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3.8单因素被试间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8.1)--3.8单因素被试间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1)--3.8单因素被试间设计.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容纲要一、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概述二、自变量是两水平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三、自变量有三个或以上水平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3.8 单单因因素素被被试试间间设设计计一、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概述相关研究:探讨存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即相关关系;因果研究:探讨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因果关系。因果研究(按照自变量的多少)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1)多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2)一、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概述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类型变量因变量是连续变量自变量是类型变量因变量是类型变量优点:思路清晰,设计简单,便于操作,结果解释较准确,易得出肯定的因果关系。缺点:实验情景与实际情景差别较大,对结果的推论要谨慎。一、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概述
2、被试间设计/组间设计:不同被试接受不同实验处理随机分组设计:按照实验处理数将被试随机分为相应的组,每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匹配分组设计:按照某个/某些最重要的个体差异指标将被试匹配为若干完全同质的小组/区组,每小组人数等于实验处理数/实验处理数的倍数,然后随机将每小组的被试指派到一种实验处理中去。表1 研究变量因果关系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一、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概述单因素随机组设计:自变量有2种水平(即有2种实验处理),选出N名被试,随机分为2组,每组被试分别接受1种处理,然后得出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的反应或操作水平。作文前构思时间对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自变量是作文前的构思时间(长时限构思&短时限
3、构思);11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人数55人:一组被试在长时限构思条件下写一篇记叙文(构思时间不少于10min,写作时间30min);另一组被试在短时限构思条件下写一篇记叙文(构思时间1min,写作时间39min)二、自变量是两水平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二、自变量是两水平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注意:表格中的姓名只是为了给被试反馈成绩用;原始数据表在最后的研究报告或论文中是不需呈现。二、自变量是两水平的单因素被试间设计统计分析:长时限构思条件下学生的作文成绩显著高于短时限构思条件下学生的作文成绩,说明写作前构思时间对学生的写作成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单因素匹配组设计:自变量有2种水平(即有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8 因素 被试间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