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328-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JGJ-T328-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T328-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pdf(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匪JJGJ/T328-2014备案号J1805-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l c a t i o n f o r g r e e n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r e a d y l i x e d c o n c r e t e2014-04-16发布2014-10-01 实 施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Te c h“c d s p e c c a
2、 1t j c,n 允r g r e e n p r o d u c 1i i(c)】r 1即d m a n a g e m e m o f r e a d y-1m e d o c,I【c r e t eJGJ/T3z B-14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 014年 1 0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北 京申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Te c 顶c a l s p e c【f k a t o n f o r g r e e n p r o d u c t na n d n l a n a g e m e n t o f r e a d
3、y m l x e d c o n c r e t eJGI/T328-201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d 匕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环球印刷(北京)有限公司印刷开本:Bs 01168毫米 1/32 印张:1%字数:蛇干字2014年9月第一版 10年9月第一次印刷定价:IO.Cl Il 元统一书号:1511223g d s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 t t p:/-.c a b p.Cm.c n网上书店:h t t p:/-.c h i n b u i l d i n g.c o m.m中华人民共和
4、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土口第38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28-2Q14,自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4月 16日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J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2术语;3厂址选择和厂区
5、要求;4设备设施;5控制要求;6监测控制;7绿色生产评价。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4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坤建设集团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江苏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温凝土分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铸本?昆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泪凝土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新疆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安托山植凝土
6、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北京天恒混混凝土有限公司天津港保税区航保商品吐供应有限公司天津市澳川混凝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舟山市金土木棍凝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建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韦庆东周永样丁戚冷发光仇心金徐亚玲吴文贵刘加平刘永奎余尧天龙宇陈旭峰王新祥孙俊朱炎宁杨根宏吴德龙梁锡武齐广华王元高金枝王利凤戴会生郭杰周岳年吴国峰杨晓华纪宪坤张磊徐莹何更新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杨再富郝挺宇闻德荣蒋勤俭f士明章尚百雨李景芳蔡亚宁施钟毅沈骥5 目次l 总则2 术语23 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3.1 厂址选择3.2 厂区要求.3 4 设备设施45 控
7、制要求.6 5.1 原材料.6 5.2 生产废水和废浆.6 5.3 废弃混凝土.7 5.4 噪声.7 5.5 生产性粉尘.8 5.6 运输管理95.7 职业健康安全.10 6 监测控制.117 绿色生产评价.13 附录A绿色生产评价通用要求.15 附录B二星级及以上绿色生产评价专项要求.19 附录C三星级绿色生产评价专项要求.20 本规程用词说明.21 引用标准名录.22 附:条文说明.23 6 Co n t e n t s1 Ge n e r a l Pr o v i s i o n s 12 Te r m s 23 Fa c t o r y Io c a t i o n a n d Di
8、s t r i c t Re q u i r e m e n t s 。33.1 Fa c t。r y Lo c a t i n 33.2 Fa c t o r y Di s t r i c t Re q 0r e m e n 1s 34 Fa c i h t i e s 45 Co n t r o l h n g Re q u i r e m e n t s 65.1 Ra w Ma t e r i a l s 65.2 In d u s t r i a l 、r a s t e Wa 1e r a n d Nu d 65.3 Wa s t e Co n c r e t e 。75,4 Ni
9、 s e 。75,5 In d u s t r i a l Du 鼓 。85.6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Ma n a g m e n t 95.7 Pe r s o n n c l Ie a k h a n d s。f e t y 。106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o n t r o Hi n g .117 Ev a l u a t i o n f o r(r e e n Pr o d u c t l o n 13Ap p e n d i x A Ge n e r a I R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Ev a
