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pdf
《(12.5.3)--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3)--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 为考察父母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上海郊区 556 个流动与非流动婴幼儿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和非流动家庭父母在“安全”“情感”和“情绪”领域的养育效能感较高,在“规范”和“教育”领域得分最低;流动家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和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流动家庭的父母;对流动家庭来说,父母的“常规”效能感正向预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对非流动家庭来说,父母的“教育”效能感正向预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虽然流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远低于非流动家庭,但两类家庭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不仅应进一步普遍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意识和自信心
2、,而且应更深入地鉴别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在教养方面需要提升的具体领域,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能力,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关键词 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婴幼儿认知发展稿件编号:201801030001;作者第一次修改返回日期:2018-03-12;作者第二次修改返回日期:2018-03-2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农民工子女全纳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编号:17YJC880070)、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资助项目*通讯作者: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一、问题提出自 20 世纪
3、以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推进了很多国家对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家庭的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低于中产阶级家庭的水平,这种差距使处境不利家庭婴幼儿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处于不利地位。12对此,大量研究关注影响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因素,其中外在因素包括早期机构的质量(机构的环境、教师学历、师生互动质量等);3家庭因素(父母的社会经济背景、教养活动的参与、亲子互动质量等)。4在我国,家庭因素在婴幼儿阶段(03 岁)尤为重要,因为往往养育者与幼儿家庭生活中的互动奠定了婴幼儿时期亲密关系和认知发展的基础。5其中,父母的教养活动及其质量对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至关重要。婴幼儿
4、在家庭中得到适宜的环境刺激并与养育者高质量的互动,为其以后在语言、认知、社会性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67在家庭教养因素与婴幼儿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能力的推测和判断与儿童早期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这个概念被称为父母“养育效能感(parenting self-efficacy)”,2018 年第 7 期(总第 283 期)No.7,2018Serial No.283XUEQIAN JIAOYU YANJIU学前教育研究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动与非流动家庭的对比研究26DOI:10.13861/ki.sece.2018.07.
5、003表现了家长对自己养育能力和行为的自信程度。8910近些年的相关研究逐渐关注父母在教养婴幼儿具体任务上(task-specific)的效能感,11并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在具体教养活动中的自信程度的差异。尤其是针对社会经济地位背景(SES)较低的群体,针对其不足的方面进行家庭活动具体的指导和干预。1213但是养育效能感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婴幼儿,往往需要通过家长实施具体的婴幼儿教养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父母家庭教养活动参与(parent involvement of home-based activities)14包含一系列的家庭教养行为,在本研究中是指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活动,提供刺
6、激婴幼儿认知发展的体验,包括与孩子玩积木游戏、为幼儿准备食物、一起唱儿歌、带幼儿户外运动、经常参加教堂或者社区的社交活动等。15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的参与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养育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家长,对婴幼儿会表现出更积极的情感接纳和回应;16另一方面,参与家庭教养活动较多的家长,在教养经验提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养育效能感的水平。1718由此,高水平的父母的养育效能感和教养活动的参与度共同作用于父母提供的婴幼儿教养活动质量,最终对婴幼儿认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上有关父母“养育效能感”和“家庭教养活动参与”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目前我国的婴幼儿阶段的家庭
7、教养与认知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背景差异较大,父母的养育效能感水平和教养活动参与情况,及其是否能预测婴幼儿认知的发展水平,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我国一些研究发现,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父母在婴幼儿教养方面的知识普遍缺乏,亲子互动质量不高,导致幼儿认知发展出现迟缓的现象。19相比之下,城市流动家庭中的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低薪、非专业性工作,使其婴幼儿普遍处于不利的家庭环境中。通过对此类家庭的父母参与子女教养活动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为城镇化发展中迁徙的流动家庭提供教养指导,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避免出现早期认知发展迟缓的问题。在本研究中
