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决策.ppt
《第4章决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决策.ppt(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4 4章决策章决策本章目录4.1 决策的含义4.2决策的理论与假设决策的理论与假设4.3决策的过程决策的过程4.5决策的方法决策的方法4.4影响决策的因素影响决策的因素4.1 4.1 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含义n一、决策的概念与作用一、决策的概念与作用(一)决策的概念(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概念解析这一定义表明:n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
2、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n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出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n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造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丁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是管理的基础。2、决策是各级、各类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二、决策的特点二、决策的特点 (一)目标性 (二)可行性 (三)选择性 (四)满意性 (五)过程性 (六)动态性三、决策的类型三、决策的类型n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了进行正确的决策,必须对决策进行科学分类。(一)按决策时间长短区
3、分(一)按决策时间长短区分1、长期决策长期决策。这是指与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2、短期决策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n(二)按决策的范围区分(二)按决策的范围区分1、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是指对组织最重要的决策。2、战术决策。战术决策。这类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3、业务决策业务决策。这类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日常生活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n(三)按决策者的层次区分(三)按决策者的层次区分1、高层决策。高层决
4、策。高层决策是指由组织高层管理者所做的决策。2、中层决策。中层决策。中层决策是指有组织内中层管理人员所进行的决策。3、基层决策。基层决策。基层决策是由基层领导作出的决策。n(四)按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或决策的重(四)按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或决策的重复程度区分复程度区分1、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指常规的、对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2、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没有常规可循,对不经常重复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决策。n(五)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区分(五)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区分1、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确定性决策是指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2、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
5、策。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n(六)按决策目标与所用方法区分(六)按决策目标与所用方法区分1、定量决策。定量决策。定量决策是指决策问题有准确的数量,可以采用数学方法进行的决策。2、定性决策。定性决策。定性是指决策问题不能用准确的数量来表示,主要依靠决策者的分析判断进行的决策。n(七)按决策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区分(七)按决策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区分1、初始决策。初始决策。它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从而环境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是组织对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的方案所进行的初次
6、选择。2、追踪决策。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是指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是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反馈对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整以及由于情况突变或原有的决策失误而重新确定的决策。追踪决策特点追踪决策特点:(1)回溯分析:回溯分析:是对初始决策的形成机制与环境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列出须改变决策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措施;(2)非零起点:非零起点:追踪决策所面临的条件与对象都不是处于初始状态,而是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收到了某种程度的改造、干扰和影响。(3)双重优化:双重优化:第一,不仅要优于初始决策;第二,而且要在能够改善初始决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或最满意的决策
7、方案。n(八)按决策的主体区分(八)按决策的主体区分1、集体决策。集体决策。它是由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一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做的选择或调整。2、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指个人在参与组织活动中的各种决策。相对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的优点:(1)能更大范围的汇总信息;(2)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3)能得到更多的认同;(4)能更好的沟通;(5)能作出更好的决策等。但集体决策也有一些缺点,如花费较多的时间、产生“群体思维”以及责任不明等。四、决策的原则四、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n1、容易获得决策有
8、关的全部信息;n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n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原因有:n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织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n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员有限的方案;n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五、决策的依据五、决策的依据n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
9、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n所以说,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育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六、决策的有效性六、决策的有效性n决策的有效性(Effective decisions,ED)是指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客观效果,它取决于决策本身的客观质量(Quality,Q)和执行决策的人对决策的认可程度(Acceptance,A),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n ED=QA 以上公式表明,要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的认可水平,但在实际中,
10、这二者常常是相互矛盾的。n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决策的有效性,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设计了一张决策问题的四决策问题的四分图:分图:1 1、O/AQO/AQ类问题类问题。这类问题具有低质量、低认可的性质,它与员工个人利益、与组织的整体利益都没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这类问题的决策,既不需要领导和专家的参与,也没有必要由组织群体决策,运用一种随机的办法解决即可。2 2、Q/AQ/A类问题。类问题。这类问题具有高质量、低认可的性质,它与组织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但与员工个人的利益没有直接联系。比如,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来源、新产品的开发等,这类问题有组织管理者与有关专家解决,以保证达到一定的客观标准。3 3、AQ
