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也可以说是市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它们与社会各成员的切身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它们与社会各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失业使劳动者心惊胆战,通货膨利益休戚相关。失业使劳动者心惊胆战,通货膨胀使绝大多数
2、社会成员烦躁不安,二者若发展到胀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烦躁不安,二者若发展到严重程度,均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各国政府严重程度,均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充分就业与价格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充分就业与价格的相对稳定。的相对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有关互关系,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有关的政策提供一个理论基础。的政策提供一个理论基础。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失业
3、理论失业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失业理论失业理论一、一、失业与充分就业失业与充分就业二、二、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三、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四、四、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五、五、失业的经济损失失业的经济损失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 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的标准、失业的定义与衡量的标准1 1)什么是失业)什么是失业定义: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定义: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
4、工作,并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都是失业者。理解失业定义要注意的问题:各国对理解失业定义要注意的问题:各国对工作年龄工作年龄和和失业范围失业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都有不同的规定。工作年龄:在美国,工作年龄是工作年龄:在美国,工作年龄是16-6516-65岁。岁。即问即答:即问即答:在中国,工作年龄范围是什么?在中国,工作年龄范围是什么?劳动法第二章第十五条:劳动法第二章第十五条:禁止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16周岁的未成年人。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人是指人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5、。未成年人是指年满年满1616周岁未满周岁未满1818周岁的劳动者。周岁的劳动者。属于属于失业范围失业范围的人包括的人包括(仍以美国为例仍以美国为例)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 4周以上的人周以上的人.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业者登记注册的人.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7 7天未得天未得到工资的人到工资的人.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
6、岗位的人,即非即非自愿离职者自愿离职者.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2)失业的衡量失业的衡量失业率失业率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百分比,用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公式表示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中国就业基本情况中国就业基本情况项项 目目 19951996199719981999从业人员合计(万人)从业人员合计(万人)6794768850696006995770586城镇从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1903919815202072067821014乡村从业人员乡
7、村从业人员488544903549393492794957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万人)520553570571575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2.93.03.13.13.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P11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
8、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各国失业的统计方法也略有不同。以美国为例:通过对各国失业的统计方法也略有不同。以美国为例:通过对6万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来估算出失业率,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万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来估算出失业率,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发表上个月失业率估计数字。五发表上个月失业率估计数字。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失业的严重程度和失业的特点。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失业的严重程度和失业的特点。为什么只是为什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而不是,而不是“准确地准确地”?因?因为:为:一是有些失业者由于未登记而未算入失业人数中一是有些失业者
9、由于未登记而未算入失业人数中 二是用样抽调查来估算总会有些误差二是用样抽调查来估算总会有些误差从以下两组数据看失业的特点从以下两组数据看失业的特点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3)失业率的统计:)失业率的统计:美国的几种失业率情况(教材美国的几种失业率情况(教材P276)时时 间间总失总失业率业率男性男性女性女性16-19岁岁白人白人黑人及黑人及其他人其他人1978年第四季度年第四季度1983年第年第1季度季度1986年第年第1季度季度5.910.47.14.19.76.05.78.96.516.322.818.55.19.15.911.518.513.1男性失业率略低于女性男性失业率略
10、低于女性青年人失业率最高青年人失业率最高黑人及其它有色人种失业率大大高于白人黑人及其它有色人种失业率大大高于白人(1999年统计数据)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中受教育程度构成年统计数据)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中受教育程度构成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合计合计下岗离开下岗离开单位单位毕业后未毕业后未找到工作找到工作原单位原单位破产破产辞职被辞退或辞职被辞退或合同期满合同期满其他其他总计总计100.00100.0100.0100.0100.0100.0 不识字不识字0.60.11.20.42.40.4 小学小学7.73.412.27.315.77.9 初中初中53.149.054.149.261.05
11、4.3 高中高中33.939.628.939.819.333.8大专及以上大专及以上4.77.93.73.41.53.7男男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不识字不识字0.40.10.30.21.80.3 小学小学8.13.313.38.617.18.5 初中初中53.650.855.048.958.0 55.2 高中高中32.838.127.838.720.831.8大专及以上大专及以上5.17.73.63.52.34.3女女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不识字不识字0.80.11.90.53.00.5 小学小学7.33.411.
