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doc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类号: 西安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系(院)名 称 文化与旅游学院 专 业 班 级 历史学(2)班 学 生 姓 名 贾晓婕 学 生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任颖 提 交 时 间 2013年5月2日 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制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贾晓婕摘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更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来自于对哲学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当时乃至后来的西方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推进作用。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统治中国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教育史上有名的“孔圣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古代东方和西
2、方思想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代表人物之一,千百年来他们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铭记,品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学说也为人们所发扬,虽地处两方,但思想却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两相比较,能更清晰地理解东西方的教育思想和主张的异同。 关键词: 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比较; 教育其实来源于哲学的思考。先哲们思考宇宙、思考自然、思考人类本身,在思考中产生教化的意愿,从而有了教育,有了专职教人育人的老师和教育家。因此东方和西方的教育家们同时又是伟大的哲学家,或者可以称这些贤者为先行的思考者。他们以思考为骨,教育为神,培炼人的智慧的灵魂,而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一、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生平 苏格拉底出
3、生于公元前469年(或公元前470年)的雅典,父亲是一名雕刻匠,母亲是一名助产婆。据文献记载,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但长于辩论,言说之间非常具有魅力。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古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苏格拉底是在公元前399年被处死的。他的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制由繁荣兴盛到腐败衰落的全过程,经历了从伯利克里黄金时代跌落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深渊。在这期间,苏格拉底曾三次参战,目睹战争的惨烈;也曾参与政局,接触政治的黑暗。这使得他透过言行表露出来的思想格外淳厚博大,富含生活的哲理,引人深思。 苏格拉底一生遵守法律,相信正义,并为自己身为雅典公民而自豪,以教育青年为己任,并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了一
4、生,让人敬仰。而与之相对的孔子是一生都颠沛流离,但不愧于他骄人的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统治中国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是东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是教育史上有名的“孔圣人”。他的教育理念广为人知,被大家所学习、应用到实际的教育中。二、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是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人们带来了实用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领域。而其教育思想追根溯源脱胎于他的哲学,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中饱含哲学的思考,审视和指导着教育。不同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更
5、多的来源于他的学说,是他开说立派的附庸。但基于他的学说非常成熟的,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跟他的学说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具有很浓重的中国式特点。但将两者的教育思想放到一起看却能得到两人的观点在很多地方都有相通之处。(一) 相通的政治与教育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的问题中度过,所不同的只在于苏格拉底用政治延伸了哲学和教育,他的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因为在伯利克里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的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十分痛心,便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而空子则是在整个政治主张中传教。他想通
6、过是当政者接受自己的学说来由上自下实施自己政治主张和抱负,教育史其发展学说或实现抱负的方式。他通过教育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之说。他们都经历了动荡纷乱的社会,面对变乱纷争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以“礼”这一行为规范来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而苏格拉底主张严格遵守法律,用正义和美德是社会保持稳定。因此,在教育中,两人不约而同的从个人的认知与品行着手,在通过他们的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两人同时都重视教育,而且有教无类。 苏格拉底并没有办过学校,但他施教于所有与他相遇的任何人。不论冬夏,他穿着一件简朴的长袍,赤脚走上街头,或站在市场上,或立
7、于神庙前,也许在体育场的林荫道上,与青年人(事实上他更注重这些“城邦的未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法律、婚姻、正义、艺术等,还有广受争议的道德问题,从不懈怠,持之以恒。在面对是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的问题时,他说:“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1可见他认为教育是这些青年人成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同再优良的野马只有驯化才能成为良驹,对教育的重视不言而喻。 苏格拉底对教育的重视在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他以一个非常谨慎但又开放的态度面对教育。相对于智者们所主张的和所教授的那些缺乏确定性和绝对性的、易变的,感性
8、和感觉的东西,他在这方面非常慎重,他认为人们将由教育获得智慧和美德,这将决定他们日后的言行、品德和成就,所以他更是以自身为例,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进行启迪人心的教育活动,自喻为雅典的一只“牛虻”,时刻刺激雅典人不要忘却德行和智慧,重视自我德行的修养,不能随便作为。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他的格局和眼界都很宽,没有界定范围,只是给了求知者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孔子则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生存需求的方面。一次孔子路过卫国时,弟子冉有问他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十分富有,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孔子答道应该教育他们。教育在孔子看来不仅仅是为了要人们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教育应当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需要。而且孔子甚至创办私
