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8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学习目标: 1、了解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2、了解各类资产的概念 3、掌握其会计核算方法 4、熟悉其期末计价方法第一节 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应同时具有以下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按固定资产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直接服务于银行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不直接服务于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等
2、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二)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固定资产:指正在使用中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由于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仍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出租(指经营性租赁)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2、未使用固定资产:指已完工或已购建的尚未正式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 3、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单位多余或不适用的各种固定资产(三)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指单位拥有的可供单位自由地支配使用的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指单位采用租赁的方式从其他
3、单位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可分为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四)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三、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 1、按历史成本计价 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是指单位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单位新购建固定资产的计价、确定计提折旧的依据等均采用这种计价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即按这种计价方法确定的价值,均是实
4、际发生并有支付凭据的支出。2、按净值计价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单位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等。 二)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 固定资产价值的构成是指单位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如购置固定资产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有间接发生的,如应分摊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 1、单位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支付的装
5、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税金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入账价值。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4、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则: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
6、,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反之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7、单位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与所购置的计算机硬件一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三)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 (按不同来源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购置的固定资产 借:
7、固定资产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例、某行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万元,安装设备时,支付安装费2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输费 借:在建工程 595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595000 (2)支付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2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20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固定资产 615000 贷:在建工程 615000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按其实施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自营工程和出包工程两种。 单位采用出包方式进行自建固定资产
8、,其工程支出在承包单位核算。在这种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实际成为单位与承包单位的结算科目,银行将与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1)预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2)工程完工,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按实际支出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银行对投资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一方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另一方面要反映投入资本的增加。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入账。4、租入的固定资产:按其性质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 融资租赁: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
9、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 经营租赁: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银行经营租赁固定资产业务案例)鉴于经营租赁的上述特点,作为承租人的银行,对租入的资产不需要作为本行的资产计价入账,也无需计提折旧。例、某银行由于临时性经营的需要,需租入某固定资产,租期为4个月,每月租金20万元,租金于开始时一次付清。 会计处理如下: (1)预付租金 借:待摊费用 20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200000(2)每期摊销 借:营业费用 50000 贷:待摊费用 50000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确定的入账价值及未来应交的所得税,确定的入账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及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应
10、支付的相关税费。例、 某银行接受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根据捐赠设备的发票、报关单等有关单据确定其价值为10万元,发生的运输费1 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01000 贷:资本公积 67000 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1000 递延税款 33000 6、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转为“营业外收入”四、固定资产折旧(一)概念和折旧范围1、固定资产折旧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2、除下列情况外,银行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
11、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时,应将更改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处于更改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银行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银行应当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银行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 待
12、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银行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银行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不含更新改造和因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亦称直线法,是将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
13、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某银行一营业用房,原价为100万元,预计可使用40年,按照有关规定,其净残值率为2。则:年折旧率=(1-2%)/40100%= 2% 月折旧率=2%12=0.17 月折旧额=1000.17%=0.17万元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计算公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例19、 轿车的原价为2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其报废时的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14、000公里。单位里程折旧=20(1-5%)/50=0.38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 0000.38=1520(元)3、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1)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15、平均摊销。例、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40=4万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4)40=2.4万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2.4) 40 =1.44万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16-0.2)2=0.98万元(2)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年折
16、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三)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当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和增加固定资产而相应增加其已提折旧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因出售、报废清理、盘亏等原因减少固定资产而相应转销其所提折旧额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该科目的余额在贷方,反映银行现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8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核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