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2.doc
《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2.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
2、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解析:这两道题着重从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角度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中有几个字眼,审题时必须盯准:“上阕”“景物描写”“无奈之情”“表现手法”“感情变化”。答题时注意格式: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定林(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答:“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
3、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
4、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答: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解析】题中已明确指出所考查的是对比和衬托,解答此题,要明白对比和衬托的特征,对比的双方地位相等,而衬托则有主有次;其次,要从词作中找到运用对比和衬托的例子;再次,分析词作是怎样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最后,分析词人运用对比和衬托的作用。、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
5、问题。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注】唐玄宗时,安禄山伺机谋反,玄宗对他十分宠信。经太子与杨国忠屡奏,他才派人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但安禄山厚赂使者,使者向玄宗盛赞其忠心。玄宗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该诗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答:夸张。此两句不着一字议论,却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曲霓裳竟可以达“千峰” 之上,甚至能“舞破中原”,显然是极度夸张。但这样写并非不合情理,以为轻歌曼舞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实实在在是统治者无休无止地沉醉于歌舞造成的。而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表达 技巧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