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7.4.5:教学原则(五).pdf
《(7.4.5)--7.4.5:教学原则(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5)--7.4.5:教学原则(五).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教育基础教学原则(五)直观性原则一位生物教师演示导管功能,他事先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溶液里,放在温暖而有阳光的地方晒几个小时。上课时,将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里。他一边讲,一边提问;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思考,一边回答。他们观察到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是木质部变红了。学生看了书,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木质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溶液,有的同学还看到叶子也变红了。这样,学生就搞清了导管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获得有关事物的清晰而具体的表象,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
2、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1.直观性原则的含义2.直观性原则贯彻的基本要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多媒体直观语言直观恰当选择直观手段:01将直观手段与教师的语言讲解结合起来02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目的?手段?0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问题情境上课伊始,赵教师问:“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赢的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的一端拉力大!”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学生惊奇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教师说:“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赵老师在
3、教学中贯彻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指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密切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科技发展实际,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加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荀子:“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颜元:“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读书无他道,只需在行字著力”陶行知:“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的基本要求01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密切联系实际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二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三要联系本门学科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科学成就。02要适当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首先,重视教学实践其次,适时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03教学中要防止:重理论轻实践或者重实践轻理论的片面做法04感性感知教材理性理解知识实践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第一次认识的飞跃第二次认识的飞跃 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要及时将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归纳总结 教学要打破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壁垒,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古希腊智者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4 教学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