10、 Iu a t i o n f o rGr e e n Pr o d u c u o n Ap p e n d i x B s p e。a l Re【】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w o 忱rCl a s s a n d Th r e e s t a r Cl a s s Ap p e n d i x C s p e c i a I R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h r e s t a rCl a s s 2o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o r d i n g i n Th i s Sp e c i c a t i。n
11、 21Ii s t o f Q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22Ad d i t i o n: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r o v i s i On s 23191 总 贝 刂1,0.1 为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1.0.3 专项试验室宜具备监测噪声和生产性粉尘的能力。1.0.4 在绿色生产过程中,不得向厂界以外直接排放生产废水和废弃混凝土。1.0.5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
12、理及评价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废浆 i n d u s“d w a s t e n u d清洗混凝土搅拌设各、运输设备和搅拌站(楼)出料位置地面所形成的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物的液体。2.0.2 生产废水处置 系统 t r e a t m e n t Ws t e m o f i n d u s t dw a s t e Wa t e r对生产废水、废浆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的设备设施的总称。2.0.3 砂石分离机 随p a r a t o r将废弃的新拌混凝土分离处理成可再利用砂、石的设备。2.0.4 厂虏早 b o u n d a r y以法律文书确定
13、的业主拥有使用杈或所有权的场所或建筑物的边界。2.0.5 生产性粉尘 i n d 刂t o a l d u s t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总称。2.0.6 无组织排放 u n o r g a m z e d e m i s o n未经专用排放设备进行的、无规则的大气污染物排放。2.0.7 总悬浮颗粒物 t o t a l s u s p e n d e d p a r t i c l e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u m 的颗粒物。2.0.8 可吸人颗粒物 p a r t i c u l a t e m a t t e r u n d e r
14、 10m i c r o n s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u m 的颗粒物。2.0.9 细颗粒物 p a r t t u Ia t e m a t t e r u n d e r 2.5m i c r o n s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u m 的颗粒物。3 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3.I厂址 选 择3.1.1 搅拌站(楼)厂址应符合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3.1.2 搅拌站(楼)厂址宜满是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和方便供应产品的要求。3.2厂区 要 求3.2.1 厂区内的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宜分区布置,可采取下列隔离措施降低生产区对生活区和办公区环境的影响:1 可
15、设置围墙和声屏障,或种植乔木和灌木来减弱或阻止粉尘和噪声传播;2 可设置绿化带来规范引导人员和车辆流动。3.2.2 厂区内谭路应硬化,功能应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3.2.3 厂区内未硬化的空地应进行绿化或采取其他防止扬尘措施,且应保持卫生清洁。32.4 生产区内应设置生产废弃物存放处。生产废弃物应分类存放、集中处理。3.2.5 厂区内应配各生产废水处置系统。宜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并有效利用。3.2.6 厂区门前道路和环境应符合环境卫生、绿化和社会秩序的要求。4设备 设 施4.0.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宜选用技术先进、低噪声、低能耗、低排放的搅拌、运输和试验设备。设各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
16、)GB/T10171、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和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GB/T26408等的相应规定。4.0.2 搅拌站(楼)宜采用整体封闭方式。4.0.3 搅拌站(楼)应安装除尘装置,并应保持正常使用。4.0.4 搅拌站(楼)的搅拌层和称量层宜设置水冲洗装置,冲洗产生的废水宜通过专用管道进人生产废水处置系统。4.0.5 搅拌主机卸料田应设置防喷溅设施。装料区域的地面和墙壁应保持清洁卫生。4.0.6 粉料仓应标识清晰并配各料位控制系统,料位控制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4.0.7 骨料堆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面应硬化并确保排水通畅;2 粗、细骨料应分隔堆放;3 骨料堆场宜建成封闭式堆场,宜安装喷淋
17、抑尘装置。4.0.8 配料地仓宜与骨料仓一起封闭,配料用皮带输送机宜侧面封闭且上部加盖。4.0.9 粗、细骨料装卸作业宜采用布料机。4.0.10 处理废弃新拌混凝土的设备设施宜符合下列规定:1 当废弃新拌混凝土用于成型小型预制构件时,应具有小型预制构件成型设备;2 当采用砂石分离机处置废弃新拌混凝土时,砂石分离机应状态良好且运行正常;3 可配备压滤机等处理设各;4目 厦弈新婴处理趟棰串产:绷噻水扪废浆应蠲逋专周衢逍邀杰建产瘗赤和睫浆赴置系统-箢篷慕应 霆鳖薰篓萝缝叠抻洗产生鲤 黝 鹏 繇雾|蠲 觏 棚 粞 麴5控制 要 求5.1原材料5.1.1 原材料的运输、装卸和存放应采取降低噪声和粉尘的措
18、施。5.1.2 预拌混凝土生产用大宗粉料不宜使用袋装方式。5.1.3 当掺加纤维等特殊原材料时,应安排专人负责技术操作和环境安全。5.2 生产废水和废浆5.2.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配备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置系统,可包括排水沟系统、多级沉淀池系统和管道系统。排水沟系统应覆盖连通搅拌站(楼)装车层、骨料堆场、砂石分离机和车辆清洗场等区域,并与多级沉淀池连接;管道系统可连通多级沉淀池和搅拌主机。5.2.2 当采用压滤机对废浆进行处理时,压滤后的废水应通过专用管道进入生产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压滤后的固体应做无害化处理。5.2.3 经沉淀或压滤处理的生产废水用作混凝土拌合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取代
