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doc





《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与劣势摘要:随着经济的开展全球化与电子化,世界经济正在进展着一场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这给经济高速开展的中国既带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与工艺创新,一些落后的产业也会在日益竞争中淘汰。因此挖掘与发现本国产业的优势与缺点对我国经济开展有所裨益。关键字:生产构造;经济开展;经济全球化;开展现状第 13 页摘要1一、我国优势产业的开展状况3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3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持续上升。33.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快速开展,内部构造不断优化。34.第三产业的区域分布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4二、面临的主要问题41.
2、市场化程度低。42.城市化水平低。53.在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低。5三、对策建议51.把开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我国经济构造的着力点。52.第三产业中应重点开展的产业。63.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74.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7四、参考文献:8一、我国优势产业的开展状况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791998年,第三产业每年平均增长10.5%,以1978年为100,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指数到达732.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六五时期上升8.4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上升2.2个百分点
3、,比“八五时期上升0.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上升0.7个百分点。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持续上升。26.7。与1978年比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那么上升14.5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3.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快速开展,内部构造不断优化。商业、饮食、居民效劳、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产业持续开展。商业饮食业“八五期间年均增加值为8.2%,1997年增加值为8.5%,1998年为7.7%,占GDP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6.1%上升为9%。交运、仓储、邮电业“八五期间年均增加值
4、为10.6%,1997年为10.7%,1998年为8.0%,占GDP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4.5%上升为5.8%。商业饮食效劳业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展,多种经营业态特别是连锁代理、货仓式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开展很快。物资流通也开场变革物流形式,与新型业态相配套的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不断开展。交通运输的“瓶颈已经打破,公路、铁路、空运供不应求的局面缓解,初步形成了通达的交运网络。在传统产业持续开展的同时,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效劳、社区效劳、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新兴产业快速开展,使第三产业中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步成为开展最快的产业。“八五期间国际旅游创汇年均增长3
5、1.5%,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50.2%。在此根底上,国际旅游创汇1997年度增长18.33%,1998年度增长4.39%;国内旅游收入1997年度增长28.94%,1998年度增长13.18%。电信运营业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40%以上,电信业开展速度连续15年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国 网规模从1985年占世界第17位上升到第5位,1999年7月每百人平均12.06部 。1998年底全国 用户总数达1.1亿户,是1978年的57倍;目前手机用户3800万户;因特网用户已达500万户,世界上已有的电信新业务在我国根本都已开办。房地产业增加值“八五期间年均12%,1998年比1997年增加12.
6、6%。4.第三产业的区域分布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到1997年底,全国城市总数为668个,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城市就业人口比重为37.3%,比全国平均高11.2个百分点,其中超大城市为45.8%,特大城市为41.6%,大城市为35.8%,中等城市为30.6%,小城市为32.1%。在城市中,东部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39.5%,较中部城市高3.1个百分点,较西部城市高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数最高的城市依次为海口67%、北京57.7%、广州53.8%、大连53.4%、福州47%、上海46.9%。据1997年年末统计,全国城市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29.39%
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58.98%,第三产业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与经济兴旺的沿海城市聚集的趋势日益明显。二、面临的主要问题1.市场化程度低。除商业、效劳业、运输业中的路运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拟高外,在第三产业的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拟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市场准入的障碍比拟严重,特别是一些开展潜力较大的新型产业,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的现象比拟普遍。如金融、保险、电讯、运输中的铁路与航空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还根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使我国效劳供应不能适应居民的需求。在近年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2
8、0多个月持续负增长,物资价格指数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的情况下,效劳工程价格指数那么连年攀升。1997年比1996年上升16.5个百分点,1998年又比1997年上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98年底已降为44.48%,比1978年降低13.32个百分点,比1990年降低9.77个百分点,比1997年降低1.93个百分点。而效劳消费支出已到达34.06%,远远超过了用于衣着(11.1%)与居住(9.42%)的支出比重,仅次于用于食品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98年底为53.42%,比1978年降低4.36个百分点,比1990年降低5.37个百分点,比1997年降低1.6
9、3个百分点。用于效劳性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也已达25.34%,高于衣着(6.16%)居住(15.06%),也位于消费支出的第二位。而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中许多新兴产业的准入障碍,使效劳业的供应不能适应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的变化,既不能满足即期的需求,也不能开发潜在的需求,更不能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效劳创造新的需求。这也是与商品物价指数反向上升的效劳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城市化水平低。199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到达29.9%,比1978年增长12个百分点,比90年代初增长6.9个百分点。但同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差距相当大。1997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6%,其中低收入国家为28%,中等收入国家为4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第三产业 优势 劣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