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ppt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育理论;一般教育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其中,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育其中,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育理论是基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是本体理论。理论是基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是本体理论。本体理论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标志。本体理论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标志。第一节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
2、学学科的本体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体理论 在理论研究中,本体是指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中,本体是指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种特定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就是这门学科的本体研究对象就是这门学科的本体。语言学学科语言学学科语言语言 汉语语言学学科汉语语言学学科汉语汉语 语言教育学科语言教育学科语言教育语言教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汉语作为第二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语言教学 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只有教学理论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只有教学理论才才能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才是汉语作
3、能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标志,才能把汉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标志,才能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例如语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例如语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都无法代替。因此,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论。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 发展发展1、20世纪世纪50年代的本体理论
4、研究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基础基础 的建立的建立周祖谟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31953邓懿邓懿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19551955王学作、柯炳生王学作、柯炳生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 题题19571957邓懿邓懿用拼音字母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用拼音字母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19571957杜荣杜荣用汉语拼音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体会用汉语拼音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体会 1960 1960北京大学编写北京大学编写汉语教科书汉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5、,19581958 50年代汉语教学的理论观点和教学法特点:年代汉语教学的理论观点和教学法特点:明确了对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明确了对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对成年人的教学不同于对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对成年人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对儿童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不同于对儿童的汉语教学。强调要根据非汉族成年人学习的特点进行汉语教强调要根据非汉族成年人学习的特点进行汉语教学,并针对他们学习的难点开展研究。学,并针对他们学习的难点开展研究。明确了对外国学生和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进明确了对外国学生和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行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实际运用汉
6、语目的是培养他们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的能力。教学中重视口语,重视听说训练。教学中重视口语,重视听说训练。教学内容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语法教学教学内容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语法教学又以句法为中心。句法教学包括介绍词类和又以句法为中心。句法教学包括介绍词类和句子成分,讲解词序和虚词的用法等。句子成分,讲解词序和虚词的用法等。主张以理论指导实践,要求主张以理论指导实践,要求“讲练并重讲练并重”。“讲讲”是指讲解汉语理论知识,主要是语音、语法知是指讲解汉语理论知识,主要是语音、语法知识,讲解力求系统,考试的内容也包括理论知识;识,讲解力求系统,考试的内容也包括理论知识;在讲授新知识课上,主张综合采用各种方
7、法。在讲授新知识课上,主张综合采用各种方法。“练练”是指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是指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在教学中,重视复习练习性质的课程,有时特意在教学中,重视复习练习性质的课程,有时特意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练习课,决不因为练习课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练习课,决不因为练习课程没有什么新内容而轻视它。程没有什么新内容而轻视它。“一般教语言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一般教语言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用实物或图片使同学通过认识形象来直接掌握意义用实物或图片使同学通过认识形象来直接掌握意义和声音;一是和声音;一是翻译法翻译法,用学生的本族语言来做辅助,用学生的本族语言来做
8、辅助的工具,经过翻译,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两种方的工具,经过翻译,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两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另外还有一种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把,把直接法和翻译法配合着来用,可以兼有上面两种方直接法和翻译法配合着来用,可以兼有上面两种方法的长处。这种方法曾经试用过,从发音教起,经法的长处。这种方法曾经试用过,从发音教起,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完全直接听讲了。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完全直接听讲了。”言语技能训练的原则是全面要求、综合教学、阶言语技能训练的原则是全面要求、综合教学、阶段侧重。段侧重。全面要求全面要求-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要求
