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学习笔记.doc
《工程造价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学习笔记.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 =工艺设备投资(1+Ki)Kj):与设备有关的各专业工程的投资系数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 =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j)Kj):与主厂房有关的各专业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系数。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 =工程费与其它费 基本预备费率涨价预备费:P=It(1+f)t 1I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f:建设期物价平均上涨率;静态投资 =工程费与其它费+基本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 =(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建设期贷款利息 =(年初累计借款+1/2年初新增借款)贷款利率固定资产总投资 =工程费与其它费+
2、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拟建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总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 =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扩大指标估算法)案例 2 实际利率=(1 + 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 1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应收(或预付)账款+现金+存货应收账款 = 年销售收入 年周转次数现 金 =(年工资福利费 + 年其他费用) 年周转次数存 货 =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 + 在产品 + 成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年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周转次数在产品=(年福利工资+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其他制造费用+ 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成产品=年经营成本 年周转次数流动负债=应
3、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周转次数案例 3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财务净现值: FNPV= 财务内部收益率:IRR=i1+(i2i1)i1i2案例 4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税后利润全部为未分配利润,不足部分为该年亏损,此时:
4、不计取当年的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则该年为盈余年份,未分配利润以下式计算: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度亏损)折旧费摊销费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度亏损)10% (即前年度亏损不提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即前一年度亏损不缴纳所得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生产期内年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生产期内年均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生产期内年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销售税及附加各年利税总额=年销
5、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案例 5 TR = P(1t)QTC = F + VQTR: 总收益TC: 总成本P: 单价t: 税率Q: 产量或销量F: 固定成本V: 可变成本案例61、编制还本付息表投产期各年利息 = 该年年初累计借款额 贷款利率投产期各年初累计借款额 = 上年年初累计借款额 上年还款额投产期最大偿还能力 = 各年未分配利润(为全部税后利润
6、) + 折旧费 + 摊销费2、编制损益表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利润总额= 销售收入 总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 经营成本 + 折旧费 + 摊销费 + 利息所得税= 利润总额 所得税率盈余公积金= 税后利润 10%未分配利润= 该年应偿还本金 折旧费 摊销费(1)还清贷款前,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0,盈余公积金=0(2)还清贷款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额折旧费摊销费则:该年应付利润=该年税后利润该年为分配利润该年盈余公积金(3)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为分配利润=03、编制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金来源包括: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
7、、自有资金、借款、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资金运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所得税、应付利润、长期借款还本、流动资金借款还本。4、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5、编制资产负债表计算最后一年的累积盈余公积金应将资金来源与应用表中的数据扣去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及自有流动资金6、清偿能力分析(1)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2)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总额 / 流动负债总额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总额 / 流动负债总额 速动资产= 流动资产存货第二章 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分析案例 1 综合评价法是对评价方案设定若干评价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分配
8、权重;然后按评价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到各方案的评价总分,以获得最高分者为最佳方案。即有: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得分等内容。案例 2、3、4 V=V:价值指数;F:功能指数(目标成本指数);C:现实成本指数;VI =1,该功能的重要性与其成本的比重大体相当,是合理的,无需进行价值工程分析;VI1,该功能不太重要,而目前成本较高,可能存在过剩功能,应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VI1,原因较多,可能:该功能较重要,而目前成本较低,可能未充分实现该功能,应增加成本,以提高该功能的实现程度。各功能的目标成本数值等于:总目标成本 与 该功能指数的乘积。
9、功能权重的计算方法:01分法;14分法;即先求功能权重(重要性系数),后得功能评价值;案例 5 如有两种方案,则建立单方模板费用函数,再令两模板体系的单方模板费用之比与其功能系数之比相等,然后求解该方程。案例 8 净现值期望值:E(NPV)=NPVi PiE(NPV):NPV的期望值;NPVi:各种现金流量情况下的净现值;Pi:对应各种现金流量情况的概率值;决策树: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净现值期望值,数值大的决策可行;决策树是由:决策点、机会点、方案枝、概率枝等组成;决策点用“”表示,然后从决策点引出若干条直线,代表各个备选方案,这些直线称为方案枝;方案枝后面连接一个“”,称
10、为机会点;从机会点画出的各条直线,称为概率枝,代表将来的各种状态,概率枝后面的数值代表不同方案在不同状态下可获得的收益值。案例 10 如果有两方案,再如果采用两方案的混合方案,则有两种情况:1、关键工作采用方案(工期较短),非关键工作采用方案(工期较长);此时,计算工期等于方案的计算工期。然后比较方案、中的非关键工作费,用方案中的费用低的替换方案中较高的。此时费用等于,方案的费用减去两者的差值。2、在方案(工期较长)的基础上,按压缩费用从少到多的顺序压缩关键线路。此时工期等于方案的计算工期减去压缩的工期,此时费用等于方案的费用加上压缩的天数乘以每天压缩的费用,再减去工期奖励,即得相应的综合费用
11、。第三章 建设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案例 2、3 人工工日消耗量 = 基本用工 + 其他用工其 他 用工 = 超运距用工 + 辅助用工 + 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 =(基本用工 + 超运距用工 + 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基本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 + 辅助工作时间 + 准备与结束时间+ 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 休息时间人工费= 人工消耗量 人工工日单价材料消耗量= 材料净用量 + 损耗量材料消耗量= 材料净用量 (1+材料损耗率) 材料损耗率 = 材料损耗量 / 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 材料净用量 损耗率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 施工机械耗用台班 (1+机械幅度差)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 机械1h纯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造价 学习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