8、,我们考察以下两个研究问题:流动与非流动家庭的父母在养育效能感和家庭教养活动参与水平存在差异吗?哪些变量(家庭背景、父母养育效能感、教养活动参与等)会显著预测婴幼儿认识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假设是,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非流动家庭相比,大多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流动家庭可能表现出较低的养育效能感和教养活动参与水平,因此也将降低他们的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具体分析城市的婴幼儿父母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养水平以及参与家庭教养活动的状况。本文的分析结果将对进一步提高家庭的教养能力以及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具体的教养建议。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关注城市的两类家庭:流动和非流动家庭。流
9、动家庭是指父母双方的户籍均为农村的农业户口,在城市连续居住半年以上但是没有获得长期居住证。考虑到被研究的对象(流动家庭)的城市居住特点,样本的选择主要来自上海的嘉定区、闵行区、松江区和浦东新区等区的城乡接合部,而非市区。在城乡接合部区域,有大量的非正式看护点为流动家庭提供看护服务。参与家庭的选择标准包括:已经结婚,父亲/母亲带着孩子居住在城市;孩子的年龄在 1836 个月;父母为孩子的主要照料者。研究共收集 610 个家庭的问卷参与,其中 556 个家庭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中。其他的家庭未被采用的原因包括:主要照料者为祖父辈;参与的婴幼儿不是家庭的长子;有未完成的项目或未填写的信息;等等。
10、在 556 名参与者中,39.6%属于流动家庭(N=220),60.4是本地家庭(N=336)。参见表 1,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参与的婴幼儿父母年龄在 2535 岁;学历主要集中为本科和专科;月收入在 1 万以下。两种类型的家庭对比发现,流动家庭样本与非流动家庭样本在家长年龄维度上存在显27著差异(p0.01);流动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月收入也显著性低于非流动家庭(p0.01)。表 1参与家庭的基本背景信息项目F336922.08*参与家庭类别参与家长的年龄单亲爸爸/妈妈流动家庭(%/N)39.6%0.9%非流动家庭(%/N)22060.4%22.7%33511.1%2433.0%111学历52
11、.12*专科及以下52.3%11524.7%83本科43.6%9658.6%197研究生4.1%916.4%55研究生以上0.0%00.3%1月收入15.68*注:*p0.05;*p0.05)。本研究的开展和实施遵循研究伦理的要求,所有的参与被试均采用匿名的方式,研究的结果也将以公开的报告用微信的方式反馈给被试群体。(四)数据处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 SPSS 20.0 和 Mplus 7.0。描述性统计(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用来描述研29究对象的背景信息。柯贝隆系数(Cronbach s alpha)检验研究工具的信度。此外,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s correlation c
12、oefficients)描述养育效能感和儿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分层多元回归(MMR)建立预测模型,用于考察家庭背景、父母养育效能感、教养活动的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检验(CFA)用来分析和检验研究工具的题目效度。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两类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指标得分图 1 中显示,养育效能感的 7 项领域指标中,婴幼儿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得分均超过平均分(M=3.0),其中得分排前三位的指标为“安全”“情感”和“情绪”领域,“游戏”和“常规”分数相对较高,“规范”和“教育”得分相对较低。两类家庭对比发现,非流动家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在六项指标中
13、得分均高于流动家庭,只有一项(规范得分),流动家庭高于非流动家庭。5.255.004.754.504.254.003.753.503.253.001.情绪得分2.情感得分3.安全得分4.规范得分5.游戏得分6.教育得分7.常规得分流动家庭非流动家庭图 1流动家庭与非流动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各项指标得分(二)两类家庭父母家庭活动参与的指标得分由图 2 中显示,家庭教养活动的 4 项指标中,婴幼儿家庭父母活动参与得分均超过平均分(M=3.0),其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生活起居”,“语言识字活动”和“认知活动”得分较高,“户外社交活动”得分最低。两类家庭对比发现,非流动家庭父母的活动参与在 4 项指标中
14、得分均高于流动家庭。5.505.004.504.003.503.00流动家庭非流动家庭1.户外/社交活动2.认知活动3.语言/识字活动4.生活起居图 2流动家庭与非流动家庭父母家庭活动参与各项指标得分30表 2 是流动和非流动家庭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从平均得分上看,流动家庭的父母养育效能水平低于非流动家庭,6 个指标的养育效能感具有显著性差异,包括“情绪”“规范”和“游戏”(P0.01);以及“情感”“安全”和“教育”领域指标(P0.05)。表 2 还显示,与非流动家庭相比,流动家庭的父母教养活动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在“生活起居”“语言识字活动”和“认知活动”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 2
15、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显著性标准差0.772.09流动家庭平均数3.98具体任务养育效能感认知水平得分非流动家庭标准差平均数0.714.234.740.7419.314*情绪得分0.964.83情感得分5.010.725.070.645.492*安全得分5.040.705.150.655.260*规范得分4.090.594.040.5111.618*游戏得分4.510.984.600.7914.368*教育得分4.190.714.280.633.815*语言/识字活动4.401.124.890.8139.714*生活起居4.911.255.340.8520.049*所有维度4.560.704
16、.780.5113.79*常规得分4.330.844.360.772.403所有维度4.560.644.600.5214.88*具体活动参与户外/社交活动4.330.964.390.911.070认知活动4.300.994.740.7523.966*注:*p0.05;*p0.01(三)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得分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使用相关分析进行检验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表 3 所示,在流动父母和非流动父母的样本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的参与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此外,在流动父母和非流动父母的样本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与婴幼儿认知水平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
