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2021山东日照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申宪:依法惩办。申,按照。宪,法律。愎:固执任性。愍:哀怜。1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答案】1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2皇上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解析】此题考察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2、翻译时可直译,也可意译,对于句中重点字要重点翻译,语句通顺明白即可。第1句与“于外是状语后置,故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犯事前面。“尝是曾经的意思;第2句中“岂邪是固定句式,翻译为“难道吗表反问。翻译时要翻译成反问句,同时要注意“念翻译为考虑。“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救乳母的计策“奇在何处?4分【答案】例如:“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直接奉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策。“奇在他采用激将法,言“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成心戳痛武帝,让他念及“乳哺时恩。【解析】此题
3、考察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与提炼信息的能力。问题中要求理解东方朔救乳母的计策“奇在何处,通过分析文章,抓住东方朔不同于常人的做法,理解他的言行“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与“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以及意图“救乳母即可分析得出。解答时要分条解答,采用“奇在的句式答复。【参考译文】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皇上残忍且固执任性,别人求情,反而死的更快。你临刑时,千万不要说话,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我会想方法激将他。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忆武帝。东方朔在武帝旁边说:“你还不赶快离开!皇上现在已经
4、长大了,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为什么还要回头看!武帝虽然固执任性,心肠刚硬,但是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二、2021河北复儿子书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 汝不应假设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
5、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之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假设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那么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 也。 选文有改动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悉:知道 。兹:现在。汝:你 。业:已经。 资:钱财,费用。 即:就,便 。告罄:财务用尽 。苟:假设。 特:不过。 恃:倚仗,依赖。 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固:本来。稼穑:泛指农业劳动。致:给予 函:信件。毋:不要,不可。 负:辜负。 训:教导,教导。8.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6、。每题1分,共4分1儿自去国至今 去: 2求学宜先刻苦 宜: 3特汝不应假设是耳 是: 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作: 【答案】1离开 2应当应该 3这样这 4奋起,指有所作为。【解析】此题考察解释重点词语。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与变化。这几个词都能从课内延伸过来。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为“离开,爱莲说中“宜当众矣中“宜意思为“应当应该,古代汉语中的“是绝大多数时候的意思为“这样这,以上三个可以顺利的由课本注释迁移过来,第4个来自课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的意思为“奋起,指有所作为。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7、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那么 固 甚 大 也。【答案】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那么 固 甚 大 也。【解析】此题考察文言句子断句。解答此种题型,应注意结合语境,在整体感知文意的根底上,抓住虚词与句式特点来判断。此题,只要抓住虚词“而“那么与“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为三个并列短语,即可断开。另外还需注意题干中的“标四处的要求。10.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共4分 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答: (2) 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答: 【答案】1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
8、也完全可以供你。2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解析】此题考察了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可以用直译与意译两种,一般我们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要注意句子中关键字的理解。1里注意“虽翻译成“即使,“汝翻译成“你。2里注意“余翻译成“我,“于翻译成“对。11. 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答案】劝诫儿子要生活节省,刻苦求学。【解析】此题考察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读通文意,抓住主要内容。细读文章可知,文段前半局部劝诫儿子要生活节省,后半局部借孟子的话劝诫儿子要能吃苦以及勉励儿子要爱学习。附录:文言文翻译:来信都已收到。现在汇给你日本货币五百元,你自从出国到今天,
9、时间只不过四个月用完了这件事实在令人奇怪!你去日本,是为了求取学问。求学就应该先学会刻苦生活,在那边又不必交朋结友应酬。那一千多两银钱,也够你用上一年,尚且有结余。为何四个月不列,就已用得一千二净了?假设你钱花得在理、应该花,哪怕是每天要用百两之多我也有力量保证供你所需。但只是你不该这样做。你这样浪费钱财,一定不只是吃喝方面奢侈而已,必定另有花销。你也曾读过孟子吧。这位贤人说过:大有作为之人,一定要先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志向,锻炼其身体,让身体经受得住忍饥挨饿的考验,还要让他一贫如洗,无牵无挂,并在殚精竭虑、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你仗恃有我的荫庇,固然不需要这样做,但也应当多少了解一
10、下农家的艰辛,尽到自己求学的本分嘛。你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是学成回国,也一定一件事也干不了。现在你假设这样,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才是大事!此前,我曾写信告诫于你,要你努力用功。你怎么就忘了? 光阴极可珍贵,求学时机难得,这里面的甘苦,我不说你也该明白。不要辜负老父我的教导呀!三、2021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那么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
