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的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规范答题。 一、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分类 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叠词、互文、反复、反语、顶真等; 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史抒怀)、用典、借事抒情) 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侧面烘托,正苗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2、、心理描写等),白描,渲染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与想像,衬托(正衬、反衬)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线索、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二、走进高考(2013安徽卷)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2、
3、该种手法在诗歌中如何体现。(阐运用)(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二、表现手法鉴赏 (一)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叙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
4、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1)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2)从写作技巧方面简析三四两句的艺术效果。 过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落松风起,萧萧枫树林。 (3)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5、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托物言志(象征) 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 “牡丹”象征富丽;“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 (1)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2010全国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
6、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 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4、借典故抒情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7、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5、借古讽今 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注意: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 以表达某种特定
8、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 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6.借事抒情: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情表达,通俗易懂。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斋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表达技巧赏析本诗。 课堂练习: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
9、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手法 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里外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c、描写方法:.衬托、烘托对比正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 1.衬托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对比(对照) (2012年全国卷)落叶修睦(晚唐诗人)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
10、?请简要分析。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 3、动静结合 (2013辽宁卷)竹轩诗兴张镃z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4、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b、已逝之景之境。虞
11、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d诗中的情与理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1.例题:(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 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歌的描写技巧 5、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如:天净沙秋思。
13、田家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全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6、细节描写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
14、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7.渲染(绘色绘声绘形);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形象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文学作品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
15、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用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文中不着一字来写雪,却处处写出了雪之大,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雪之大的。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
16、的角度来写。 二,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衬映雪也就越大,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 三,从“折竹声”来写,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练习:宿洞霄宫(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年高三诗歌复习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14 年高 诗歌 复习 鉴赏 古诗 表达 技巧 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