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10级电脑基础知识IT计算机专业资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10级电脑基础知识IT计算机专业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10级电脑基础知识IT计算机专业资料.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与处理方法第三章第三章 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与要求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一、一、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二、二、物理实验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物理实验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检验和修正物理理和修正物理理论其作用具体体现在:其作用具体体现在:通通过发现新新现象,推象,推动物理理物理理论的的发展展物理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的方法和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自然科学广泛渗透到各个自然科学 学
2、科,成学科,成为其其发展的有力工具展的有力工具物理物理实验产生的成果广泛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技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的各个 领域,直接造福人域,直接造福人类2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三、三、物理实验课是大学学习阶段接触科学实物理实验课是大学学习阶段接触科学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开端和基础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开端和基础1)选定目定目标,设计方案方案科学科学实验的几个的几个环节:2)制作或准制作或准备实验装置和装置和设备3)实验操作:操作:现象象观察与数据察与数据记录4)数据数据结果的分析整理,做出果的分析整理,做出结论3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
3、述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与作用三、三、物理实验课是大学学习阶段接触科学实物理实验课是大学学习阶段接触科学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开端和基础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开端和基础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实验课,其主要作用: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实验课,其主要作用:为同学同学们打好打好实验基基础;通通过较为系系统、严格的格的训练,逐步提高,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手能力。4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2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一、领会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领会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二、学习各种实验方法,二、学习各
4、种实验方法,培养能力培养能力在系在系统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基律的基础上,着重上,着重对实验设计思想思想、采用的、采用的实验方法方法、对实验中具体中具体问题的的处理技巧理技巧等方面要用心体会,等方面要用心体会,在在实际操作中要操作中要积极思考。极思考。如:基本如:基本实验技能、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尽快熟悉手操作能力、尽快熟悉 并熟并熟练操作使用操作使用实验仪器和器和测具、准确判断和具、准确判断和 解决解决实验中出中出现的的问题,等等,等等5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2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三、提高三、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有有强
5、烈的烈的求知欲求知欲。科学素养几个表现:科学素养几个表现:在科学思在科学思维的基的基础上上独立独立观察思考,培养察思考,培养创新意新意识。培养培养严谨的科学作的科学作风和和坚韧不拔的苦干精不拔的苦干精神。神。6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2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中的几点具体要求:教学中的几点具体要求:l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习惯;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习惯;l熟悉本课程的基本程序并按要求执行;熟悉本课程的基本程序并按要求执行;l掌握掌握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l能够规范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能够撰写完整规能够规范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能够撰
6、写完整规范的科学实验报告范的科学实验报告;l了解误差与不确定度、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和处了解误差与不确定度、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并能适当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理方法,并能适当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7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认真阅读实验讲义,研究和熟悉的相关实验内容,认真阅读实验讲义,研究和熟悉的相关实验内容,注意注意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熟悉实验方法和步上,熟悉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仪器操作使用问题。骤,以及相关仪器操作使用问题。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上网方式:上网方式:进入校园网理学院主入校园网理
7、学院主页“物理物理实验”链接接或直接或直接输入入IP关于实验步骤和仪器操作,还可进入关于实验步骤和仪器操作,还可进入“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辅导系统实验教学辅导系统”帮助预习。帮助预习。8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点点击“大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教学教学辅导系系统”9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根据提示点击相根据提示点击相关实验题目即可。关实验题目即可。注意:注意:要正常要正常浏览页面,面,微机中需安装微机中需安装“Flas
