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薄板车间轧机操作.doc
《第二篇薄板车间轧机操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薄板车间轧机操作.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 薄板车间轧机操作、维护、检修规程一、轧机设备操作规程1.设备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性能轧制形式:二辊叠轧最大轧制量:4.5T/h轧制速度:1.63m/s开轧板温:960 终轧板温:700主减速机:中心距:3000mm 速比:12.59主电机:主电机1000KW、490r/min、6000V机架:允许最大轧制力1200T轧辊尺寸:800x1200mm2.轧机辅机设备前输送台:链式输送,输送速度:1.44m/s后输送台:链式输送,输送速度:1.44m/s压下装置:最大行程:500mm 传动形式:涡轮蜗杆 压下形式:螺纹传动压下折叠机:气动夹紧,凸轮机构形式折板3.轧机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3.1轧
2、制关键道次下率规定钢种规格0.5硅钢第一道45%合闸道40%成品道20%总道9有效长度2050道次分配单x2 双合x1四合x2 八合x43.2正常轧制辊型及辊温要求3.2.1控制平行辊型轧制;3.2.2采用低辊温生产,上辊温度不超过530,下辊温不超过540;3.3操作要点3.3.1严格遵守按炉送钢制度,按不同炉号、钢种之板坯轧制;3.3.2为保证产品质量、设备安全,下列情况下不得喂钢:(1)板温不符合轧制温度规定时;(2)未松开闸或未调整好压下量时;(3)合轧板未对齐或折叠板错头、错边严重时;(4)钢板表面有大堆沥青油污及严重氧化铁皮;(5)响起停轧警铃时;(6)发生各种影响产品质量及设备安
3、全时;(7)板坯严重翘曲、裂边、变形以及尺寸不符时。(8)把闸手制止时。3.3.3为确保钢板产品尺寸,轧制过程中板型应符合如下要求:(1)折叠时两边错边总和应小于20毫米;错头应小于50毫米。(2)头部轧斜不得大于20毫米。(3)钢板尾部凹线应小于50毫米,超过时则必须烫辊。(4)钢板出现大小角时,把闸手必须调整两边压下量,使其两角正常。3.4前喂工喂料时单片不得有搭头,钢板要拨正、拍齐;合轧钢板头部翘起时,钳子要夹住尾部喂钢。3.5后操纵工送板时,严禁交叉十字送料。3.6前操纵工过版道次要准确,上、下挡尺要使用合理,严禁过双铁。3.7折叠工对轧后钢板以单重控制全长,做到块块尺量,并与把闸手保
4、持联系,发现短尺之钢板应及时回道,由把闸手调整压力后再轧一道。3.8加油工应配合把闸手调整辊型,两边辊颈温度要均匀,按照辊型需要,保持足够均匀之沥青油量,不得缺油或跑油,不得使用混有杂质或不清洁的油块;辊颈要避免着火,特殊情况下只允许少量浇水。严禁辊面浇水。3.9轧后急冷钢板要求入水及时,入水板温应不低于695.3.10把闸手应正确运用各道次压下分配量,控制平型辊轧制,协调各工种合理操作。3.11严禁钢板低温轧制,严禁带钳子或夹铁时压下。3.12轧后成品钢板堆垛要整齐,同垛钢板严禁有不同炉号、规格的料,每垛钢板上层二张表面必须写明炉号、钢号、片数、班次、机架、日期及把闸手编号等。二、轧机的维护
5、制度1.轧辊的使用维护制度1.1轧辊的车磨1.1.1轧辊的车削按要求尺寸加工,力求精度,辊颈两端尺寸差不大于0.1mm,辊身锥度不大于0.3mm.1.1.2研磨辊身两端尺寸差不大于0.02mm,辊身曲线必须符合如下规定: (1)热轧辊:-0.34-0.32mm;(2)平正辊:上辊0.12mm,下辊0.06mm.1.1.3轧辊研磨必须在冷态下进行,粗糙度按行业标准。1.1.4轧辊配对原则:(1)使用次数相差不大于3次;(2)配对轧辊直径差尽可能小;(3)裂纹辊、回修辊装上辊,下辊尽量要求无裂纹。1.2轧辊的预热1.2.1预热温度380440,特殊情况下最低不得小于360,预热时间按规程执行,预热
6、温度要摇匀,预热器管理工负责日常轧辊的预热工作。1.2.2轧辊预热器有预热器管理工负责,安装轧辊要正确。1.3轧辊的拆卸1.3.1准备(1)换辊前组织人员按岗位进行分工负责。(2)换辊前必须准备好铜瓦,并做好检查工作。(3)换辊前应事先通知看火工,要求控制炉温、板温。(4)停轧时,应迅速关闭鼓风机、压缩空气、蒸汽及梅花头冷却水。1.3.2卸辊(1)卸辊前应严格执行轧辊降温规定,均匀磨辊10分钟。(2)轧机停轧后应用石棉盖好辊身,待卸下便立即吊运至缓冷坑。(3)卸辊后应将辊颈及瓦座等处沥青油、垃圾全部清理干净。1.4轧辊安装原则1.4.1传动轴不得随意调整,生产中确实需要调整时,必须经工长、钳工
7、、组长研究决定,并负责调整且详细交接。1.4.2轧辊安装前需检查辊面是否光洁,有无大裂纹,斑疤等情况,并检查下铜瓦是否完好,否则应及时更换。1.4.3装辊由班长、把闸手负责,按照装辊数据调整瓦垫,做好详细记录并交接。1.4.4安装下辊时,中心线必须水平,且要比传动轴高出2-3mm,便于再调整时可根据下侧瓦的磨损情况加垫。1.4.5安装上辊时,中心线要比下辊中心线后移3-6mm.1.4.6上、下辊中心线必须相互平行,不得交叉。1.4.7下辊应装紧,要求下辊安装时辊颈与低瓦间隙在20-30mm,然后再压下去。1.4.8侧瓦调整要正确,上后侧瓦和下前瓦为受力瓦。1.4.9装辊前必须认真检查风管及煤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薄板 车间 轧机 操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