19、的其他混凝土拌合用水按实际生产用比例混合后,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掺量应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2 生产废水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入搅拌主机。5.2.4 废浆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取废浆静置沉淀24h 后的澄清水与取代的其他混凝土拌合用水按实际生产用比例混合后,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6凝土用水标准J 63的规定;2 在混凝土用水中可掺人适 当比例的废浆,配合比设计时可将废浆中的水计人混凝土用水量,固体颗粒量计人胶凝材料用量,废浆用量应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3 掺用废浆前,应采用均化装置将废浆 中固体颗粒分散均匀;4 每生产班检测废浆中固体颗
20、粒含量不应少于1次;5 废浆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人搅拌主机。5.2.5 生产废水、废浆不宜用于制备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制备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5.2.6 经沉淀或压滤处理的生产废水也可用于硬化地面降尘和生产设备冲洗。5.3 废弃混凝土5.3.1 废弃新拌混凝土可用于成型小型预制构件,也可采用砂石分离机进行处置。分离后的砂石应及时清理、分类使用。5.3.2 废弃硬化混凝土可生产再生骨料和粉料由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消纳利用,也可 由其他 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机构消纳利用。5.4 噪尸54.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2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扭8的规定以及规划,确定厂界和厂区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制定噪声区域控制方案和绘制噪声区划图,建立环境噪声监测网络与制度,评价和控制声环境质量。5.4.2 搅拌站(楼)的厂界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和环境噪声最大限值应符合表5.4.2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义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I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业噪声对月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怏速路、城市主干路
22、、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时段昼 间夜 间铁路干线两侧区域,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田环境产生严重影咱的区域表5.4.2 搅拌站(楼)的厂界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和环境噪声最大限值(d B(A)注:环境噪声限值是指等效声级。5.4.3 对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各设施应进行降噪处理。5.4.4 搅拌站(楼)临近居 民区时,应在对应厂界安装 隔声装置。5.5 生产性粉尘5.5。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95和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的规定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厂界和厂区内环境空气功能区类别
23、,制定厂区生产性粉尘监测点平面图,建立环境空气监聊网络与制度,评价和控制厂区和厂界的环境空气质量。5.5.2 搅拌站(楼)厂界环境空气功能区类别划分和环境空气污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浓度控制要求应符合表5.5.2的规定。厂界平均浓度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8I 厂界平均浓度差值应是在厂界处测试1h 颗粒物平均浓度与当地发布的当日24h 颗粒物平均浓度的差值。2 当地不发布或发布值不符合混凝土站(楼)所处实际环境时,厂界平均浓度差值应采用在厂界处测试1h 颗粒物平均浓度与参照点当日24h 颗粒物平均浓度的差值。表5.5.2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浓度控制要求5
24、.5.3 厂区内生产时段无组织排放总悬浮颗粒物的l h 平均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 土 搅 拌 站(楼)的计 量 层 和搅 拌 层 不 应 大 于1000u g/m 3;2 骨料堆场不应大于SO0u g/m 3;3 搅拌 站(楼)的操 作 间、办公 区和生 活 区不 应 大 于400u g/n f。5.5.4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宜采取下列防尘技术措施:1 对产生粉尘排放的设备设施或场所进行封闭处理或安装除尘装置;2 采用低粉尘排放量的生产、运输和检测设备;3 利用喷淋装置对砂石进行预湿处理。5.6运输 管 理5.6.1 运输车应达到当地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并应定期保养。污染物项 口
25、测试时闷厂界平均浓度差值最大限值(u g/m 3)自然保护l、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I业区和农村地区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150细颗粒物5.6.2 原材料和产品运输过程应保持清洁卫生,符合环境卫生要求。5.6.3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制定运输管理制度,并应合理指挥调度车辆,且宜采用定位系统监控车辆运行。5.6.4 冲洗运输车辆宜使用循环水,冲洗运输车产生的废水可进人废水回收利用设施。5.7 职业健康安全5.7.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2800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安全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 T328 2014 混凝土 绿色 生产 管理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