8、h_mx”软件件10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注意:注意:要正常要正常浏览页面,面,微机中需安装微机中需安装“Flash_mx”软件件1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画出数据表格(关于列表的规范,请参阅讲义)画出数据表格(关于列表的规范,请参阅讲义)注意:注意:上上实验课必必须有有预习报告册告册,在交在交实验报告告时要把要把预习报告告须附在后面附在后面按照预习报告册要求写按照预习报告册要求写F预习报告册请到网上下载预习报告
9、册请到网上下载(或直接(或直接输入入IP地址:地址:10.200.23.100)进入校园网理学院主入校园网理学院主页“物理物理实验”链接接12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二、实验报告撰写规范二、实验报告撰写规范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仪器设备、用具;仪器设备、用具;数据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处数据处理过程:计算过程、图示、图解处理、理过程:计算过程、图示、图解处理、误差与不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计算确定度分析计算;写出完整明确的实验结果表达;写出完整明确的实验结果表达式或作出明确的结论;式或作出明确的结论;必要时简要讨论;
10、必要时简要讨论;回答课上布置的思考题。回答课上布置的思考题。关于详细要求的说明,请参阅讲义。关于详细要求的说明,请参阅讲义。一份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通常包括以下部分:一份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通常包括以下部分:注意:注意:、要简写要简写 、要详细写。要详细写。前四项不超过三前四项不超过三页页16开纸开纸,图要画图要画13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三、本课程的有关规定三、本课程的有关规定3、关于实验课的规定、关于实验课的规定n实验课严格执行学校上课考勤制度实验课严格执行学校上课考勤制度n学生请假须有院系盖章、辅导员签字假条。学生请假须有院
11、系盖章、辅导员签字假条。补做实验课到三教补做实验课到三教701701房间找课程负责人登记并房间找课程负责人登记并填写补课单,成绩填写补课单,成绩6 6分分n上实验课须提前上实验课须提前5 5分钟到实验室,迟到分钟到实验室,迟到 15 15 分钟分钟以上者,不得进入实验室以上者,不得进入实验室n无故缺无故缺 2 2 次实验课学生,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次实验课学生,不得参加期末考试143、关于实验课的规定、关于实验课的规定n必须带讲义和预习报告必须带讲义和预习报告n进入实验室后按照老师指定的位置就座,注意要进入实验室后按照老师指定的位置就座,注意要 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同时注意爱护实验仪器设独立完成实验
12、内容,同时注意爱护实验仪器设 备,且备,且不准擅自更换仪器不准擅自更换仪器;损坏仪器酌情赔偿。;损坏仪器酌情赔偿。n实验结束前须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及数据情况,实验结束前须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及数据情况,教师签字后,整理好自己所用的仪器用具方可离教师签字后,整理好自己所用的仪器用具方可离 开实验室;开实验室;n每次最后做完实验的两个同学还要完成清扫实验每次最后做完实验的两个同学还要完成清扫实验 室的任务,经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室的任务,经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15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4、关于实
13、验报告的收发、关于实验报告的收发F每次上实验课,交上一次实验的实验报告,每次上实验课,交上一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补交报告不得超过周日晚补交报告不得超过周日晚6:00,过期按未交处理,过期按未交处理 注意:注意:必须将教师签过字的原始数据表同时上必须将教师签过字的原始数据表同时上 交,交,否则不予认可否则不予认可;3次不交实验报告学生次不交实验报告学生不得参加期末考试不得参加期末考试16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4、关于成绩评定、关于成绩评定总成绩总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
14、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平时成绩:预习、操作、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笔试、操作)期末考试(笔试、操作)17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4、关于成绩评定、关于成绩评定实验报告、平时成绩评分标准:实验报告、平时成绩评分标准:实验报告评分、实验报告评分、平时操作评分采取十分制平时操作评分采取十分制185、其它问题、其它问题F物理实验经常需处理大量数据,上实验课须自备物理实验经常需处理大量数据,上实验课须自备计算器(最好带有计算器(最好带有“统计计算统计计
15、算”功能)。功能)。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四、本课程的有关规定F实验讲义:到石大书店购买实验讲义:到石大书店购买。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 孙为等主编孙为等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19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1 测量与误差测量与误差一、一、测量测量1、目的:目的:确定被测对象的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量值数值数值单位单位将待测量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将待测量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直接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将待测量直接与标准物理量比较将待测量直接与标准物理量比较如:用卡尺如:用卡尺测长度度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
16、由一个或几个直接测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由一个或几个直接测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物理量量进行计算得到的物理量如:如:测量运量运动物体的物体的动量大小量大小测量就是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通过实验获得被测对测量就是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通过实验获得被测对象的量值的过程。物理实验是以测量为基础的象的量值的过程。物理实验是以测量为基础的2、手段:手段:20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1 测量与误差测量与误差二、误差二、误差1、真值(真值(true value)的不可知性的不可知性对待待测物理量物理量用同一种方法、使用同用同一种方法、使用同样仪器、在同器、在同样环
