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doc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发布者:李崇山 发布时间:2021-11-22 15:36:58校本教研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逐步凸显出来。学校要结合学科特点与本校特点,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要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是要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气氛,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必须“聚集课堂,从小问题中探究出真问题。 一、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 有效的教研群体是实现有效教研的主要载体。而一个有效教研群体的建立,首先需要有教研组长的创新性作为,更需要教研组内教师的内在需求。 教研组长是实施教改与教学研究的组织者与带头人。要能唤醒本学科组每位教师的开展意
2、识,并依据本学科的情况,指导本学科每位教师制定开展规划。只有唤醒每位教师的开展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科研,教学研究才能变为现实。所以,教研组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开展,把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聚合组内教师的智慧,从而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 一个有效的教研组群体,在面对困难或改革等环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常常是:第一,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凭着群体大脑资源的再投入与撞击,解决新问题,“咬住尾巴连环改良;第二,以差异推动进取,不断促使每个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开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伴、与理论、与实践的四种对话,寻找差异,跨越研修的门槛。这些特有的应对工作
3、与环境的方式,会有效地推动群体学习技能的形成及其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有效地促进群体的专业开展。 二、教师专业开展要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之路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历+反思。而实践反思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根本模式。实践反思最重要的是建构行动与学习两者间的联系。 实践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展反思的主动性与内在需求欲。当一个教师停顿了对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时,这种教研活动就成了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存在着重实践轻反思,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等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没有反思或只是低水平的反思。教师不会写“教学叙事,把“叙事等同于“反思,而又
4、把“教学反思理解为如何解题等。 与此同时,教师的实践反思还需借助同伴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伴的支持与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相观而善之谓摩,同伴互助有利于缩小课程开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艺术切磋与教学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下,先进的理念如假设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着,同伴之间的横向互助可能会囿于同水平重复,会出现“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现象。但应指出的是,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它是先进理念与实践经历的取长补短、共同引领。 三、常规教研与主题式教研相结合 1常规教研活动,即开课、说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是
5、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教研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课前备课交流、说课交流、课后交流。在教研互动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努力做到:“三实、三培养、四表达即:目标要落实、方法要务实、课风要朴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表达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情绪体验。把新的教学思想表达在教学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互动形式,教师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水平。 2加强主题式教研活动的探究。一次活动前提出下一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在下一次活动中每个人围绕该主题发言,发
6、表自己的想法。这些主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导入、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小结的形成与表述、作业的情况等,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种类型而设计,如复习课、讲评课等,还可以是针对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主题式教研活动有主题,有核心,有内容,才会有效果。 3主题确实立必须要有针对性。如对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要了解本学科教师到底缺少什么?是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开展?是知识构造不合理还是实践经历不丰富?是教材把握的问题还是课堂管理的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还是教学方法滞后?是反思不够或只是低层次的反思?是缺乏专家的引领还是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等。 四、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转变方向,重在“聚焦
7、课堂 “聚焦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所以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研究课堂无疑是重中之重。教研活动中“聚焦课堂,主要应该是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细节着手,从小问题着手。 1转变备课方式要备课堂。新课程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一转变要求教师转变备课的方式。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响,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教师要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与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而更多地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与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藏状况与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课标知识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如何 提高 校本 教研 活动 有效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