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32-2011: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pdf
《CJJ32-2011: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32-2011: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JJCJJ32-2011备案号J1Is 02011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a l g a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2011-00-22 发 布2012-01-01 实:】沲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d g a e w a t e r i e a Ln e mc JJ s n-n O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 0 1 2
2、年 1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 厉 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o d e f o r d e s 瑭n o f a l g a e w a t。r t r e a t m e n tCJJ32-201I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Bs O 11s s 毫米 V3z 印张:1%字数:39千字2011年7月第一版 2011年7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0。元统一书号:15n 2z Oz g 2版权所有 硼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绵码10003Z)本社
3、网址:h t t p:/|灬.c a b p.c o c n网上书店:h p:呐。c h i n a b u d i n g.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997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q J32 11,自z O12年1月 1日起实施。其 中,第4.4.5、4.7.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q J 89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1年4月 22日口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z O08年工程建设
4、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取水口位置选择;4含藻水给水处理;5应急处理。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术语、预处理、混凝、活性炭吸附、膜处理、含藻水水源水质突发污染时的应急处理以及藻毒素等有关规定。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5、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1号,邮编430010)。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树苑 陈才高 随 军 刘文君刘海燕 杨文进 孙志民 吴瑜红付 乐 雷培树 王占生 汪传新张怀宇 周建华 王广华 刘国祥王早文4前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吴济华 郄艳秋 杨 开熊水英 张 珐 姜应和于水利 徐山源 吕跃进军涛马陶次目1、总贝 刂 12 术语 23 取水口位置选择 34 含藻水给水处理 44,1 一般规定 44.2 预处理 44,3 混凝、沉淀(澄清)54.4 气浮
6、 64,5 过滤 64.6 活性炭吸附 。84.7 膜处理 84.8 消毒 。95 应 急处理 10附录A 藻数量 的测定 11本规范用词说明 13引用标准名录 14附:条文说明 15Co n t e n t s1 Ge n e r a l Pr o v i s i o n s 12 Te r r l s 23 Wa t e r In t a k e Lo c a t i o n()p t i o n s 3红 Wa t e r Su p p l y r e a t m e n t f o r Al g a e Wa t e r 44.1 Ge n e r a I Re q u i r e m
7、 e n t s 44,2 Pr e t r e a t m e n t 44,3 Co a g u l a t i o n,s c d h n e n t (Cl a r i f y)54.4 Ai r Fl a 切t l o n 64.5 Ft r a t i o n 64.6 c t i v a t e d Ca r b o n Ad s o r p t IOn Fu t e r 84.7 Me m b r a n e Tr e a m e n t “84.8 s i n f e c t i o n 95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Em e r g e n c y
8、 Wa t e r s o u r c e s 10Ap p e n d i x A De t e c t i o n a n d Co u n t i n g o f Al g a e 11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o r d i n g i n Th i s s p e Ci 伍c a t i o n 13Li s t o f Qu o t e d St a n d a r d s 14Ad d i t i o n:Ex p l a n a t i o n Of Pr o v i s i n s 151 总 贝 刂1.0.1 为提高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水平,达到技术
9、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供水水质达标,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含藻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为水源的给水处理设计。1.0.3 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和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的有关规定,且应在设计枯水位时能够取到符合水源水质标准的设计水量。选择水源时,应调查水源水的含藻量、富营养化程度和有关水质的变化情况。1.0.4 含藻水给水处理应避免破坏藻类细胞壁,控制藻毒素的升高,保障饮用水的安全。1.0.5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含藻水 a l g a e w a t e r藻类及
