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2课程纲要.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必修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2019年第三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授课时间: 2012年2月8日至7月授课对象:高中高一年级学生设计教师:高一化学组总课时:70课时模块总目标通过高中化学必修2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
2、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容标准: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基本的要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知道C、H、O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弹性的要求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基本的要求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
3、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弹性的要求原子半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发展的要求掌握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不宜拓展第三节 化学键基本的要求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以及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化学键的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知道化学键的概念,能够从化学键的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共价键的键角、键能等概念。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基本的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
4、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通过生产、生活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基本的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弹性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不宜拓展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基本的要求1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2知道甲烷能发生
5、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3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4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判断它们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弹性的要求1能根据一些具体的烷烃的化学式推出烷烃的通式。2知道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及碳链的形状可能有哪些。3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发展的要求1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碳原子数在5个以内)。2烷烃燃烧的通式。根据燃烧产物确定烷烃的分子式暂不宜拓展烷烃的系统命名。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基本的要求1会写乙烯的分子
6、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了解烯烃的概念。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及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成反应。3知道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化学方程式。4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5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弹性的要求不饱和度的概念。发展的要求石油的炼制;煤的干馏、综合利用(下一章将学习);居室中苯污染。暂不宜拓展1烯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2烯烃的通式、苯的同系物的通式。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
7、见的有机物基本要求1会写乙醇和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知道乙醇是由CH3和OH组成;乙酸是由CH3和COOH组成。2知道乙醇中的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写化学方程式。3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的金属、与碱性氧化物、与碱、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知道乙酸与乙醇发
8、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7知道酯化反应这一实验中试剂的加入顺序,加热及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弹性要求1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2知道官能团OH、COOH具有哪些性质。3知道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化学2是高中化学必修部分的第二个模块,承担着与上期化学教育相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因而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2共有四个专题【开学第一课】:1个课时。解读本学期课程纲要;指导学生规划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的自我管理要求和预定本学期学习目标。
9、章单元章 节 内 容课时安排备注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32元素周期律23化学键3本章复习1习题讲评4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能与热能32化学能与电能33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3本章复习2习题讲评5期中考试试题讲评3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2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34基本营养物质2本章复习1习题讲评4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1习题讲评2本章复习1期末基础知识复习4期末考前训练8注:另含学生实验十课时。u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 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丰富
10、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益和学习效度。2. 设计课课练,并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作业。二、实施方式设计预习提纲,同时依据课程标准辅助相应适量的课课练和优化作业,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巩固。预习提纲的结构分为:预习要点(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建议等),学习摘要,尝试应用与交流,问题整理反馈。课课练和优化作业分基础巩固(90%)和拓展提高(10%)两部分,并规定合理的量和完成时间,力求课堂完成、课堂反馈、课堂解决。三、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教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交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2. 先学后讲:课前预学探究,课中互助交
11、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释疑共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3. 重、难点讲授:对于核心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学生在预习或平时学习中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要精讲精练。4. 巩固训练与分层辅导:分层设计相应的优化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全批全改和部分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分层辅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5. 合作学习:建立4-6人组成的互助学习小组(指定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两名同学为组长、副组长),指导小组内学生制定互帮互学的要求和措施,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方法分享、互评互学,达到组内合作学习、共同学习
12、、共同进步的目的。6. 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阅查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和反思,查漏补缺,定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 复习与总结:善于总结和归纳,以每章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主干,构建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和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观察、预习交流、提问回答、板演、课堂小测和练习、学生质疑等途径及时反馈。2. 课后反馈:通过作业检查批改、课后检测、师生对话交流、问卷调查、座谈、课后辅导和单元过关测试等途径来反馈。
13、六、拓展提升1. 根据学习内容标准,在课内可适当延伸,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2. 开发校本课程,分层次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科活动班,自编讲义和练习,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报学习,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3. 积极开展课外拓展性活动。 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评价分为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和达标测试性评价两部分。(一)过程性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师评三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如下:1. 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统计,课堂纪律表现,课堂学习状态、参与程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及时评价。2. 作业评价:作业交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订正情况。3. 合作交流: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情况,作品展示、学科评比活动、竞赛成绩等。4. 自主学习情况:预习表现和效果,自习课学习表现,疑难问题的解决态度和表现情况。(二)达标测试性评价由单元过关测试、期中测和试期末测试三部分组成。评价指标如下:1. 单元过关测试。2. 期中测试。3. 期末测试。第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