11、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有删改8.以下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闻之 闻:听说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许也 许:容许利 利:好处【答案】
12、B【解析】此题考察文言文词语释词能力。B项中的“愿是“希望的意思。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语法构造与句子的意思,断句后不能使句子产生歧义或意思的割裂。题目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来跟从孟尝君,其中的“兵八万“车二百乘是两个词组,“万与“乘都是紧跟着数词与名词的后面,不能分开,所以据此可以排除AB项,而D项中的“起与“兵分开了,造成句子意思的割裂。所以据此应该选择C项。10.以下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
13、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与路途遥远为理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能力。“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的说法是错误的。孟尝君提醒燕王,魏王在向秦国割地求与之后,会聚集魏国、韩国、赵国、秦国四国的军力来攻打燕国,来报复燕国见死不救之仇。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答案】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14、【解析】此题考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一定要字字译到,译准。同时注意句子是否为文言特殊句式,以便做出合理的调整。此题为一般的陈述句,只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即可,如其中的“折节意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以是介词,“把;“去意为“离开。【参考译文】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从前家父频繁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观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
15、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容许。孟尝君说:“我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只能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所有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来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燕王说,“
16、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来跟从孟尝君。四、2021山西创业与守成孰难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注释:上:此指唐太宗。守成:守业。孰:哪一个。草昧:未开化,蒙昧。这里是“草创“初创的意思。臣之:使天下人臣服。既已往矣:已经过去了。方当:正应当。诸公
17、:各位。公,尊称对方。及此言:说到这话。12. 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忽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祸乱生于所忽中“忽的意思是 3分A. 古代长度单位,尺的百万分之一 B. 快速C. 辽阔迷茫的样子 D. 不注意,不重视【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文言实词理解能力。题目给出了“忽的四个义项,要求选择正确释义。解答时通读语段,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祸乱生于所忽句子的意思是: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忽的意思是“疏忽,即“不注意,不重视。故答案为D。13. 文中魏征的进言使唐太宗认识到要 3分A. 身先士卒 B. 居安思危 C. 从善如流 D. 铁面无私【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把握文章主旨筛选提炼信息
18、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文中魏征的进言使唐太宗认识到要怎样做的一项,解答时先筛选出魏征的进言“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再筛选出唐太宗对此进言的看法“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结合文题“唐太宗认识到即可明确,唐太宗认识到要防止“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B项强调的“居安思危与之一致。故答案为B。【参考译文】唐太宗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保持已有的业绩哪个难?房玄龄答复说:“国家开场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比赛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
19、下的,保持已有的业绩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困难,魏征协同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忧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保持已有的业绩的困难。但是创业的困难已经过去;保持已有的业绩的困难,正应该与大家慎重对待。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到这个道理,是天下的福气啊。五、2021浙江湖州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予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方告我远涉,西
20、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选自李太白全集【注释】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香炉:庐山香炉峰。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孤负:辜负。1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及长,南游云梦 及鲁肃过寻阳涕为笑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C.方告我远涉,西登
21、香炉 方七百里,高万仞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答案】C【解析】此题是对实词的翻译与理解能力的考察,此题主要考察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项,句意: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及:等到;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B项,句意:一下子停顿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涕:眼泪面对这样的奏章,我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涕:眼泪。C项,句意: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方:正;方圆七百里的大小,高万丈。方:方圆。D项,句意: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就:完成;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就:完成。应选:C。15、以