10、其他浮游生物过量繁殖、藻数量大于100万个/L或足以妨碍混凝、沉淀和过滤正常运行的水源水。2.0.2 藻渣 a l g a e u m气浮池分离室水面上藻的浮渣。2.0.3 水华 w a t e r b l o o m s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的一种生态现象。2.0.4 高效沉淀池 h i g h e f 0e n c y t t l e r由机械混凝和斜管(板)沉淀构成、采用污泥外回流并具有较高液面负荷的沉淀池。2.0.5 翻板滤池 s h u t t e r l t e r以反冲洗排水舌阀(板)代替反冲洗排水阀的过滤形式。反冲洗排水舌阀(板)在工作过程中可0 90范围内来回翻转。冲洗采用
11、气水冲洗、具有反冲洗时不排水特点的快滤型滤池。3 取水口位置选择3.0.1 取水口应位于含藻量较低、水深较大或水域开阔的位置,不应设在水华频发区域、高藻期间主导下风向的凹岸区。取水口应远离天然湖岸、泥沙淤积区。取水口的位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刂/T338的规定,一级保护区域范围内不应有排水口和人湖河口。3.0.2 当湖泊、水库的水深大于10m 时,应根据季节性水质沿水深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表层水以下分层取水。3.0.3 设计最低水位时取水口上缘的淹没深度,应根据表层水的含藻量、漂浮物和冰层厚度确定,且不宜小于1m。3.0.4 取水口下缘距湖泊、水库底的高度,应根据底
12、部淤泥成分、泥沙沉积和变迁情况以及底层水质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1m。4 含藻水给水处理4.1一般 规 定4.1.1 含藻水给水处理工艺必须保证供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4.1.2 含藻水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及构筑物的选型,应根据原水水质或相似水厂的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定。4.l。3 含藻水给水处理宜按下列工艺流程选择:1 原 水一预 处理一混 凝一沉 淀(澄清)一气 浮一过 滤一消毒2 原水一预处理一混 凝一气 浮或沉 淀(澄清)一过滤一消毒3 原水一预处理一常规处理(混凝、气浮或沉淀(澄清)、过滤)一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
13、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超(微)滤)一消毒4 原水一预处理一混凝一气浮或沉淀(澄清)一超(微)滤一消毒4.1.4 以含藻水为水源的水厂不宜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4.1.5 藻数量的测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藻毒素的测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G吖T466的规定。4.2预处理4.2.1 以含藻水为原水的水厂应设置预处理。结合水源水质特点,预处理可采用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或生物氧化等工艺。4.2.2 预氧化的氧化剂应根据水源水质、规模、净水工艺等条4件选择氯、臭氧、高锰酸盐、二氧化氯等。投加的预氧化药剂不得影响水厂出厂水水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
14、3的规定。4.2.3 预氧化药剂投加点可选择在水源厂(站)、净水厂。宜优先选择在水源厂(站)投加预氧化药剂,并充分利用原水输送的接触时间。当在水厂内投加预氧化药剂时,应避免各种药剂之间的相互影响。4.2.4 预氧化药剂投加量应根据水源水质、净水工艺、预氧化目标以及水质安全等条件确定。4.2.5 预氧化剂与待处理水应保证有足够的接触时间。4.2,6 当含藻水水源在短时间内有异嗅或藻毒素较高时,可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粉末活性炭投加点和用量,应根据水质及试验确定。粉末活性炭宜投加到原水中并充分混合,投加量可为(10 30)m g/I冫o4.2.7 人工填料生物预处理的进水应有较好 的生物可降解性,B
15、C)D5/COD的比值宜大于0.2。原水的藻数量、耗氧量、氨氮浓度较高,且水温不低于5的含藻水,可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生物预处理。4.2.8 人工填料生物接触氧化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5 2.5)h,曝气的气水比宜为l:1 2:1。4.2.9 下向流颗粒滤料生物滤池的主要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I 滤料粒径宜为(2 5)m m,滤料厚度宜为2m,滤速宜为(4 6)m/h;2 气水比宜为0.8:1 1.5:1,可采用穿孔管曝气、气水冲洗;3 气水反冲洗强度宜为:水(10 15)L/(m 2s),气(1020)L/(m 2s)。4.3 混凝、沉淀(澄清)4.3.1 混合及絮凝池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气浮池前的混凝时间可少于沉淀工艺,宜为(5 15)m i n。4.3.2 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宜为(1.0 2.0)m 3/(h),水平流速宜采用(6.0 10.0)m m/s,沉淀时间宜为(4.02.0)h。当原水浑浊度较低时,沉淀时间宜采用较高值。4.3.3 上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宜采用(5.0 6.5)m 3/(m 2h)。4.3.4 澄清池清水区的液面负荷宜采用(2。0 3.0)m 3/(耐D。4.3.5 高效沉 淀池清水 区的液 面负荷 可采 用(10 25)m 3/(m 2h)。4.4 气浮4.4.1 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流速宜为(10
17、)m m/s,分离室的向下流速可采用(1.5 2。0)m m/s,即分离室液面负荷可为(5.4 7.2)m 3/(亻h)。4.4.2 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10m,池长不宜超过15m,有效水深可采用(2.0 3。0)m。4.4.3 气浮池应设置排泥、排渣设施。4.4.4 溶气罐位置宜靠近气浮池,溶气压力可采用(0.2 0.4)MPa;溶气水回流比宜为6%10%,当含藻量高时,可采用11%15%。4.4.5 气浮池的藻渣必须全部收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并应按照无害化的要求进行处理与处置。4.5 过 滤4.5.1 滤池的滤料组成及滤速可按照表4.5.1选用。滤池的承托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
