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构想.docx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改革构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学改革构想 提 要:解放后半个世纪语文教化的主要教训有三条:奢侈了最佳教化时机,放弃了最佳教化材料,忽视了最佳学习方法。这就造成了语文实力和人文精神长期走低的尴尬局面。语文学科的性质、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正反两方面的阅历教训表明:不奢侈儿童早期本能学习的时机,以“语文实力和人文精神”为旗帜,以充分的背诵和阅读经典(即以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内涵的足够量的语言材料对语言器官进行充分的刺激)为核心的语文学习,高考取消语文、以“分科、分级、自主、开放”的积分制语文水平考试代替各种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化走上正轨并快速、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关键词:教化时机、教化材料、教化方法、考试改革 我曾长期从事基础
2、教化,现在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我对基础教化的状况比较了解,也为此思索了许多。关于教化的探讨许多,建议也许多。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还不多。依我看,基础教化中最失败的就是语文、外语、政治三门课。这三门课的问题解决好了,基础教化的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大家都清晰,这三门课花了多少时间、精力、金钱。这算是人文学科了。而我们国家数学、理化等科学学科在基础教化阶段的难度比起西方国家的是高许多了,不是高一点,教学质量也算不错,差的主要是动手实力、创新精神。总的来看,冲突的主要方面在人文学科方面。而人文学科当中冲突的主要方面是语文。语文没有搞好的缘由是对语文的性质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没有相识清晰(或者相识到
3、了却没有应用教学中去)。好了,在这样的相识基础上,我给教化的猛药就可以开出药方来了。请大家仔细看看我下面的文章,诚心希望大家提看法,看看我所说的哪里不对、哪里没有可行性。 一、 语文教学回顾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指责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峻问题”。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979年冬人民教化出版社中语室组织的福建、四川两省“中学生语文状况调查”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语文水平过低,语文学问测验的平均成果只有30分。1988年国家教委托付华东师范高校组织实施的“1987年全国初
4、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取得的1000多万个数据显示,大多数被测学生的成果处于中下水平,阅读、写作不及格的有近60%。阅读、写作、听力、说话与朗读四项测试,每项的总平均分均在及格以下。1996年,以重视人文教化而备受称道的华中理工高校,对全校新生进行了首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在这次稍稍高于中学语文水平程度的测试中,全校全部的95级本科生、专科生、探讨生新生,达到及格线最多的是本科生,也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只有30的人达到了及格线。高校学生语文水平低绝不是个别现象。1997年北师大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语文入学检测,原安排得分在80分以上的(满分100),可以免修高校语文,不料一千多名新生
5、中,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仅有六七人,无奈之下,学校确定,全部都要修高校语文。 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发表了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化”的文章。此后,社会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小学语文教化大探讨。这次探讨的主要成果,反映在以下三本书里:一是王丽编的中国语文教化忧思录(教化科学出版社,1998),二是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谛视中学语文教化(汕头高校出版社,1999),三是钟晓雨主编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化改革(人民教化出版社,2000)这些探讨对中国语文教化提出了空前尖锐的指责。其中虽不乏偏颇之论,但是,不行否认,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很严峻。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成果还是有的,这些年少年作家不
6、断出现就是明证。但是与此形成反讽的是,这些少年出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对现行语文教化模式叛逆的结果。看来,从1978年吕叔湘先生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吁之后的二十多年,我们的语文教化并没有取得长足的进展。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我们还要反思。让我们再耐性地探讨一下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工具论。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学问教学,培育训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力,即听说读写实力。二是人文论。认为人文性是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育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三是素养论。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
7、思维工具,也是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语文课的任务是培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培育运用语文工具的实力,同时也要培育思维实力,文学鉴赏实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化审美教化、语言文化学问教化。四是语感论。语感论把培育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夏丐尊先生最早提出语感论,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起先提倡语感教学。王尚文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主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人的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 近年来,语感论渐渐受到重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渐渐深化,尤其是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化出版社2000年版)
8、的出版是一个标记性的成果。上述四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分别看到了真理的不同侧面。第一、第四种观点都是说语言实力,其次种观点强调人文性,第三种观点比较综合而宽泛。综合上述观点,我们把语文的性质界定为“语言实力和人文精神的结合”。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以具有人文精神的语言材料充分刺激学生的语言器官,目的是提高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语言实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对语文性质的模糊相识使我们奢侈了最佳教化时机,放弃了最佳教化材料,忽视了最佳学习方法,造成了语言实力下降和人文精神缺失的后果。最佳教化时机是儿童时期。心理学理论及语言习得理论已经证明,儿童期是人一生当中语感、人格发展的高峰期,特殊是03岁的儿童早期,对外
9、界感性信息的本能汲取实力最强,36岁次之,613岁又次之。在多种语言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自然地学会这些语言,如同海绵吸水,毫无困难。这是多么惊人的直觉学习实力!可是,我们在这个本能学习实力最强的时期所做的努力实在有限,听任这种上帝给予的惊人潜力自生自灭。最佳教化材料是古今中外的各种深刻、美丽、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经典作品。最佳学习方法是充分的背诵和阅读。很惋惜,教学的时机、材料和方法几方面我们都没有做好。多少年来,在中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的最大缺点是浅白、量少。教材中的小猫小狗的内容太多,而才智含量高、深刻美丽的经典内容太少。这就造成了两种奢侈,一是儿童记忆潜力的奢侈。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并且
10、这时的背诵训练还可以提高终生的记忆素养。二是人格养成的最佳时机的奢侈。假如早期背诵、阅读大量深刻美丽的经典,那么,渗透到血液、深化到骨髓中的就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美丽的辞藻,还有其中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对人的一生都将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进行得越早,对儿童影响越大。人格熏陶和道德教化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儿童时期受到过真善美的熏陶和感动的心灵,恒久是社会的主动因素。同时,人文情怀本身就是语文实力不行分割的一个方面,它能使人看问题多一个角度,多一分才智,多一分豁达,多一分敏感,多一分正气,多一分悲天悯人的情怀,因而使人的言辞和文笔言之有物,气韵生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改革 构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