9、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综合教学综合教学-在同一门课中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进行在同一门课中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进行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阶段侧重阶段侧重-开始阶段侧重听说训练,从培养口语能开始阶段侧重听说训练,从培养口语能 力入手,逐渐过渡到侧重听读或读写训力入手,逐渐过渡到侧重听读或读写训 练。练。采取必要的强化教学措施:采取必要的强化教学措施:课程集中,只设一门汉语课,使学生能够集中精课程集中,只设一门汉语课,使学生能够集中精 力学习;力学习;分小班上课,每班一般不超过分小班上课,每班一般不超过10人,充分的练习人,充分的练习 机会,提高课堂训练强度;机会,提高课堂训练强度;多课时,多课
10、时,24学时学时/周;周;教学进度快,量多。一年制学生一学年接触词语教学进度快,量多。一年制学生一学年接触词语 40004500;重视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重视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一贯注重语音语法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一贯注重语音语法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当时的理解是,语音语调正确、自然,能正当时的理解是,语音语调正确、自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基本语法,牢固掌握确、熟练地运用基本语法,牢固掌握700800个常用的汉语和汉字。个常用的汉语和汉字。通过编写通过编写汉语教科书汉语教科书建立了针对外国建立了针对外国人学习的汉语语法体系。在中国,这是把汉人学习的汉语语法体系。在
11、中国,这是把汉语的科学语法转换为教学语法的一个样板,语的科学语法转换为教学语法的一个样板,为以后的前进奠定了基础。为以后的前进奠定了基础。50年代教学的缺点之一就是,基础阶段逐渐形成年代教学的缺点之一就是,基础阶段逐渐形成了以语法为中心的倾向,因而在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了以语法为中心的倾向,因而在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只说明语法结构而在实际生活中极少用的例句,讲只说明语法结构而在实际生活中极少用的例句,讲授课上也产生了讲解语法知识过多的现象。应当说,授课上也产生了讲解语法知识过多的现象。应当说,在这门学科的初创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很在这门学科的初创阶段,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很难避免的。当时通过教学
12、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难避免的。当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却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却是应当充分肯定的。2、20世纪世纪6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以以综合法为基础综合法为基础”和和“以实践性原则为中心以实践性原则为中心”20世纪世纪60年代初期到年代初期到1966年,对外汉语教学理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希望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特点、教学原则和的经验,希望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特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促进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促进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考试制度向规范化的
13、方向发展。考试制度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钟梫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1965写,写,1979刊)刊)60 60年代教学的特点:年代教学的特点:强调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强调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确定。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教学安排方学生的学习目的确定。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教学安排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面采取了如下措施:教学目的要求上,明确了教学目的要求上,明确了“四会全面要求,侧重听说四会全面要求,侧重听说”;加强结合专业的阅读训练,专业阅读从过去的加强结合专业的阅读训练,专业阅读从过去的4周增到周增到 810周;周;编
14、写结合专业的泛读材料和实用的汉外对译常用专业编写结合专业的泛读材料和实用的汉外对译常用专业词表;词表;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听力训练。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听力训练。提出贯彻实践性原则。提出贯彻实践性原则。教学原则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教学原则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它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到律,它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到60年代初,总结年代初,总结10年来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性原则是更重要的教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性原则是更重要的教学原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方面曾经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如在课堂教学方面曾经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如“精讲多练精讲多练”、引导学生从模
15、仿到活用。当时已经把实践性、引导学生从模仿到活用。当时已经把实践性原则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的真实的语原则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的真实的语言环境,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言环境,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语言实践课语言实践课”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在课表中,就反映了当时这样的想法。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在课表中,就反映了当时这样的想法。从基础阶段开始,直接用汉语讲课。从基础阶段开始,直接用汉语讲课。从从1964年秋年秋季以后,大多数教师一开始就直接用汉语讲课。季以后,大多数教师一开始就直接用汉语讲课。实践性原则讲求理论要实用,少而精,精讲多练。实践性原则
16、讲求理论要实用,少而精,精讲多练。并且,一个教学班常常包括好几个国家、好几种并且,一个教学班常常包括好几个国家、好几种媒介语的学生,不便于选用媒介语的情况,就开媒介语的学生,不便于选用媒介语的情况,就开始直接用汉语讲课了。始直接用汉语讲课了。进一步深化了对综合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综合法的认识。A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明确了要博采各派教学法的长处。立足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明确了要博采各派教学法的长处。立足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从我们的教学目的出发,取各家之长,走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从我们的教学目的出发,取各家之长,走创新之路。创新之路。B 课程设置,以掌握言语技能为目的,把语音、语法、词汇三者课程设置
