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自然之美.pdf
《(2.3)--自然之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自然之美.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 然 之 美 艺术教育中心 自然美及其特征 01 自然美定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自然美的形态 目录 C O N T E N T S 自然美的欣赏 02 空间角度;时间角度;运动角度;自然美欣赏的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 03 天人合一;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中西自然审美差异 04 差异原因;中西审美发展历程 01 自然美及其特征“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01 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就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是指那些经由人化而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为人的感官所感知,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自然事物与现象。01 自然美“在环绕我们并且仇视着我们
2、的自然界中是没有美的”高尔基 01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 敬畏依赖阶段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 征服控制阶段(工业社会)“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和谐共生阶段 纪录片:地球四季(雅克 贝汉)01 自然美的形态 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人化自然)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 通过自己的想象,人们把具有不同特征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特定方面联系起来,从中领略其社会意义,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发现了藏在未经改造的自然物中所蕴含的美。人类对山的审美变化:“比德”“畅神”人类对山的审美变化 比 德:“仁者乐山”论语 畅 神:“相看两不厌,
3、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思考:自然因何而美?“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柳宗元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人化自然 广 义: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狭 义:指经过人的劳动、技术等改造过的具体的自然事物。李泽厚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茅盾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
4、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02 自然美的欣赏 自然美的欣赏水平,与人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文化知识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02 自然美的欣赏 任何艺术地再现自然风光的作品,都难以达到自然景色所特有的空间真实性。在欣赏者和自然风景之间,存在着立体的三维空间的关系。空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释绍昙 时间 运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008 广东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2009 广东 中山 国防教育基地 2010 湖南 湘西凤凰 09级毕业旅行 2011 湖南 莽山 集体出游 2
5、012 广东 中山 瞻园 2013 辽宁 葫芦岛 望海寺 2013 黑龙江 哈尔滨 2014 河北 滦县 红色教育基地 2014 辽宁 抚顺 雷锋&月牙岛 2015 天津卫 2016 广西 桂林 2017 江西 井冈山 2017 武汉大学 樱花节 02 西方环境美学 罗纳德赫伯恩:当代美学及其对自然美的遗忘 卡尔松:侧重客体层面,提出“肯定美学”,强调“自然全美”理念。柏林特:侧重主观层面,提出“介入美学”,强调“环境是被体验的自然”。环境审美应该建立在人的介入、参与和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要发挥审美主体在环境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环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个体自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02 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自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