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doc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广平县广平小学 沈红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探索新世界、发现新事物。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探索能力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学生相对是个难点,面对阅读学生常处于被动、低效状态。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考察阅读能力的试题往往无所适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阅读的问题,但回顾以往的教学时我们不难有所发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掌
2、握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缺乏运用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和实际能力,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适应课改的发展形势。 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把学生从旧的教学模式引到新的探究性学习的轨道上来,以此达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针对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生活经验有限、探究能力有限而呈
3、现出的探究欲强、探究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通过学生们感兴趣、有体验、有生活、易接受的形式,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评析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进行了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尝试,以下谈一谈我这方面的实践体会。一、在课堂实践中全面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一)循循善诱,抓住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地相关点 阅读教学首先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强制性的阅读都是片面、肤浅、低效的,或许这样做能达到获得信息的功效,但不可
4、能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震撼、心智的启迪,更不可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生命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的成功探究能否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有探究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探究的兴趣与热情是很难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兴趣,逐渐帮助学生深入自觉阅读。 因此,首先,教师要摸准学生的兴趣点,找准与学生兴趣发生共鸣的课文内容的要点。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以把寻找妈妈的启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帮助小蝌蚪完成找妈妈的愿望。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兴趣发生共鸣,和课文的要点有机地结合了
5、起来。找妈妈当然要了解妈妈的特点,而其他小动物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这一问题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文阅读紧密地联结起来,孩子述说角度不同,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探究。这样,课文内容与学生兴趣相关点成为了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动力源和有效探究的活动载体。 其次,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兴趣,教育学生认真读书,深入读书,乐于探究。教师应该采用多变的形式、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新鲜感,并相机把课堂阅读引向课外阅读探究。例如,就朗读来说,为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我因文而异,因段而异,引读、朗读、默读、对读、比较、质疑、争议、想象等方法交替使用,组织灵活多样的探索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少年闰土
6、一课可分为五段,根据每段内容,我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第一段写“记忆中的闰土”,文字优美易懂,我给课文配乐并进行范读,学生边听、边读课文、边进行想像,逐渐进入了文中情景,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出了课文的语言美。第二段写“鲁迅认识闰土的原因”。我引导学生围绕“鲁迅和闰土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默读后讨论解疑。第三段主要写人物外貌,教材要求课后背诵。我引导学生细读,同时画出重点词、中心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作者描写闰土的外貌抓住了那几点?为什么?然后,我让学生背下精彩片断。课文第四段运用对比手法,写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把鲁迅与闰土的对话部分和鲁迅的感情部分进
7、行分开读、对比想,从而理解了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第五段写闰土和鲁迅分别,感情色彩非常浓厚。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鲁迅与闰土之间深厚纯真的友谊。这样,我努力做到使学生在学中探究,并把课堂阅读探究引向课外阅读探究。(二)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阅读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 “学贵有疑”、“学起于疑”,疑是探索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让学生善于观察,敏于发现,通过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提出,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做出探究的反应,发展有益于探究活动进行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契机。学生通过探究性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引
8、导倾向的问题,达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目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热情,在学习课文时,安排一些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由于问题不断提出,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不断思考与研究,并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紧紧围绕阅读中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进行探究,在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自主阅读,思维得以进一步开拓,问题得以最终解决,实现了自己阅读的再创造。 例如,我在教学沙漠公园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扣题生疑:“沙漠怎么会有公园,沙漠公园在哪里?为什么叫做沙漠公园?沙漠公园的景色怎样?”同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你认为怎样才能
9、弄清楚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另外,我鼓励学生尝试平时很少用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了探究阅读的成果,或图,或文,或讲,或导游介绍,或科学小知识简介之后,我播放了沙漠公园的录像片段,注意让学生比较片中与课文对沙漠公园介绍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说完后,我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说说两者的异同点,两者在相同的内容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以及学生更喜欢那种风格。另外,我让学生课余搜集不同风格的介绍资料,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进行交流。(三)鼓励大胆求异,抓住阅读争论的焦点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同一个阅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会产生争论,而争论
10、的产生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深入,有益于探究地进行。培养多角度思考,大胆求异,打破思维定势,是引导探究发展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前提。思维定势是学生探究能力难以形成的潜在障碍。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创造。 在教学寓言故事课文滥竽充数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滥竽充数是南郭先生的错吗?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全是,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于是,我让学生进一步进行研究、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如果齐宣王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如果其他人出于善意,及时一一指出南郭先生就不会落到如此下场。可见,教师完全可以教导学生从逆向的角度分析课文,提高其探究阅读的能力。
11、 再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比较经典的课文时,当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课文、进行课堂讨论时,会发现学生具有与教师、与教材不同的观点,而且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是教师没有想到的。我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非常认真地阅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也体会到了作者呼吁人们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而且谈起环境保护,同学们都有亲身感受。那么,你们在读课文时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你想到而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一个学生回答:“既然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就会越来越少。那么,有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不是照样会越来越少吗?我认为课文对这句话阐述得不够清楚明白。”还有的学生谈
12、出自己的看法:“我的家乡环境的破坏就是因为过度开发矿产资源造成的。我觉得,课文应从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造成森林、生物、大气等再生资源破坏来说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展开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会受教材的限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随时闪耀出创新的火花。可见,如果教师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那么就无法实施真正意义的探究性学习。 由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引导,抓住争论的焦点,引领学生反复读书、反复品味、不断争论,在探究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交流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激发了内在的探究欲望,同时阅读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四)引时代活水,寻觅课文与生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如何 开展 小学语文 探究性 阅读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