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程序1 目的为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确认危险源所产生的风险及其程度,制定有效地风险控制措施,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涉及公司的所有活动(常规的、非常规的生产/服务活动);所有人员(进入工作场所的员工、承包方、访问者);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材料);所有变更(活动、材料、计划、EQ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项目建设设计。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领导,批准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及公司重大风险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3.2 安全处处长负责审核公司危险源
2、辨识、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及公司重大风险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3.3 安全处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部门/车间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编制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及公司重大风险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3.4 各部门/车间负责组织本部门/车间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并将结果报安全处。3.5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批准本部门/车间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和重大风险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3.6 各部门/车间员工适当参与本部门/车间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确定工作。4 工作程序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的原则a 应考虑本公司
3、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b 应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c 应考虑范围,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d 应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e 应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事故伤害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策划进行重新评审等。4.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流程选择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等级确定重大或不可接受风险危险源更新4.3 危险源辨识4.3.1危险源辨识覆盖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活动的全过程,
4、包括:a 作业地址及环境条件; b 作业场所平面布置图; c 建(构)筑物;d 采购、服务过程。e 作业设备、装置; f 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g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h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4.3.2 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的状态、时态和类型:a) 三种状态:正常(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异常(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维修等);紧急情况(指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其发生的临界状态)。b)三种时态:过去(指作业活动
5、、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现在(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将来(指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变化)。c) 几种类型: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心理、生理性危险、行为性危险、其它危险等类型(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4.3.3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一般使用以下方法:a) 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列出危险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内;b)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
6、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险源;c) 讨论会: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对生产活动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d) 预先危险源分析: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危害事件发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类比分析和评价;e) 询问、交谈;f) 其他方法。4.3.4危险源辨识过程a) 各部门/车间应组织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作、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组成辨识组,收集本部门/车间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采用4.3.3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对本部
7、门/车间范围内的生产、服务、活动全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危害事件发生的根源,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分类填入公司统一格式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一览表,报安全处。b) 安全处负责组织对各部门/车间上报的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进行核实、汇总。4.4 风险评价4.4.1 评价准备各部门/车间应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员工代表等组成评价小组,收集准备有关的风险评价资料,包括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他安全管理要求和以往事故统计资料等。4.4.2 风险分级风险评价结果分为不可接受风险、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三级。4.4.3 风险评价方法A. 专业人员综合判断法:公司安全处、各部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风险 评价 控制程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