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试答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C)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B)A、周易.震B、周易.贲C、周易.艮3.“文”不包括(C)A、天文B、地文C、物文D、人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C)A、儒道互补B、儒、释、道三家并列C、“易”、“道”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A、中庸之道B、中和为美C、阴阳五行第一章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以民为贵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朋友有信B、长
2、幼有序C、君臣有义D、夫妇有别E、父子有亲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ABD)A、应用功能B、教育功能C、决策功能D、认知功能6.文化的概念包括(ABCD)A、狭义文化B、广义
3、文化C、以文化人D、精神文化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ABC)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D、个人主义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ABCD)A、民为邦本B、重视民意C、敬天爱民D、革命思想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ABD)A、伦理精神B、礼教传统C、法治精神D、道德准则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ACD)A、勇B、礼C、仁D、知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ABCD)A、天人合一B、普遍和谐C、以和为贵D、中庸之道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ABCD)A、天人合一B、人与人的和谐C、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13.实践理性包括(BCD
4、)A、纯粹理性B、身体力行C、经世致用D、经验理性14.实事求是原指(ABD)A、求是学风B、科学方法C、经世致用D、科学态度第二章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BA、论证B、自我修养C、概念D、定义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BA、性恶论B、性相近C、性有善有恶论D、性善论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BA、其言也B、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C、爱人D、克己复礼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DA、遵守法律B、遵守礼仪C、随心所欲D、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A、仁B、知C、义D、礼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BA、推理B、实践C、分析D、认识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
5、教训。BA、对B、错8.良知一词最早出自:AA、孟子B、传习录C、论语D、大学9.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DA、认识之心B、羞恶之心C、审美之心D、是非之心10.在王阳明看来,宇宙的根本是:AA、良知B、气C、原子D、天理11.“心外无物”的“物”是指:CA、天B、原子C、事D、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12.王阳明的四句教是:D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B、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C、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D、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3.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AA、错B、对14.古代承认“天人合
6、一”的学派主要有:AA、儒家和道家B、纵横家C、儒家D、儒家、道家、墨家、法家15.“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AA、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B、自然界C、上帝D、天空16.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是:BA、庄子B、张载C、孔子D、董仲舒17.“天人合一”包括:BA、人自己的和谐B、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的和谐18.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BA、错B、对19.“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BA、错B、对20.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解释“仁”的意义,典型的有:(ABD)A、中庸,“肫肫其仁”。B、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C、雍也篇,
7、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D、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21.本讲中认为,“仁”的含义中有(ABCD)A、具体的说辞B、普遍的道理C、现实的出发点D、难以达到的目标22.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三十而立,四十(),五十知天命,六十而(),七十(B)A、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B、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C、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耳顺;不惑D、耳顺;志于学;不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23.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BCD)A、宗教义B、自然义C、道德义D、神性义24.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ABC)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
8、人与自身的和谐D、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25.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ABC)A、“知行合一”B、“心即理”C、“致良知“D、“心气一体”26.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AC)A、内省B、齐家C、反躬D、格物27.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ABCD)A、存省良知B、完成良知C、悟得良知D、运用良知28.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ABCD)A、为善去恶是格物B、知善知恶是良知C、有善有恶意之动D、无善无恶心之体29.本讲中认为运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将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转变为(CD)A、宗教世界B、思辨世界C、道德世界D、价值世界第三章1.道家思想产生的
9、职业渊源是(A)A、史官B、司马C、祭司D、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恭宽敏惠D、仁义礼智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B)A、未知生,焉知死B、无神论C、怀疑论D、祭神如神在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A、推己及人B、居善地C、处众人之所恶D、善利万物而不争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治人事天莫若啬B、物壮则老C、上善若水D、圣人无常心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B、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D、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
10、管理的书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A、道法自然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相反相成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A、不妄为B、不作为C、有所不为D、不多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CD)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A、天道酬勤B、天之道,利而不害C、弱者,道之用D、忠恕之道11.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AB)A、老子韩非列传B、老子世家C、楚世家D、孔子世家12.视频中提到了下列哪些
