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9.9.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蒙台梭利课程模式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在她亲身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蒙台棱利也被誉为世界学前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之一。1.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基础(1)儿童观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自发的内在冲动力,表现为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別能力,即吸收力的心智。蒙台梭利十分注重遗传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冲动力,促使儿童不断地发展。借助于“吸收力心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在自
2、发的活动中获得行为方式。03 岁,儿童处于无意识的吸收状态,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环境,对环境中的事物采取完全接收的态度,不具备选择能力;到 3 6 岁,儿童开始发展到有意识的吸收阶段,能从众多事物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加以接收,进而发展自我。儿童发展且有阶段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生长的过程有其既定的“自然程序表”,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不能跳过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而且发展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有本质的不同,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而应循着儿童自己内在的法则进行不同的教育。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蒙台梭利把敏
3、感期看作个体一生中发展重要的特性或能力的最佳时期,正是由于这种敏感性使儿童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需的东西,使儿童对某些东西敏感。敏感期相当短暂,主要目的是帮助生物获得某些机能或特性,过了这些特殊时期,感受性便会消失了。蒙台梭利对儿童的敏感期进行了简单划分:0 一 2 岁为秩序和行走的敏感期,出生后 8 个星期3 岁为语言的敏感期,1.5 一 2 岁是细节的敏感期,13 岁是手部动作的敏感期等。教育应抓住儿童的敏感期,从而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避免由于延误时机而带来的教育困难。儿童的发展通过“工作”实现。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不是成人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发
4、性的活动,即“工作”完成的。只有工作才能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2)教育观自由教育。蒙台梭利主张自由教育,认为儿童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她提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但自由并非放纵或放任,而是以独立为前提、重视纪律的自由。自由体现在活动中,是让儿童自由选择对象物,自由决定工作要做到何种程度。教师的职责则是帮助儿童排除自由发展中的障碍,帮助儿童建立常规和观察了解儿童的需要,以更好地保护儿童自身的潜能。为儿童发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和外界取得协调,才能发展完整的人格,因此,
5、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既包含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也包括教师组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为儿童提供各种可供其操作使用的材料或教具,以及有关的设备。蒙台较利强调环境的六个要素:自由的观念、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氏教材和群体生活发展。在这种有准备的环境中,儿童可自由地活动、自然地表现,获得丰富的感觉刺激。同时,这个环境也是一个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总之,在蒙台校利的教育思想中,自由、工作和秩序是其主要支柱,自由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能使工作更加符合儿童兴趣,使儿童专心工作,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2.蒙台梭利课程方案(1)课程目标基于“吸收力心智”的观点,蒙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9 蒙台梭利 课程 模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