17、关(p0.01);家庭教养活动的参与和婴幼儿认知水平之间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 3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得分的相关性变量890.391*0.338*0.380*0.454*0.725*情绪效能情感效能20.785*30.655*0.730*0.576*0.362*0.358*安全效能0.663*40.466*0.401*0.471*5670.728*0.597*0.591*0.720*0.630*0.594*0.637*0.518*0.585*31续表变量890.272*0.368*认知水平20.488*30.430*规范效能0.276*0.325*0.382*
18、0.238*0.145*活动参与0.369*0.439*0.301*0.288*40.158*0.1025670.424*0.489*0.500*0.446*0.381*0.399*0.425*0.533*0.360*游戏效能0.607*0.664*0.543*0.454*0.449*0.317*0.715*0.664*教育效能0.473*0.624*0.565*0.349*0.607*0.727*0.463*0.489*常规效能0.423*0.512*0.567*0.289*0.519*0.655*0.373*0.489*注:流动父母的相关性上对角线;非流动父母位于下对角线。*p0.05;*
19、p0.01(四)婴幼儿认知得分的回归分析分层多元回归(MMR)使用 3 个单独模型,检验婴幼儿的家庭背景(户籍、年龄、学历、月收入、婚姻状态)、父母的养育效能感(情绪得分、情感得分、安全得分、规范得分、游戏得分、教育得分、常规得分)以及父母的教养活动参与(户外/社交活动、认知活动、语言/识字活动、生活起居)对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预测。在回归模型中,首先对总样本(N=556)进行检验,如表 4 所示,家庭类型(0=流动家庭,1=非流动家庭)显著预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得分(=0.119,p0.01)。对流动家庭的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家庭父母的教育背景(=0.200,p0.01),以及父母“常规
20、”领域效能感得分(=3.395,p0.01)显著预测婴幼儿认知水平,三个层次的模型累计解释因变量的 37.5%(R2=0.375)。对于非流动家庭,父母的“教育”领域效能感得分显著预测认知得分(=0.345,p0.01)。表 4家长自我效能感、参与度和幼儿成就的多元回归模型N非流动家庭SE总样本步骤/变量SE流动家庭SE0.007-0.0310.186年龄0.1350.0180.201学历0.168*0.150.200*0.2590.0870.199月收入0.0680.1690.0910.2250.0530.249规范得分0.107*0.1681.6370.1190.0640.081游戏得分0
21、.060.1451.1870.1170.0280.065教育得分0.309*0.1931.7450.1680.345*0.368常规得分0.0720.1493.395*0.3050.0390.046FF(12,555)=24.19,P0.001F(11,219)=10.93,P0.01F(11,335)=15.40,P0.01R20.3390.3660.343婚姻状态-0.0160.4420.0341.501-0.0410.479FF(5,555)=5.93,P0.001F(4,219)=3.40,P0.01R20.0390.0420.015第二步情绪得分0.0590.1551.4740.14
22、70.01-0.009情感得分0.209*0.2162.164*0.2410.199*0.188安全得分0.0960.1780.2870.0250.1320.12第一步户籍0.119*0.20532续表N非流动家庭SE0.365总样本0.348步骤/变量R2SE流动家庭SE0.375第三步户外/社交活动0.0370.0921.5740.1020.0340.12认知活动0.0580.1270.2930.0240.0490.187语言/识字活动0.0370.109-0.389-0.0310.0540.158生活起居-0.0930.089-0.38-0.027-0.151*0.134FF(16,55
23、5)=18.72,P0.001F(15,219)=8.17,P0.01F(15,335)=12.26,P0.01注:家庭类型(0=流动家庭,1=非流动家庭),*p0.05,*p0.01四、讨论(一)流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远低于非流动家庭,但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劣势本研究对流动和非流动两类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比较结果显示,流动家庭的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非流动家长。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对流动家庭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324也揭示出本研究的样本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家庭背景有显著差异,但是两类家庭的婴幼儿认知发展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流动家庭的婴幼儿认知发展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劣势。这一结果
24、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同,25已有的研究对流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这类儿童的发展远远落后。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婴幼儿年龄处于较低阶段,因此幼儿的认知发展差距还不够明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如进入幼儿园甚至小学以后),这种差距会逐渐拉大并可能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二)两类家庭的父母“养育效能感”较高,但各维度得分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两类家庭的“父母养育效能感”得分都表现较好(超过中值),这表明在本研究的被试中,流动家庭和非流动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养育婴幼儿的自信心都很高。在养育效能感的七个领域中,流动和非流动家庭的父母都在“安全”“情感”和“情绪”领域得分高,这表明父母在对孩
25、子的情感表达方面相当有信心。相比之下,在“规范”和“教育”领域得分却很低,这一结果揭示出中国父母在婴幼儿阶段的“养”和“教”的关系中以“养”为主,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已有研究表明,照顾婴幼儿起居(如喂养、卫生、营养和身体健康)是家庭教养的责任,26而教育(正式/非正式学习经验)则需要由专业的教育者来完成,因此两类家庭的父母在“教育”效能感项目上得分较低。此外,流动家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整体水平不如非流动家庭,但在个别指标(如“规范”)上流动家庭得分高于非流动家庭,可能的原因是在流动家庭中,父母常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面对孩子出现“不听话”的行为和表现时,往往采取“打骂教育”来约束孩子的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5 父母 养育 效能 家庭 教养 活动 参与 婴幼儿 认知 发展 影响 基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