11、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补(BCD)A、嵇康B、李白C、陶渊明D、苏轼13.以下哪些说法是对道德经的评价(CD)A、无韵之离骚B、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C、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14.视频中提到后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ABD)A、烹调书B、哲学书C、诗集D、兵书15.道德经给侯王讲的内容主要是(BCD)A、宇宙的起始B、人生的境界C、治国之道D、领导的智慧16.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BCD)A、不舍昼夜B、善利万物而不争C、与善仁D、心善渊1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包括(ABC)A、处下不争B、有边界不争C、有秩序不争D、有力量但不争18.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
12、章外,道德经其他章节还提到水的什么品格(AD)A、孰能浊以静之徐清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一生水,水生万物D、柔弱胜刚强19.“反者道之动”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解释(ACD)A、祸福相依B、无法之法C、无为之为D、无用之用20.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BCD)A、静善清B、心善渊C、动善时D、言善信第四章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B)A、辁才讽说之徒B、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C、万物之一类D、任公子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A)A、孔子B、惠子C、庄子D、老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B)A、四遍B、三遍C、一遍D、二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
13、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B)A、孰知正处B、孰知正见C、孰知正味D、孰知正色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天籁B、地籁C、道籁D、人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B)A、水面B、百围之木C、天空D、大地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C)A、至人无己B、圣人无名C、以自为是D、神人无功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B)A、养气为主B、养性为主C、养情为主D、养形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A)A、治国者B、屠户C、厨师D、尸祝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C)A、遁天之刑B、遁天背情C、悬解D
14、、帝之悬11.鹏的图南之志喻指什么(A)A、孔子生发南面为王之志B、南冥之地是鹏的老家C、候鸟南迁D、人希望像鸟一眼自由翱翔12.楚狂接舆过孔子车前,高唱“凤之歌”,故事出现在下面哪部书中(CD)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庄子13.下面哪些观点首先出现在庄子一书中(AB)A、内圣外王B、玄圣素王C、治大国若烹小鲜D、国之利刃不可以轻易示于人14.关于鲲鹏寓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A、鹏能够包容蜩与学鸠的小B、3次的讲法各不相同C、庄子将鲲鹏寓言共讲了3次D、鲲鹏寓言应该在政治的场景下来理解15.下面的表述与古典正义观相一致的是(BCD)A、给每个人完全相同的东西B、人以群分是一
15、个自然事实C、给每个人与其天性相符的东西D、各正性命16.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讲到了下面哪些内容(ABD)A、吾丧我B、天籁C、人籁D、地籁17.下面哪些形象是庄子笔下的“大”物(ABCD)A、百围之木B、鹏C、任公子所得之鱼D、鲲18.下面哪些情节是视频中讲解庖丁解牛寓言时,提到的关键情节(ABD)A、庖丁的刀B、道与术的先后关系C、文惠君是何人D、庖丁是何人19.文惠君观庖丁解牛的收获有哪些(AC)A、如何治国B、如何解牛C、如何养生D、如何做饭20.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BCD)A、静善清B、动善时C、心善渊D、言善信第五章1.“佛”意思是什么?BA、庙里的塑像B、智者、觉
16、者C、神仙D、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CA、三国时期B、公元前6世纪C、西汉末、东汉初D、秦代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A、少林寺B、南华寺C、白马寺D、普救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AA、鸠摩罗什B、玄奘C、迦叶摩腾D、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AA、梁武帝B、迦叶摩腾C、神光D、法兰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DA、瑜伽师地论B、大乘起信论C、大菩提藏经D、大
17、唐西域记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DA、弘忍B、释迦牟尼C、慧远D、慧能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CA、慧能B、慧远C、陶渊明D、王维10.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D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语语机锋,步步莲花D、不立文字,教外别传11.释迦牟尼的成佛之路,经历了哪些(ABCD)A、禅定B、对社会现象的观察C、苦行D、菩提树下自悟12.下列与鸠摩罗什有关的(ABCD)A、口吐莲花B、汉传佛教奠基人C、佛经翻译家D、草堂寺13.中国本土僧人前往印度求法者(ABD)A、曹魏时代的朱士
18、行B、东晋的法显C、唐朝的玄奘D、后秦时期的姚兴14.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禅宗什么样的传法方式(ABC)A、不立文字B、教外别传C、以心传心D、众僧猜测15.“见月忘指”启示人们(ABCD)A、“月”代表目的B、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C、“指”代表方法、途径D、不要执着于文字解说16.关于达摩祖师的典故和公案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下面与其有关的是(ABCD)A、一苇渡江B、断臂立雪C、初见梁武D、面壁九年17.达摩与慧可关于“安心”的问答,形象地阐释了一个道理(ABC)A、寻求解脱的方法是内省、自悟B、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的内心C、向他人诉说来寻求解脱,基本是行不通的D、所有的烦恼最终是无
19、法解脱的18.苏轼的故事,形象地阐释了什么道理(ABCD)A、成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悟的过程B、揭示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C、自性即佛性D、心中有佛,世人皆佛19.下列哪些属于“顿悟成佛”的修行法门(ABC)A、保持一颗平常心B、行走坐卧皆为修禅C、当头棒喝D、苦读经典20.两宋以后,禅宗称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有机部分,主要是融合了哪种思想(AB)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阴阳家第六章1.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C)A、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B、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C、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D、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2.诗经分为哪三个部
20、分?(D)A、卫风、小雅、大雅B、信、达、雅C、赋、比、兴D、风、雅、颂3.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B)A、307篇B、305篇C、306篇D、308篇4.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A)A、芦苇B、荻花C、荷花D、蓬蒿5.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BA、对B、错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AA、对B、错7.元曲分为哪两部分?(A)A、散曲和杂剧B、爱情剧和公案剧C、世情剧和水浒剧D、小令和套数8.散曲分为哪两部分?(C)A、大令和杂剧B、曲调和歌词C、小令和套数D、小令和中调9.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A)A、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B、白居易长恨歌C、苏轼念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 智慧 树知到 中国传统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 章节 测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