9、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使世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到他创办的私学接受教育;不论个人是聪明还是愚鲁,都能被教授知识,可以说是一种教育的普及了。从教育的对象来说,两人都是有教无类的典型了。苏格拉底没有办过学校,但他所在之地就是学校。他的听众既有本国青年,也有异都学生;既有富者也有穷人;既有上等阶级子弟,也有鞋匠、木匠等劳动人民。他在言谈中实现自己的教育。总之,苏格拉底把自己极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的教给所有人。他重视教育,认为一个无知的人是愚人,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也不能做出有德的行为。而人们,无论是禀赋好与坏,都应该接受教育才有可能成才。要想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都必须学习和
10、训练,不能自负,要有从师的意愿,要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学习,同论语-述尔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相同之处。而且讲到禀赋好的人如果预先学习了自己将来的活动内容,学会了管理的艺术,养成了政治的美德,那么将来就能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而孔子就更不必说了,他本就是有教无类的倡导者,这一方面表示了他极力推广私学,扩大受教育的人的范围,一方面也是说通过教育不论怎样的人,或智或愚,就可以消除这些差别,那么教育的时候就不会考虑过多学生本身的素质,因为这正是教育的目的。(二) 对教育的态度 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成就首先要归功于他们面对教育是端正严谨的态度。苏格拉底有自己面对教育的态度。首先从执教者的角度
11、出发,受母亲“助产婆”身份的启发,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人们“精神上的助产士”(或“思想的催产婆”)。他认为人生而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不灭的,所有的智慧与美德都储存其中,人们只是暂时的“忘却”了这些东西。而教授知识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回忆”起这些知识。引导的过程中由提问引发思考,有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教育观是天赋观念的一种反映,而且有适用范围的限制,我们现在也更推崇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这种教育观念,但不得不说苏格拉底的这种面对教育更注重独立的、个人的思考,而且不强制、民主性的引导式态度更贴近人性化,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因为,当苏格拉底将自己置于引导者的位置后,那么就将思考者的位置
12、留给了受教者。如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对话中就体现了苏格拉底在教育中的睿智和开明。面对学生,他没有直接教授哪一类行为或品行是属于正义或非正义的,而是在对话中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正义还是非正义?当学生回答属于非正义时他又问: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属于非正义的呢?学生就会思考,就会由此而联系实际、考虑立场来品评人物或事件,比直接教授更能获得好处。 其次,从受教者的角度出发,人要“自知”。 希腊德尔菲神庙的庙墙上刻着颇赋有启迪意义的“认识你自己”几个字,而从苏格拉底和优
13、苏戴莫斯关于认识自我价值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苏格拉底认真的思考了这几个字,并感悟于这几个字。因为在他的教学活动中有贯穿全程且不变的内容就是:认识你自己。面对教育,苏格拉底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认识自己。 一个人不是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就是认识了他自己,而是要思考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人们由于认识了自己,能够了解自己能作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获得幸福,避免祸患。这种“自知”使人谦虚谨慎,量力而行。而苏格拉底则宣称:“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德尔菲的神谕说:“所有活着的人中苏格拉底最有智慧。”3由“自知”到“无知”,体现了对一个人自我的反省和剖析,而作为教
14、育对象的人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的过程。犹如一座高楼一定要基石稳固,不然就有可能有倾斜或坍塌的危险。这与“吾一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苏格兰强调和凸显了人自身的重要性。在“爱智求知”的本性中,只有“自知其无知”才能引发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对教育的慎重以待。 “自知”也有了解自身,不做有违自身能力和正确道路的事,即“自知”而“毋过”。就是要谦虚慎行,不要犯了过错。这代表的是一种温和的处世态度,自制的行为方式。“自知”的另一面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而且“无知者无德”,这里“自知”就更代表了一种对美德的渴望。 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则要说到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一生
15、推行仁政和德政,主张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是行天下正道,不偏离正常。“中”是大家应当遵守正确的道路,“庸”是大家都认定的道理。因此孔子强调对个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要求,也要求个人行为要自制、节制、温和平和,“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无论悲伤和快乐都不要突破极限。当然,这是一个极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我们这里也只是取其一支意思来与苏格拉底的“自知”相较。而中庸之道同时又是君子之道,即德行之道,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占
16、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从这方面看,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育的把握上极其的相似,都极其看重个人自身的修养。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非常多,他强调学生(受教者)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学生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这三则材料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孔子自己重视教育和学习,对教育有着虔诚的态度,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非常重视。冉求在学习上遇到
17、“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固步自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然伶牙俐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其的反感,斥其为“朽木”。颜回虽反应不快,老师讲的道理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能明白,但孔子欣赏他对学习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老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要严格要求学生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们都重视教育,有端正仔细的教育的态度和严格的自我及对学生的要求。在现当代,无论是国家和社会都离不开人才,而人才都来源于教育的培养。当然这里的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格拉底 孔子 教育 思想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