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doc
《浅谈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摘要:针对目前我校向数字化校园网跨越的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基本要点和具体规划建设策略及原则,希望能对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关键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建设原则一、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问题1、建设理念有偏差。很多学校可能为了达标而创建数字化校园网,重视在硬件上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都用在了计算机硬件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投入,软件资源(如网上教学平台、学校业务管理系统、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数据库等)非常缺乏,教师培训资金更是微乎其微。2、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
2、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视,造成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工具,网络也只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3、校园网维护管理跟不上。由于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障校园网正常使用。4、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合要求。学科教师从未获得过计算机知识的人占有相当大比例,而能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更小,大多是一个放映员的角色。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要点1、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经济实用在校园网的建设中,首先要解决中小学校园网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中小学的校园范围不大,办学经费有限,计算机特别是网络管理专业人员缺乏,针对这些情况,必须要求效益最
3、大化,坚持以经济实用为指导思想,在规划校园网时,不仅考虑到现有局域网的情况,也必须兼顾到方便网络随技术进步可扩充升级的要求。为此应遵守以下原则: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设备,使系统既成熟可靠又能反映当今应用水平,并具发展潜力。开放性。整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协议。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使不同的产品能够协同运行,方便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扩充性。系统应易于升级和功能扩充。在系统容量、能力、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方便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可靠性。应该在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保证系统能够无故障运行,同时系统必须具有出错处理和容错的能
4、力以及冗余备份的功能。实用性。整个网络的功能应完全立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求,保证系统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安全性。网络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设置分级保护、控制数据存取的权限,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可维护性。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可操作性。必须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采用基于Windows的GUI 界面,操作简便,容错性强,易于管理和维护。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物美价廉、经济实用的技术和产品。12、建设的需求目标教学管理网络化、日常管理办公自动化、信
5、息资源共享数字化校园建设出发点就是教育信息化需求,校园信息化有什么需求决定办什么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需求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管理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教务教导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等。教学教研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网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3、建设校园网的基本功能硬件通信方面。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高度共享,至少在内部网具有高速
6、的网络传输速度,通过高性能网络设备将本校所有的及将来要配置的各种PC、工作站和终端连接起来,加上无线网络的应用,组成分布式、开放性的网络环境。软件设置方面。建立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平台,日常管理办公自动化。如学籍管理、课程安排、人事管理、德育管理、教育教学信息查询等,并可完成与Internet 的通讯和资源共享,支持校园网上视频点播、视频广播、电子图书馆、集成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功能。三、数字化校园的规划校园网的建设一般应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兼顾软、硬件均衡,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合理利用资金。2一般来说,学校资金并不很充足,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基础比较差,领导老师有可能
7、意识不到计算机网络的用处,应用水平较低,即使安装了某些系统也利用不起来,因此需要分步实施。分步实施一定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缺乏统一规划,系统将会陷入相互不兼容或者前期投资浪费的情况。在这里还应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用户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而不应该先买来一堆设备再考虑怎么用。四、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模式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自建模式、外包模式、合作模式。建议采用合作模式。下面对三种模式的利与弊分别讨论。1.自建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由学校内部人员做需求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编制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
8、源库。其优点是易于实施、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理论研究的优势、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校信息化队伍,但它比较适合技术力量较强的院校而不是技术力量较弱的中小学。其缺点是开发周期长,硬件设施不到位,软件平台建设水平低,并且建设效率较低;存在重网络建设,轻网络服务现象。一些学校虽然很早就建立了校园网,而且不断实行网络升级,但是在网络服务上,除了域名服务和主页信息发布外,其他服务很少,电子身份和认证服务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服务一般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32.外包模式这种模式是首先选择一家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校园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由该提供商提供实施队伍,由他们负责校园网的所有建设,包括基础硬件和软件平台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中小学 数字化 校园 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