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0).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心理学(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1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一)经典阿希从众实验复刻1 实验方案我们的从众实验模仿了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我们选取了3幅图片,在不同的地点被试者,让被试者与我们事先安排好的假被试一起完成该试验,假被试会经过思考,全部选择错误的答案,最后让真被试者选择。记录实验结果。2 实验步骤1. 试验时间: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2. 实验地点:中快餐厅,飞行食堂,师生超市门口。3. 实验设备:手机一部(用于拍摄)、本子,笔(用于记录)、图片三张(用做测试)4. 实验人员安排:测试者,记录员,拍摄员,假被试5. 我们在上述三个地点每个地点随机选择一位被试者。6. 测试者分别向三位假被试以及真被试询问问题,记录员
2、记录结果。3 实验结果被试者性别分辨哪两个苹果一样大(AB)分辨线段是否平行(不平行)分辨两个图像的大小(一样大)女1AB平行一样大上面的大女2BC不平行上面的大男1AB平行一样大男2AB不平行上面的大4 实验误差分析:因为时间地点等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与被测者完成多次试验,即我们无法对他们完成开头的引导实验,无法让他们相信我们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只能从人数上来增加可信度,所以会造成误差。还有就是实验样本过少,造成特殊性的比例增大,产生误差。5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女1的第三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的时候,我们的从众心理会尤为突出,会更加相信
3、多数人的答案。2. 第二个实验可以看出,我们往往会相信原有的经验,就像这个实验,我们会认为这张图片给出这么多的支线就是为了掩盖它是平行的这一结果,这也是一种从众现象。3. 由于对于被测者的人生底色不了解,所以个人因素方面不做说明。附成员心得体会实验总体来说实行地较成功,但是样本数量比较少,加上环境等因素地影响,还是有些不足的地方,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克服这些问题,将实验做得更完善。通过这次从众心理学实验,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做实验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规划,计划好去怎么进行,安排好人员,谁是假被试,谁是记录员,谁是观察员等,提前做好全面的安排对于一个实验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这次
4、实验中我的角色是假被试,作为一个托儿,我认为还是挺考验演技的,因为我要让真被试相信我跟实验者是不认识的,所以我不能笑场,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吧,实验过程挺有趣的,使我们对心理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使我们期待着以后能够做更多的实验通过这次试验,我发现有一个计划是很重要的,同时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很重要。最后,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做这一类实验,演技也很重要。第一次做心理实验,所以还是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同时也获得了较宝贵的经验。首先一个问题是实验的规范性。我们忽略了实验中建立信任的环节(即先对后错的回答方式),而直接进行了三次从众实验。幸运的是被试并未对我们进行怀疑。其次,作为实验的三张图片
5、本身也伴随着某些干扰因素(如第二张图,经验也许会告诉被试线段其实是平行的),使得结果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不过我也相信实验总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干扰,做好变量分析控制。最后,说一点优点就是我觉得在整个团队配合中,我们还是做的不错的。相互的沟通和实验中的伪装都比较好。数据视频也都做好了记录。希望之后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做得更出色。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没有事先讨论好,在实验过程中也会有些不理想的情况,但是跟大家一起实验很有趣,也吸取了一些经验,很有意义。整个实验过程就像是一个性格演员的前台,特别需要演技,如果没有伪装好就会导致实验的失败。 在这
6、次实验中我们一直说错误答案在引导被试,有的人跟着我们说出错误答案而有的人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其实从众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肯定有过, 我们不能说从众就是好的或是不好,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说我们到了陌生的地方从众能帮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社会结构不均衡发展。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有弹性,有时该从众就学着别人做,该理智的时候就该自己做选择。(二)1实验名称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 问题的提出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帮助他人的行为。信任是影响个体人际交往中预期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信任是 “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
7、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即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的”。 那么人际信任水平对亲社会行为是否存在影响,这是本研究将要探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有一个刻板印象,即大城市里的人不友善,也不乐于助人;而小城镇的里的人则是既合作又乐于助人。 3 假设 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人更少做出亲社会行为,而人际信任水平高的人则更多做出亲社会的行为。 4 研究方法 4.1被试 从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中抽取一部分被试样本,被试均来自该高校的包括飞行学院在内的心理系学生,选取37名学生样本,男生15名,女生22名,其中22名来自城市,另选取样本15名来自农村。4.2研究工具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测量采用 Rotte
8、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TS)(Rotter,1987)。本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内容涉及2不同情境下的人际信任,信任对象涉及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等)。量表共有25个项目,采用 5 点计分,1 分为完全同意, 5 分为完全不同意,其中部分项目采取反向计分,量表总分理论取值范围为25至125分,理论中间值为75分。Rotter(1967)报告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间隔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56,间隔 3个月的重测信度0.68。本研究中,25 个项目间的克
9、隆巴赫系数为0.76。 亲社会行为测量改编自 DeWall,Baumeister,Gailliot 和 Maner (2008)的研究,共包含帮助流浪汉、帮助福利院孤儿、为乡村图书馆捐款、为地震灾区捐款 4个虚拟情境。被试阅读完情境之后,在5点里克特量表上表明自己的帮助意愿,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 0.70)。 5 结果 5.1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 对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其平均得分为 70.67,SD 9.32。对该被试群体的得分与量表理论均值75的差异进行单样本 t 检验,t(289) =7.83,p 0.001,这说明所测查的大学生群体的整体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低于量
10、表理论均值,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5.2 专业类型和性别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 以人际信任水平作为因变量,专业类型和性别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方差齐性),结果发现:生活区域的主效应显著,F(1,288)= 8.16,p 0.05,说明大城市和小城市本科生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主效应显著,F(1,288)= 8.49, p 0.05,女生的信任水平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生活区域的情况下,本科生女生整体的人际信任水平比男生要高。生活区域和性别对信任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86)= 9.79,p 0.01。此结果部分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果:大城市生活学生的人际信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