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ppt
《【精品】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新人教版23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重点认知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重点认知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在舱外时,即使面对面也必须借助通信工具才能交流).3.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声速除了与介质种类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的传
2、播速度越大.43.音色: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音色又叫音品.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重点认知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及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其依据就是音色.4.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一般为2020000 Hz.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6三、声的利用1.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重点认知人耳能够分辨出原声和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所以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达到17 m,人耳才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另外,在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注意声音经过的路程是所测距离的两倍.
3、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重点认知如:声呐探测器、B超检查身体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重点认知如:超声碎石、超声洁牙等.7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2.乐音: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重点认知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有时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如半夜的歌声.3.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划分.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4.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噪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4、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重点认知防止噪声产生,如在汽车上加装消声器、在市区设置禁鸣标志等.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木或加装隔音墙等.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佩戴耳塞、耳罩等.8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如图2-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点拨】将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形象、直
5、观地呈现出来的方法,叫转换放大法,此方法是我们探究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可行方法.类似的现象有:在桌面上撒些细沙,敲击桌面发声时,可以看到细沙在桌面上跳动;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时,可以看到泡沫塑料小球在摆动等.【答案】B10【变式训练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11考点2声音的三要素【例2】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高”指的是.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中考 物理 第二 现象 复习 课件 新人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