22、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毛病。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时机与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D项翻译有误,正确的翻译是:“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应选:D。16、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答案】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
23、负秀气。【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构造。根据句意来划分:画线文字的句意: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根据句意,划分为四句,分别在“子“旁“成后划“/。17、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与宋濂对后代寄予了怎样的希望。【答案】宋濂:结合自己求学的经历与感受,希望马生刻苦学习。李白:描绘自己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叙写所不能见到的胜景,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
24、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辛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波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比照,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低与条件的优劣。李白于长安失意后,南游各地。于某年秋至敬亭山,遇远亲侄子将游庐山,作文赠之,他在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通过描绘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希望李耑能精神振
25、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我就很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在安陆(地名)贪图喝酒,蹉跎地过了十年。当初,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当时我在半道拜见他,在树林里喝酒。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不禁又破涕为笑。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大江盘旋。瀑布从天而落,似乎与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奔驰的雷电,光照所有的山谷,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那山上有方湖、石井,我们无法看到。羡慕你此次出行,能与仙鹤一同长啸。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
26、的仙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白龙,让秦朝时的挥鞭,前去桃花源。我没有实现夙愿,惭愧的回到名山,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为抒发送你远行的心情,怎么能缺少诗呢六、2021山东淄博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景公登路寝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
27、,而不免于罪,婴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1【答案】通“悦,快乐 确实,实在【解析】此题考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首先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如第1题中的“说,可联系公输一文中“公署盘不说中的“说,不难判断出是“快乐的意思。2“诚有借助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可判断为“实在,确实。2【答案】D【解析】此题考察常见文言虚词“于的用法。虚词“于常见的用法有1.介词,引出动作的
28、处所、时间与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2.介词,表示比拟,相当于“比“过;3.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此题,例句中“于可借助与鱼我所欲也中“所欲有甚于生者判断为介词,“比。A项,表趋向,可翻译为“到;B项,表趋向,可翻译为“对;C项,介词,在。D项,表比拟,翻译为“比。3【答案】君主想节制体力而不希望登高,命令别人修了高台就不该怪罪别人。【解析】此题考察翻译课外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那么,把文言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标准信、达、雅。本句直
29、译即可,注意“节翻译为“节制,“勿翻译为“不。“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修高台。这些词语都要翻译准确。4【答案】讲述的道理是:要善于节制自己,杜绝劳民伤财。或要节己爱民的思想。【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与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本文晏子与景公对话,原因是景公嫌台太高。晏子抓住这一句话,进展劝谏,要景公(关心百姓)体恤民情,杜绝劳民伤财,并把这事与夏桀王相比,让景公明白自己的过失。从“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等句,不难概括晏子的对话的目的是让景公爱惜
30、民力,节制自己。5【答案】例如:晏子抓住景公的错误,以小见大,推及治国,让景公醒悟;为景公着想,动之以情。在说明严重后果时,着眼于景公“民力已经耗尽了,我晏婴恐怕国家流失,而主公得不到享受,亲切自然,便于景公承受;巧用警示,妙用类比。晏子把修台与夏桀以及夏王朝的衰败相比,警示作用大,让景公能看到严重后果,从而幡然醒悟。【解析】此题考察对语言技巧的分析能力。解答可结合课内晏子使楚中晏子的语言风格,即巧用推论进楚门、假因溯果贬楚王、妙用类比辱楚国等,然后联系本文的对话原因、对话方式、对话目的与结局来分析即可。解答时要先概括语言艺术,然后举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景公登路寝
31、之台,不能到达顶端,而中途在台阶上休息,他怒气冲冲脸色忿怒,很不快乐,说:“是谁修建这么高的台,使人很困难登攀?晏子说:“君主想节制体力而不希望登高,命令别人修了高台就不该怪罪别人。如今台高而怪罪别人,台低也怪罪别人,请问像这样役使别人可以吗?古时候的人修建宫室,只求方便生存,不会追求奢侈,所以节制自身,又告诉民众。到了夏朝衰败时,夏桀王背弃有规律的行为,修建玉室玉门。到了殷商朝衰败时,商纣王修建极大的宫室与高台,修低修狭窄了都有罪,修建得高大的有赏,因此灾祸殃及自身。如今君主筑台高了也有罪,低了也有罪,大大超过了夏朝商朝的君王;民力已经耗尽了,我晏婴恐怕国家流失,而主公得不到享受。景公说:“好的。我自知实在是耗财伤民,又没有用处,又因此埋怨那些修台之人,这是我的罪过!假设不是先生的教导,怎么能守住社稷呢!于是走下台来,再次拜谢晏子,以后再没有登台。七、2021八、2021九、2021十、2021十一、2021十二、2021十三、2021十四、2021十五、2021十六、2021十七、2021十八、2021十九、2021二十、2021二十一、2021二十二、2021二十三、2021二十四、2021第 1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