17、境下境下进行多次重复行多次重复测量,量,所所谓“等精度等精度测量量”结果也不完全相同。果也不完全相同。误差误差(error)存在于任何测量中存在于任何测量中因此,科学的测量还要给出结果的准确度或误差范围。因此,科学的测量还要给出结果的准确度或误差范围。真值是不可知的,故误差的值从根本上也是不可知的。真值是不可知的,故误差的值从根本上也是不可知的。只能估计其范围或限度的量值。只能估计其范围或限度的量值。21真值:真值: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1 测量与误差测量与误差二、误差二、误差2、误差误差(error)的定义与表达方式的定义与表达方式
18、测量值:测量值:误差: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在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教学操作中(尤其在教学实验中),常常用十中),常常用十分接近于真分接近于真值的所的所谓“约定真定真值”代替真代替真值。误差有正差有正负之分。之分。22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1 测量与误差测量与误差二、误差二、误差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特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特定规律
19、变化的误差分量。分量。传统上,一般将各种误差分量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传统上,一般将各种误差分量按性质分为两大类: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以在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方式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变化的误差分量。23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系统误差的来源一、系统误差的来源1、理论与方法引起的误差、理论与方法引起的误差例如,利用例如,利用测量量单摆自由自由摆动周期的方法周期的方法测定重力定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的实验,在,在摆角足角足够小的情况下,周期:小的情况下,周期:但若但若摆角不是很小,以上公式就会角不
20、是很小,以上公式就会带来很大来很大误差,必差,必须修正。修正。若要求的若要求的测量精度很高,可能量精度很高,可能还应考考虑到到摆线的的质量、量、摆球的体球的体积、空气的浮力和阻力等因素,加以修正。、空气的浮力和阻力等因素,加以修正。24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系统误差的来源一、系统误差的来源2、测量仪器本身带来的误差、测量仪器本身带来的误差仪器使用时未满足规定的条件所引起的误差仪器使用时未满足规定的条件所引起的误差通通过刻度刻度显示示测值的的仪器因刻度的不均匀器因刻度的不均匀带来固来固定的定的误差
21、;差;天平的两个臂天平的两个臂长不不严格相等格相等导致被致被测质量与砝量与砝码质量不量不严格相等;格相等;等等等等25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系统误差的来源一、系统误差的来源3、环境干扰引起的误差、环境干扰引起的误差4、其它因素、其它因素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湿度、湿度、气压、气压、电磁场干扰、电磁场干扰、观测者的个人倾向引起的误差、观测者的个人倾向引起的误差、26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处理
22、方法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1、在确定实验方案时避免其产生、在确定实验方案时避免其产生2、在实验过程中直接消除、在实验过程中直接消除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实验装置事先校准仪器事先校准仪器例如:用自组电桥测电阻时采用例如:用自组电桥测电阻时采用“交换法交换法”27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3、在数据处理时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在数据处理时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若因条件或能力所限,不能直接避免或消除,尽若因条件或能力所限,不能直接避免或消除,尽量
23、设法求出误差,在结果的数据中消除。量设法求出误差,在结果的数据中消除。修正值:修正值:测量值:测量值:误差:误差:在数据在数据处理理时还应注意:避免在运算注意:避免在运算过程中程中对中中间结果果过多地多地“舍位舍位”,人,人为造成造成“舍入舍入误差差”28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2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4、由测量仪器精度引起的误差、由测量仪器精度引起的误差难以确定其大小和正负,按难以确定其大小和正负,按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来处理。来处理。例如例如0.5级毫安表,量程为级毫安表,量程为5
24、0mA,仪器误差限值仪器误差限值29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3 误差的统计特性误差的统计特性即使系统误差已经非常小或者被完全消除,但仍然存在另即使系统误差已经非常小或者被完全消除,但仍然存在另一种误差一种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任何测量中都存在随机误差。任何测量中都存在随机误差。它是有许多微小的变化因素引起的它是有许多微小的变化因素引起的如实验装置和测量机构在各次调整操作上的变动性如实验装置和测量机构在各次调整操作上的变动性如观测者本人在判断和估计读数时的变动性。如观测者本人在判断和估计读数时的变动性。测量仪器指示数值的变动性。测量仪器指
25、示数值的变动性。正由于随机正由于随机误差的完全随机性,用概率差的完全随机性,用概率论与数理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的方法来研究。30第二章第二章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3 误差的统计特性误差的统计特性一、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对同一被测量对同一被测量x,独立重复测量独立重复测量n次,得到如下数据:次,得到如下数据:称为一个称为一个观测列观测列是随机分布的,故称被测量是随机分布的,故称被测量x为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但随着但随着n的无限增大,该测量列的数值分布呈现出越来的无限增大,该测量列的数值分布呈现出越来越稳定的规律性,即表现为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实验 绪论 10 电脑 基础知识 IT 计算机专业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