18、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其中单层石英砂滤料、双层滤料的承托层之上应铺设粒径为(1 2)m m、厚度为50m m 的石英砂。6表4.5。I 滤池的滤料组成及滤速滤料种类滤料参数及组成正常滤速(m/h)强制滤速(m/h)粒径(m m 不均匀 系数K厚度(r r l m)单层石英砂滤料o.7 1。o(l,45冖77 10均匀级配单层石英砂粗砂滤料0.91,25(1.31z O015006 8811双层滤料无烟煤08 1.8(1,86-8812石英砂0.5 1.0(1.7三层滤料无烟煤0.81.8(1.88 1212冖1返石英砂0,5 0.81.5270高密度矿石0.250.51,7注:滤
19、料的密度(g/c m 3):无烟煤1,4 1.6;石英砂2.6 2.65;高密度矿石4.4 5.2。4。5.2 对采用单独水冲洗的滤池,水冲洗的强度及时间宜符合表4.5.2的规定。对采用气水冲洗的滤池,冲洗强度及时间宜符合表4.5.2讫的规定。表4.5。1 水冲洗的强庋及时间滤料种类冲洗强度EL/(m 2s)膨胀率(%)冲洗时间(而n)单层石英砂滤料13 158-6双层滤料14 168 6三层滤料16 1786表4.5.2 气水冲洗的强度及时间滤料种类先气冲洗气水同时冲洗强度EICm Ps)彐啪俪气强度EL/(m 2s)水强度EI。/(耐$)时间(m i n)单层石英砂滤料15冖204 2均匀
20、级配单层石英砂粗砂滤料13 173 213 173 443双层滤料152042续表4.5,2滤料种类后水冲洗表面扫洗强度L/(m 2s)彐时间(m i n)强度E凵(亻s)彐叩mn单层石英砂滤料8 108 6均匀级配单层石英砂粗砂滤料4 89 61.4 2.3全 程双层滤料6.5 107-64.6 活性炭吸附4.6。1 活性炭应根据水质与被吸附污染物特点,选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再生后性能恢复好等特性的颗粒活性炭。当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时,颗粒活性炭粒径、特性参数以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6.2 颗粒活性炭滤池的炭层厚度宜为(1.5 2.5)m,空床滤
21、速宜为(7.5 15)m/h,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m i n。4.6.3 颗粒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除翻板滤池可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外,其他池型不宜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4.7 膜 处 理4.7.1 含藻水给水处理的膜处理单元可采用微滤或超滤。4.7.2 膜处理单元的形式及膜孔径的大小宜根据水质、处理 目标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4.7.3 膜通量选择应考虑工艺流程、设计水温、水质、运行时间、运行稳定性及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当采用压力式膜处理工艺时,设计膜通量宜小于65L/(m 2h);当采用浸没式膜处理工艺时,设计膜通量宜小于L/(m 2h
22、)。膜处理系统的水回收率宜大于95%。84.7.4 膜单元应进行冲洗及定期化学清洗。4.7。5 膜单元化学清洗的废液严禁直接排入水体,必须按照无害化的要求进行处理与处置。4.8 消 毒4.8.1 出厂水消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4.8.2 出厂水及管网水的消毒副产物浓度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翎的有关规定。5应急 处 理5.0.1 以含藻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为水源的水厂,宜在现行行业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规定的一级保护区边界选择水质敏感点,并设置水质突发性污染的预警设施。预警可采用水质模型或生物预警等形式。
23、5.0.2 湖泊、水库水源取水 口半径100m 范围内,可设置拦截设施(滤布)或其他形式的水华物理隔离区,并应采取机械捞藻等措施。5.0.3 以湖泊、水库或含藻的河流为水源的水厂,宜在水源厂(站)或水厂设置投加预氧化剂及粉末活性炭的设施。预氧化剂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可根据水质和试验确定。5.0.4 当取水口所在水域发生水华,致使出厂水含藻量大幅升高、异嗅异味严重时,除应采取紧急措施加强水厂运行管理外,还应同时加大水处理中的预氧化剂、混凝剂、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等)、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并调节混凝时水的p H值至6.5-7.0。o附录A 藻数量的测定A。0.1 样品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将含藻水水
24、样摇匀后倒入1000m L筒形分液漏斗中至1000m L刻度处;2 加人30m L鲁哥氏液(Lu g o l s s Ol u t i o n)摇匀固定,静沉24h 后,用虹吸管吸出上清液,直至筒形分液漏斗中剩下(z O 25)m L的浓缩液;3 将浓缩液摇匀后移入到50m L带刻度的定量瓶中,然后用吸出的上清液少许冲洗筒形分液漏斗3次,每次的冲洗液一并移人上述定量瓶中;4 读取浓缩液体积V。A。0.2 样品提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以左右平移的方式摇动定量瓶200次后立即用0。l m L的移液管从中两次各吸出0.1m L的样品,分别注人两片容积均为o。1m L的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2 计数框
25、内不得有气泡,样品不得溢出计数框。A。0.3 样品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1040或840倍显微镜下进行计数。2 计算应采用下列公式:1)目镜视野法计数可采用下式N=F罗焉艹v 只 m H)式中:N1升水中的藻数量(个/L);C计数框面积(-z);V l 升水样沉淀浓缩后移入50m L定量瓶中溶液的体积(m L);只每个视野的面积(m m z);Fn 每片计数过的视野数;Pn 每片通过计数实际数出的藻数量。2)行格计数法可对计数框中的2、5、8行或2、5、8列进行计数,可采用下式N=|胃y 只 m。s z,式中:Nl 升水中的藻数量(个/I);y 1升水样沉淀浓缩后移人50m L定量瓶中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JJ32 2011 含藻水 给水 处理 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