11、/OAQ/O类问题。类问题。这类问题具有高质量、高认可的性质,它与组织的整体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都有密切的关系。这类问题认可程度和质量水平都应当是比较高的,其具体的决策办法是:n(1)由领导者或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做出决策,然后运用各种信息沟通渠道把决策的意义、过程等问题向执行者进行深入地宣传。n(2)由领导者或专家组织群体进行民主讨论,实行参与制决策。但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质量,领导者要及时提供有关的材料、事实,并善于在讨论中进行协调与引导。4 4、A/Q A/Q类问题。类问题。这类问题具有高认可、低质量的性质,它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但与组织的整体利益没有重大联系。这类问题的决策
12、最好由员工进行民主讨论,协商解决,以保证决策的高认可。七、决策的创新性七、决策的创新性n创新性在决策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性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决策。n所谓创新性创新性,就是在事物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联想,解决问题不墨守成规。n决策过程的创新性基本分四个步骤,即准准备、酝酿、启示和检验。备、酝酿、启示和检验。决策创新的阶段n1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接受教育和正式训练都是为进行创新作准备。n2 2、酝酿阶段。、酝酿阶段。这是准备阶段后的休息时期。获得了所需的信息情报以后,就需要时间使其具体化、系统化,需要好好地去琢磨待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n3 3、启示阶段。、启示阶段。
13、酝酿时期,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或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决策者可能从某一事件中突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从某一事情中得到了启示。n4 4、检验阶段、检验阶段。这是进行创新性决策的最后一步。4.2 4.2 决策的理论与假设决策的理论与假设n一、古典决策理论与完全理性决策一、古典决策理论与完全理性决策(一)古典决策理论(一)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n1、决策者必须全面华提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n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n3、决策者应建守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
14、命令的有效执行;n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二)完全理性决策(二)完全理性决策 这一理论假定决策者具备完全的理性知识,追求效用最大,通过冷静客观的思考进行决策。一个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完全客观,合乎逻辑。二、行为决策理论与有限理性决策二、行为决策理论与有限理性决策(一)行为决策理论(一)行为决策理论n主要内容是:主要内容是: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
15、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决策者不注意发挥自己和别人继续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只满足于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者本身缺乏有关能力,在有些情况下,决策者出于某些个人因素的考虑做出自己的选择;评估所有的方案并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可能得不偿失。(二)有限理性决策(二)有限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西蒙模型或西蒙“满意”模型。它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认为人的理性是
16、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它的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如下:n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n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n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三、当代决策理论 继古典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之后,决策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产生了当代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4.3 4.3 决策的过程决策的过程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决策的制定过程包括八个步骤:识别问题、确定标准、识别问题、确定标准、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分
17、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决策效果案、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决策效果。不论如何划分,正确的决策程序或步骤,一般必须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三个阶段。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因此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要尽可能精确地评估问题和机会。另一些时候,问题可能简单明了,只要稍加观察就能识别出来。二、确定决策标准二、确定决策标准 一旦管理者确定了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来说,确认决策标准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
18、决定什么与制定决策有关。因此,他们不得不首先进行调查研究,透彻的了解组织的内外部条件。三、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三、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 决策标准并非都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决策制定者必须为每一项标准分配权重,以便正确的规定他们的优先次序。那么怎么给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给与最重要的标准10分的权重,然后参照这一权重为其他标准分配权重,即打分,如表所示:四、拟定备选方案四、拟定备选方案 一旦机会或问题被正确地识别出来,管理者就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这一步骤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试图达到的目标牢记在心,面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五、分析备选方案五、分析
19、备选方案 在分析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如预期的质量)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在分析方案时应考在分析方案时应考率的因素以及方法:率的因素以及方法:n(一)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一)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 定量因素定量因素是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因素,如时间或者各种固定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人会怀疑这种分析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因此而忽视无形的因素或是定性因素,业务就有危险了。定性因素定性因素或者说无形因素,是指那些难以用数字表示的因素,如劳动关系的质量,技术变革所带来的风险,或者国际政治坏境,等等。n(二)边际分析法二)边际分析法 评估备选方案时,可以利
20、用边际分析法来比较由于成本追加而引起的收入增加。正如基础经济学所传授的那样,凡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当收入增加额等于追加成本额时,这个目标就实现了。n(三)成本效益分析法(三)成本效益分析法 传统的边际分析法经过改良或变异就得到了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寻求收益于成本的最佳比率,这就意味着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目标的方式,或者以给定的成本取得最高的价值。六、备选方案的选择六、备选方案的选择 由于最好的选择通常建立在仔细判断的基础上。所以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在这一过程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n(一)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一)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常
21、用的选择方案的方法主要有:1 1、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2 2、实验分析法。、实验分析法。3 3、模型分析法。、模型分析法。n(二)制定备用方案(二)制定备用方案 在选择方案时,要预计方案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准备好未来环境发生预料到的变化时可以启用的备用方案。备用方案的确定只在对可预测到的未来变化准备充分的必要措施,以避免临时应变可能造成的混乱。七、执行方案七、执行方案 选定方案之后,紧接着的步骤就是执行方案。1、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2、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决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