12、46.114.67.4 初中初中52.747.253.149.363.753.5 高中高中34.841.129.841.218.135.4大专及以上大专及以上4.48.23.82.90.73.3即问即答:从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即问即答:从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资料来源资料来源: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年中国统计年鉴P1611999年按年龄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年按年龄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年龄年龄合计合计不识字不识字小学小学初中初中高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大专及以上总计总计100.00.67.753.133.94.716-19100.00.23.859.134.92.120-24100
13、.03.143.043.310.725-29100.00.25.055.334.45.130-34100.00.37.860.527.44.135-39100.00.75.450.939.53.540-44100.01.512.750.333.52.145-49100.01.820.560.915.31.650-54100.01.927.251.416.72.755-59100.02.938239.714.74.460-64100.014.371.425014.365岁及以上岁及以上100.025.025.025.0即问即答: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即问即答: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资料来源:资料来
14、源:2000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P1592、充分就业的含义、充分就业的含义1)什么是充分就业)什么是充分就业失业可分为:失业可分为: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在充分就业时仍然有失业存在,这种失业称为在充分就业时仍然有失业存在,这种失业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
15、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2 2)充分就业时仍有一定失业的必然性、必)充分就业时仍有一定失业的必然性、必要性要性 必然性必然性: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如劳:因为经济中有些造成失业的原因(如劳动力的流动等)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市场总不是十分动力的流动等)是难以克服的,劳动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因此一个经济中存在自然失业就是必然的。完善的,因此一个经济中存在自然失业就是必然的。必要性必要性:因为这种失业的存在,能作为劳动后备:因为这种失业的存在,能作为劳动后备军随时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同时,也能作为一种军随时
16、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同时,也能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对就业者的“威胁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失业补助、贫困补助等)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成为影响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是社会可以接受的。社会安定的因素,是社会可以接受的。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3)影响自然失业率高低的因素及自然失业率)影响自然失业率高低的因素及自然失业率的确定的确定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经济状况
17、等因素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国在各个时期确定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同。各国在各个时期确定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同。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以美国为例: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上世纪50-60年代自然失业率为年代自然失业率为3.5%4.5%,即有即有95.5%96.5%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上世纪上世纪7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4.55.5%,即有即有94.5%95.5%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上世纪上世纪8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5.5%6.5
18、%,即有即有93.5 94.5%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1)含义: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含义: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的失业。2)形成的原因: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形成的原因: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这就形成摩擦性失业。这就
19、形成摩擦性失业。2、求职性失业、求职性失业1)含义:工人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含义:工人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2)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同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可能获得不同的工资;同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可能获得不同的工资;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一个工人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一个工人一下子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一下子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找工作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业,工人就宁愿失如果找工作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业,工人就宁愿失业去找工作。业去找工作。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1)
20、含义: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含义: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2)形成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流动能迅速适)形成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就会出现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而就会出现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失业”与与“空空位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工作无人作的并存
21、,即一方面存在着工作无人作的“空位空位”,另一,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失业”。这种失业的根源在。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4、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1)含义: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含义: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2)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资本密集性技术的采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资本密集性技术的采用,使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使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
22、。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加剧了机器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就加重了失业。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就加重了失业。在长期中,技术性失业是很重要的,属于这种失业的在长期中,技术性失业是很重要的,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人。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5、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1)含义: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含义: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的失业。2)形成的原因:某
23、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生)形成的原因: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繁忙的季节所需的工人多,生产淡季所需的工产繁忙的季节所需的工人多,生产淡季所需的工人少,这样就会引起具有季节性变动特点的失业。人少,这样就会引起具有季节性变动特点的失业。这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这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在农业、建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在农业、建筑业、旅游业中,这种季节性失业最严重。筑业、旅游业中,这种季节性失业最严重。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6、古典失业、古典失业1)含义: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做失业。)含义:由于
24、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做失业。2)形成的原因:如果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则)形成的原因:如果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则工资下降,直至全部工人都被雇佣为止,从而工资下降,直至全部工人都被雇佣为止,从而不会有失业。但由于人类的本性不愿使工资下不会有失业。但由于人类的本性不愿使工资下降,而工会的存在与最低工资法又限制了工资降,而工会的存在与最低工资法又限制了工资的下降,这就形成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工资刚性。的下降,这就形成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工资刚性。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从而形成失业。这种失业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从而形成失业。这种失业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所以称
25、为古典失业,凯恩斯也把这种失业的,所以称为古典失业,凯恩斯也把这种失业称为自愿失业。称为自愿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二、自然失业的六种类型三、周期性失业三、周期性失业2、周期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周期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差额。这种求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差额。这种差额(总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差额(总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源,因此周期性失业也称业的根源,因此周期性失业也称为为“需求不足的失业需求不足的失业”。1 1、什么是周期性失业、什么是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三 失业 通货膨胀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