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doc





《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6.1 内容提要6.1.1 基本概念红外吸收光谱当用红外光照射物质时,物质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而吸收红外光光能,有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透射率随着波长而变化的曲线。红外吸收光谱法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及所产生的红外光谱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称为红外吸收光谱法。振动跃迁分子中原子的位置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叫做分子振动。不对称分子振动会引起分子偶极矩的变化,形成量子化的振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光从振动能级基态到激发态的变化叫做振动跃迁。转动跃迁不对称的极性分子围绕其质量中心转动时,引起周期性的偶极矩变化,形成量
2、子化的转动能级。分子吸收辐射能(远红外光)从转动能级基态到激发态的变化叫做转动跃迁。伸缩振动原子沿化学键的轴线方向的伸展和收缩的振动。弯曲振动原子沿化学键轴线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又称变形振动,这是键长不变,键角发生变化的振动。红外活性振动凡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称为红外活性振动,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则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诱导效应当基团旁边连有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通过静电诱导作用会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变化,从而引起键的力常熟的变化,使基团频率产生位移的现象。共轭效应分子中形成大p键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双键力常数减小,使基团的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的现象。氢键效应氢键使参与形成
3、氢键的原化学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将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的现象。溶剂效应由于溶剂(极性)影响,使得吸收频率产生位移现象。基团频率通常将基团由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激发态所产生的红外吸收频率称为基团频率,光谱上出现的相应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吸收峰,简称基频峰。振动偶合两个相邻基团的振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振动偶合。基团频率区红外吸收光谱中能反映和表征官能团(基团)存在的区域。指纹区红外吸收光谱中能反映和表征化合物精细结构的区域。分子振动自由度多原子分子中原子振动形式的数目,称为分子振动自由度。倍频峰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迁至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组(合)频峰多原子分子中由于各种振动之间
4、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组合频率(等于两个或多个基团频率之和或差)的吸收峰。泛频与泛频峰倍频与组(合)频,统称为泛频。相应的吸收峰称为泛频峰。相关峰表征某一基团存在的一组特征峰称为相关峰。6.1.2 基本内容1.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利用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并有其振动及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获得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变化的振动-转动光谱,即红外吸收光谱。除对称分子外,几乎所有具有不同结构的化合物都有相应的特征红外吸收光谱。它反映了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特征。因此可以用以确定化学基团和鉴定未知物结构。同时,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故可用于定量分析。
5、2.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照射的红外光必须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的能量,即光的能量E = hv必须等于两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DE(DE =E振动激发态-E振动基态)。(2)红外光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及分子的振动必须是能引起偶极矩变化的红外活性振动。3. 分子的振动方程由方程可知,振动波数s(或频率n)随键力常数k的增加或折合相对原子质量Ar的减少而增大,实际用于真实分子时应加以修正。4. 分子振动的形式和类型分子中的基本振动形式(理论数):对于非线性分子有(3N6)个基本振动(即简正振动)形式;线性分子有(3N5)个基本振动形式(N为分子中原子数目),实际上大多数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图上
6、出现的吸收峰数目比理论数要少。振动类型:多原子分子中有伸缩振动(对称和非对称伸缩振动)和弯曲(或变形)振动两大类。5. 红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1)红外吸收光谱的分区:按照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基团频率区(或特征区)(40001300cm-1)和指纹区(1300670cm-1)两大区域。基团频率区包括:XH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主要包括CH,OH,NH和SH键伸缩振动频率区;三键及积累双键区(25001900cm-1),主要包括CC,CN键伸缩振动及CCC和CCO等累积双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区;双键伸缩振动区(19001500cm-1),主要
7、包括CO(19001650cm-1)和CC(16801500cm-1)伸缩振动频率区。指纹区包括:1300900cm-1振动区:主要包括CO,CN,CF,CP,CS,PO,SiO等单键和CS,SO,PO等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区以及一些弯曲振动频率区。如CO的伸缩振动(13001000cm-1)和甲基的弯曲振动(1380cm-1);900cm-1以下振动区,主要包括一些重原子伸缩振动和一些弯曲振动频率区,dfCH在这一区域的吸收峰可用来确定苯环的取代类型。某些吸收峰还可用来判定化合物的顺反构型。(2)常见基团的特征频率表表6-1 红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基团吸收波数/ cm-1振动方
8、式吸收强度说明OH(游离)OH(缔合)3650358034003200伸缩伸缩m,shs,b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的重要依据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的重要依据-NH2,-NH(游离)-NH2,-NH(缔合)-SHC-H伸缩振动不饱和C-H(三键)C-H(双键)苯环中C-H饱和C-H-CH3-CH3-CH2-CH2-3500330034003100260025003300附近304030103030附近296010287010292510285010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ms,bsssssss不饱和C-H伸缩振动在3000 cm-1以上末端C-H2出现
9、在3085 cm-1附近强度上比饱和C-H稍弱,但谱带较尖锐饱和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 cm-1以下(30002800 cm-1),取代基影响小三元环中的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50 cm-1次甲基中的C-H出现在2890 cm-1,很弱C=C=CC=C226022202310213522602100195016801620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s针状mvvm干扰少,21402100 cm-1;,22602100 cm-1;若R=,对称分子,无红外光谱芳环中C=CC=ONO2NO2S=O1600,15801500,145018501600160015001300125012201040伸缩
10、伸缩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伸缩vssss芳环的骨架振动其他吸收带干扰少,是判断羰基(酮类,酸类,酯类,酸酐)的特征频率,位置变动大COCOCCH3,CH2CH3NH2CFCClCBrCICH2(CH2)n,n4130010001150900146010138013701650156014001000800600600500500200910890720伸缩伸缩CH3反对称变形CH2变形对称变形变形伸缩伸缩伸缩伸缩面外摇摆面内摇摆sssmssssssvCO(酯、醚、醇类)的极性很强,故强度强。常成为谱图中最强的吸收醚类中COC的反对称伸缩产生110050 cm-1的峰是最强的吸收,COC的对称伸缩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红外 吸收光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