1 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
10、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 3 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化合生成的NH 4C1 晶体小颗粒;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 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3)跟氧气反应:4NH 3 + 5O 2催化剂4NO + 6H 2O 加热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5氨气的用途:,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1、- -第 3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考点 4 、铵盐及 NH 4的检验铵盐是由铵离子 (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1铵盐的化学性质:(1)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依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铵盐分解时有以下三种情形:a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就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例如:NH 3 + H2O + CO 2NH 4Cl 固 NH3 + HCl NH 3 + HCl NH 4Cl (试管上端又有白色固体附着)又如:NH
12、 42CO32NH 3 + H2O + CO 2 NH 4HCO 3b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难挥发性酸,加热时就只有氨气逸出,酸或酸式盐仍残留在容器中;如:NH 43PO4H3PO4 + 3NH 3NH 42SO4NH 4HSO4 + NH 3 c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氧化性酸,加热时就发生氧化仍原反应,无氨气逸出;例如:N 2O + 2H2O NH 4NO 3(2)跟碱反应:铵盐的通性固态铵盐+ 强碱 NaOH 、KOH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2铵盐 NH 4的检验:将待检物取出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在
13、管口检验,如试纸变蓝色,就证明待检物中含铵盐(NH 4);特殊提示 :1如是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就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 4 + OH NH 3 + H2O 2如反应物为稀溶液且不加热时,就无氨气逸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 4+ OHNH3H2O 3如反应物都是固体时,就只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 5 、硝酸1物理性质:(1)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 沸点为 8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有白雾产生 与盐酸相同 ;(2)质量分数为 98以上的浓硝酸挥发出来的 HNO 3 蒸气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极微小的硝酸液滴而产生“发烟现象 ”;因此,质量分数为 98以上的浓硝
14、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一些通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CaCO3 + 2HNO 3稀 CaNO 32 + CO2 + H2O (试验室制 CO2 气体时,如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2)不稳固性: HNO 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 3 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 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 3 2H 2O + 4NO 2 +O 2(3)强氧化性: 不论是稀 HNO 3 仍是浓 HNO 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 3 浓
15、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几乎能与全部金属(除 Pt、Au 外)反应;当 HNO 3 与金属反应时,一般反应规律为:金属 + HNO 3浓 硝酸盐 + NO 2 + H2O 金属 + HNO 3稀 硝酸盐 + NO + H2O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2O 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无色的 NO 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 NO 2;试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 NO 气体;Cu + 4HNO 3浓 CuNO 32 + 2NO 2 + 2H2O 该反应较猛烈, 反应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元素 及其 化合物 性质 应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