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哲学道理.doc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中的哲学道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哲学智慧在成语中的显现姓名:刘本勇 学号:2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工作单位:高新实验中学摘要: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内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 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与整理,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成语哲学智慧一、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成语导示: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是一个比喻做多余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语。这个成语提醒了深刻的哲理。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贵族人
2、家,一次祭礼完毕后,把所用的一杯酒货给了几个门客。几个门客面对着一杯酒,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个门客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有个方法,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杯酒。众门客一致同意,于是就开场各自画蛇。转眼之间,其中一人首先画好了一条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笔,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门客的蛇已经画完,于是从第一个人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为什么给它添上说罢,举杯一口饮尽。画蛇脚的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蛇本来没有脚,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硬给它添上几只脚,结果,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
3、者。这里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客观事物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否那么,人为地或主观任意地添枝加叶,歪曲了事物的实际面貌,就必然得到相应的“惩罚。从广义上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怎样的,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过失或认识缺乏,但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画蛇添足虽是一个长远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不是依据实际情况订方案、想方法,而是自作聪明,任意标新立异,硬把自己的空想强加于客观实际,从而招致工作失误。这与“画蛇添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主观任意性代替客观实际的哲学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屏除或尽力防
4、止这种思维方法。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管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凭空捏造;杞人忧天;无中生有。2、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根底。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画饼充饥。“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
5、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子观念的表现一样,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梦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望梅止渴;白日做梦;描鬼画神。 二、联系开展观 成语导示:荆人循表 说起思想僵化,在吕氏春秋察今中的“荆人循表的故事,可谓是典型了。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次楚国与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沈河,袭击宋国。于是派人到河岸边,在可以渡过的浅水地方作了标记。后来河突然涨水,已不能徒步渡河了。但是楚国的军队不顾情况的变化,仍然按照原定方案,在深夜里顺着滦河岸边作了标记的地方徒步渡河。河水又湍又急,一下子淹死了1000多人。士兵们惊慌失措,好似房
6、屋倒塌下来一样,大吵大嚷,乱作一团,真是“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这个故事形象地刻画了楚国军队的死板。河不是“死水一潭,其深浅缓急不会常驻不变,但楚军却只顾循表,当然会铸成大错了。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出现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改变,原有的状态就会改变。孙武说得好:“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说来,即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会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如果人们的思想不注意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的变化,不随其改变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使思想脱离实际,造成思想僵化,从而在具体行动中出错。思想僵化的危害是极大
7、的。人们做事情总是有一定的方案的,而正确的方案只有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与条件有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总是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否那么就会造成指导思想过时,从而使行动的后果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无论个人与国家都是这样的,就拿国家处理经济问题来说:市场的供求矛盾总是随着具体的条件变化出现各种具体情况,有时是供不应求,有时却是供过于求。如果不注意这些具体的变化,或把针对供不应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过于求的矛盾状况,或把针对供过于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不应求的矛盾状况,都会造成经济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当然,解决各种问题要靠各种
8、专业知识,但是,从上述所讲的思想僵化的危害性来看,说明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方法上既唯物又辩证地对待问题,从而防止犯一般性的思想方法的错误。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人们根据生活经历,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物之间有普遍联系。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与共。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联系了起来。这说明事
9、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对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点。这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唯物辩证法中的开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开展具有上升性与前进性的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说明了事物的开展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开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外表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是变化开展的,要用开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0、。 成语中反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也有很多。如:蹈规循矩;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三、运动观 成语导示:猫羊相及众所周知,我国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此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下相及也。意思是说,你住在北边的齐国,我住在南边的楚国,两地相距十万八千里,即使马牛走失,也达不到对的境内。后人沿用此语作比喻,来说明毫不相干的东西是扯不到一块去的。而这里却说“猫羊相及,说怪也不怪,猫与羊可相及,可以联系在一起,这是达尔文的伟大发现。“食物链,是达尔文在论述生物进化的观点时曾提到的一项著名而有趣的发现。他在研究生物时观察到,在养猫愈多的地方,羊也养得愈多。猫与羊有何相干呢原
11、来羊吃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时机也就少。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叶草传粉时机多了,就能获得好收成;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了。因此,“猫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叶草一羊之间就形成了一根相互联系的生物的食物链。达尔文所发现的“食物链,提醒了生物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规律。它说明有许多事物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客观世界中,不仅有食物链,而且还有其他相互联系的“链条。从宇宙星系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
12、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与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植物生长总是与一定的阳光、温度、雨露、水分、土壤等相联系。一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与一定的社会、学校、家庭影响相联系。人的有机体的各局部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其功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与互相制约的。总之,依据客观事实,用唯物辩证的眼光观察与思考问题,就能使看来互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当然,这不是人为地创造的,而是客观事物原本如此,只
13、不过是被人们正确地认识到了。1、.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瞬息万变动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 “刻舟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水是运动的,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 2、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拟而言的。表达了时间、空间的运动。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
14、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如:“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与认识的。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成语导示:庖丁解牛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来看庖丁宰牛。庖丁是魏国著名的厨师,他解剖牛的时候,手、脚、肩膀、膝盖的动作与刀的响声。同音乐一样有节奏,他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与肉分割开来,手起刀落,干净利索。魏惠王看后十分惊叹、佩服,便问他:“你的手艺怎么这样高啊 庖丁答道:“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对牛的肉与骨头的构造已经很
15、熟悉了。开场,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完整的牛。学了三年之后,我看到的就不是一头整牛,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力气,全部心中有数,我顺着肉与骨头相接的地方,一刀一刀地把它们分开,毫不费力。他接着说:“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经常碰到骨头,宰牛的能手可以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只用刀来割内。可是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几年,解剖了几千头牛,还像新刀一样的锋利,因为肉与骨头之间有一条缝,我看准了它轻轻地把刀插进去,肉就一块一块地落下来。当然,遇到复杂的构造,我也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小心翼翼,才能万无一失。庖丁解牛,在他的眼中不仅是完整的牛,而且还看到了牛
16、的各个局部之间的联系。在客观事物中,联系是非常普遍的,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有本质的,仑非本质自。之与事物内部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存在的特点与开展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成认与不成认,认识到与没有认识到,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只要条件存在它就必然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容。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要求,同时,在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完全的消极被动,我们又可以认识规律,利 用规律来取得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良好效益,这就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语 中的 哲学 道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