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设计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设计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说课稿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一、教学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二
2、、教材结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 通过教学学生能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2、 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3、 学生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
3、“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三、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师生互动,理解意义;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巧妙练习,强化意义四步
4、。设计了如下一节课;(一) 谈话导入,唤醒旧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高年级的新课导入不需要象低年级去追求热闹活跃的场面,而是教师去以朋友的身份,以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唤醒他们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和就知的衔接打好基础,同时,引入分数的产生,带着学生走进分数世界,激发学生用饱满的热情进入新知的探究。(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教学中,遵循学生有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首先,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材料表示出四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接着,找到本节课难点的突破口,然后设问: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能平均分吗?你能得到哪些分
5、数?你是怎样得到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深化感知分数的意义,然后引出一些物体也可也看作一个整体,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一个整体,并引出理解单位“1”,结合对单位“1”的理解和找分数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分数的意义,建立分数意义的表象,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再加以点化,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学生的体验和感知中得到理性的升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三)、巧设练习,深化新知练习的设计有浅入深,分为基础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不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分数的意义教学设
6、计 小专题:有效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及教材63页练习十相应练习教学目标:4、 通过教学学生能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5、 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6、 学生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教具准备: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片、12根小棒、课件。教学活动:一、 谈话引入:1、 在生活中那些东西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学生自由回答。2个同学,5个同学,
7、50个同学可以用1来表示吗?2、 分数的产生。谈谈你课前了解的分数的产生。二、 新知探究1、 认识单位“1”。(1) 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成一个整体。动手操作:出示课件出示操做要求:、利用桌面上的材料创造。、用彩笔表示。、在小组内说说你这个分数的创造过程。(材料: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圆形的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展示汇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形的。 把一根彩带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彩带的。小结: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计量单位统称为一个整体。(2)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是一
8、个整体。出示4个橘子的图片,提问:4个橘子中的一个能不能用来表示?学生讨论,引出:把4个橘子看成一个整体其中一个橘子就是这个整体的 。 让学生在操作纸中圈出8个橘子的,12个橘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像这样的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产生分数。学生观察4个橘子的四分之一,8个橘子的四分之一,12个橘子得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样是四分之一为什么在三幅图中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像这样的分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举几个和同桌说一说。(3) 比较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1个橘子平均分成4份图片和4个橘子平均分成4分的图片,分别说一它们表示的意义。小结:一个物体一
9、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可以产生分数,而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而产生分数。所以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6只熊猫图。 接着演示并提问“这里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把6只小熊玩具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只熊猫?2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3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 小结:把6只熊猫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 2、归纳分数的意义。 (1)讨论概括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同学们,我们举了这么多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数叫分数,请同学 们想一想这些例子有哪些共同点呢?请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 (2)尝试归纳:把一个物体
10、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说一说黑板上的分数表示的意义。3、学习分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62页的做一做:拿出12根小棒按上面的要求每人选其中的一种分法分一分,并把分数填完整。展示汇报:读出你的分数并说一说是几个几分之一?解释分数单位: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说一说上面其他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三、 巩固练习。教材63页练习十的一、二、三、四、七、八题。四、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展现生活实例,创
11、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使学生获得探索数学,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以具体生活情景为对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
12、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一)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课一开始,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着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二)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
13、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两组占几分之几,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值得改进,比如: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把握不够准确,教师不敢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多,其实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出分数,自己先谈谈对分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归纳总结。还有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教师取而代之。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致后面的拓展练习未能进行。其次,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第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