17、,以掌握言语技能为目的,把语音、语法、词汇三者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地掌握言语能力。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地掌握言语能力。C 基础阶段实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不分技能训练。各种课型基础阶段实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不分技能训练。各种课型(讲练课、复习课、练习课)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配合紧(讲练课、复习课、练习课)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配合紧密的有机整体,对学生进行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基础阶段密的有机整体,对学生进行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基础阶段之后,适当地开设听力、口语等课型。之后,适当地开设听力、口语等课型。6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在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在50年代创造的良好年代创造的良
18、好经验的基础上,在继承中发展的;在新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继承中发展的;在新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又前进了一步。纵观中,经过不断探索,又前进了一步。纵观60年代的年代的整个汉语教学,整个汉语教学,“以综合法为基础,以实践性原则以综合法为基础,以实践性原则为中心为中心”。3、20世纪世纪7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开始开始 探索新的教学路子探索新的教学路子 1979年出版了专业刊物年出版了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从从1974年到年到1979年发表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论年发表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文20多篇;多篇;70 70年代在教学研究上的主要进展:年代在教学研
19、究上的主要进展:对实践性原则的认识有所加深。对实践性原则的认识有所加深。实践性原则不但包实践性原则不但包括括“精讲多练精讲多练”和归纳法等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而和归纳法等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而且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不但体现在课堂教且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体现在教材中,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学中,而且体现在教材中,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贯彻实践性原则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贯彻实践性原则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社会交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社会交际的需要,要把课堂教学与到校外进行语言实
20、践活动际的需要,要把课堂教学与到校外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结合起来。对汉语教学中各种关系即矛盾的认识有所加深。对汉语教学中各种关系即矛盾的认识有所加深。理论和时间的关系;听说和读写的关系;理论和时间的关系;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模仿和活用的关系;准确性和语速的关系;模仿和活用的关系;准确性和语速的关系;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的关系;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的关系;讨论得最多的是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有讨论得最多的是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有“全面要求,全面要求,突出听说突出听说”,“突出听说,读写跟上突出听说,读写跟上”以及以及“听说领听说领先先”、“听说先行听说先行”等不同提法。这些提法的共同点是等不同提法。这
21、些提法的共同点是主张突出听说训练,后来又发展为分段侧重,即在预备主张突出听说训练,后来又发展为分段侧重,即在预备教育的后期突出听读训练。教育的后期突出听读训练。开始了一些专项研究和专题研究。开始了一些专项研究和专题研究。这一时期发表这一时期发表的的20多篇论文中,有些是关于语言要素教学和言语多篇论文中,有些是关于语言要素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的专项研究,或关于文选课、写作课、翻技能训练的专项研究,或关于文选课、写作课、翻译课等课程或课型教学的专题研究。译课等课程或课型教学的专题研究。通过教学试验探索新的教学路子。通过教学试验探索新的教学路子。70年代开展或年代开展或开始的试验有以下几项:开始的试验
22、有以下几项:A 关于句型教学的试验。关于句型教学的试验。李德津主编汉语课本,商务印书馆,1977 李培元、赵淑华等主编基础汉语课本,外文 出版社,1980-1982 句型教学不是一项教学原则,而是一种教学方法。句型教学不是一项教学原则,而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帮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句法结构,也便于课堂操练和贯彻助学生熟练掌握句法结构,也便于课堂操练和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B关于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学提前的试验。有关于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学提前的试验。有些教师认为用惯了拼音文字的学生根据汉语拼音学语音
23、些教师认为用惯了拼音文字的学生根据汉语拼音学语音要受母语文字发音和拼音的干扰,出现洋腔洋调。因此要受母语文字发音和拼音的干扰,出现洋腔洋调。因此主张直接用汉字教语音,让学生通过对汉字发音的强迫主张直接用汉字教语音,让学生通过对汉字发音的强迫记忆掌握汉语语音。等语音基本过关以后再教拼音,拼记忆掌握汉语语音。等语音基本过关以后再教拼音,拼音只作为给汉字注音的工具,而不作为联系发音和说话音只作为给汉字注音的工具,而不作为联系发音和说话的工具。这些教师还认为,一开始就教汉字不会给学生的工具。这些教师还认为,一开始就教汉字不会给学生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C 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
24、教学的试验。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1975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听说课结合语音、词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
25、。听说课结合语音、词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课本也全部用汉字。课本也全部用汉字。D 关于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和阅读教学的试验。关于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和阅读教学的试验。以鲁健骥为代表的一部分教师认为,当时流行的以鲁健骥为代表的一部分教师认为,当时流行的“全面要求,突出听说全面要求,突出听说”的教学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专的教学原则不符合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汉语 教学 理论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