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写出下列各小题的中文名称或英文缩写符号1、PKA酸度系数2、CaM钙调素3、PSII短波红光光系统4、NAA 蔡乙酸5、呼吸商RQ6、衬质势 甲m7、铁氧还蛋白FD8、日中性植物DNP9、PKC激活蛋白酶10、CAM景天酸代谢途径11、RUBPC二磷酸核酮糖竣化酶12、EC能荷13、脱落酸ABA14、CAT过氧化氢酶15、水通道蛋白AQP116、硝酸还原酶NR17、细胞分裂素CTK18、Rubisco1,5二磷酸核酮糖装化酶19、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0、CTK细胞分裂素21 HR过敏反应22、LSDP长一短日植物23、远红光吸收型光敏素Pfr24、OAA草酰乙酸25
2、、PSI;长波红光光系统26、LDP;长日植物27、PEPC磷酸烯醇丙酮酸竣化酶28、磷酸戊糖途径;PPP29、赤霉素GA30、PS磷脂酰丝氨酸31、AFP抗冻蛋白二、名词解释1、植物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 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2、细胞信号转导: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 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 成的过程.3、乙醇酸氧化途径:是水稻根系特有的糖酵解途径,部分CoA不进入TCA循环,而是形成 乙酸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乙醇酸,乙醛酸,草酸等同时产生H2
3、O2再经过过氧化氢酶分解 节数不变,植株紧凑矮小,外施GA可逆转其抑制效应。19、何谓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何在?生产实践中怎样根据生产目的进行调控?答: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调控:利用顶端优势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植株的株型农业生产上,常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方法控制作物、果树和花木的生长,以达到增产和控制花木株型的目的。去顶芽保侧芽,例如:“摘心”、“打顶”,可使植物多分枝、多开花。常用打顶的办法去除顶端 优势,以促使侧芽萌发、增加侧枝数目,或促进侧枝生长。例如对果树可使树形开展,多生果 枝;对茶树和桑树,多生低部位侧枝便于采摘;对行道树,可扩大遮荫面积。有些化学药
4、剂 可以消除顶端优势,增加侧芽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其作用与剪去顶芽相似,如三碘苯甲 酸(简称TIBA)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豆生产中。这种方法称为化学去顶 20、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的方法答:(1)种子休眠的原因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胚未成熟胚若在种子发育过程 未能成熟,必须通过后熟作用才能发芽。种皮(果皮)的限制种皮(果皮)太坚硬或不 透气,阻碍胚的生长,使种子呈现休眠状态。抑制物的存在果实或种子里存在着鼠氢酸、 氨、乙烯、水杨酸、香豆素和脱落酸等物质,抑制种子萌发。解除休眠方法 主要有: 机械破损 有坚硬种皮的种子,用沙子与种子摩擦,切伤种 皮或者去除种皮,可以促进萌发。清水漂洗播种前将种子
5、浸泡在水中,反复漂洗,让种 子外壳中的萌发抑制物渗透出来,能够提高发芽率。层积处理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的 抑制物质含量下降,而GA和CTK的含量增加,这会促进胚的后熟,从而促进萌发。温水 处理 某些种子经日晒和用3540的温水处理,可增加透性,提高萌发率。化学处理 如 酒精、甘油和浓硫酸等可提高种皮透性,过氧化氢由于能给种子提供氧气,促进呼吸,因而 也能提高萌发率。激素处理多种植物生长物质特别是GA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 发。光照处理需光种子吸胀后照光可解除休眠,诱导发芽。物理方法如X-射线、超声 波、高低频电流、电磁场等处理种子,也有破除休眠的作用。放氧。氧可以氧化各种还原物质起到保护根
6、的作用。4、生长大周期:指植物的细胞、器官和整体,在其生长的开始期,生长速度慢,以后加快, 当接近最大大小时,生长速度随之下降,最后生长停止的全过程。5、Mehler反应:指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SPI和SPII,最终传给02的电子传递途径。6、代谢源与代谢库 代谢源:能够制造或输出有机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代谢库:指消耗或储存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7、光合性能:指植物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生产能力。光合生产性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 光合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合面积、光合性能与光合时间三项因素。8、氧化磷酸化:是指生物氧化中电子从NADH或FADH2脱下经电子传递给分子氧形成水, 并偶联ADP和P
7、i生成ATP的过程。9、质子泵:存在于生物膜,是一种逆着膜两侧H的电化势差而主动地运输H的蛋白。10、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11、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升 高。12、种子活力与生活力:种子活力:种子在田间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以及幼苗健壮生 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 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13、光饱和点:在一定光范围内,植物的光和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
8、当光强度的上 升到某一数值后,光和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14、同化力:指ATP和NADPH15、极性运输:指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16、生理酸性盐:由于在吸收环境中阳离子的同时,根细胞必定有相同电荷的与之交换。所 以环境中氢离子浓度的增加,pH值降低。这种盐称为生理酸性盐。17、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能移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 微量有机物质。18、乙烯的“三重效应” :1、茎生长生长受抑制 2、下胚轴直径膨大 3、茎的负向重 力性消失,发生横向生长19、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跨膜通道蛋白。2
9、0、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成为光周期现象。21、长日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22、渗透调节:指植物生长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细胞在渗透上有活性和无毒害的作用的主 动净增长过程。23、生理干旱:由于土壤水分中盐分浓度过高,土壤透气性差或土壤温度过低等因素的影响, 使植株无法吸收到所需水分而导致缺水的现象称为生理干旱24、原初反应:指光和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25.必需元素:指在植物中具有不可缺少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相关性的元素。31、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在透射光下为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红色的现象,这红光就是叶 绿素受光激发后发
10、射的荧光。32、小孔律:将气体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 比的这一规律成为小孔律。33 .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溶液中,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的现象 称为单盐毒害.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34 .生理休眠:因为植物本身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休眠称为生理休眠。三、选择题.在筛管内运输的有机物质中,(B )的含量最高。A、葡萄糖 B、蔗糖 C、苹果酸 D、磷酸丙糖.如果细胞的水势为-15MPa,压力势为5MPa,其渗透势是(A):A、-20MPa B、-lOMPa C、-15MPa D、-3OMPa.由于外界不利条件引起的休眠
11、称为(A ):A强迫休眠 B生理休眠 C自发休眠 D深休眠.引起气孔关闭的物质是(C ):A、GA B、ETH C、ABA D、CTK.植物干旱时,体内的游离氨基酸积累最多的是(C )oA精氨酸 B蛋氨酸 C脯氨酸 D天冬氨酸.光敏色素有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是:(C )A酚和蛋白质B脂和糖C生色团和多肽链D吧口朵和蛋白质1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愈伤组织形成(D )oA木质部 B韧皮部 C根 D芽2 .当缺乏(C )时,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植物的幼嫩部位。A、 N B、 P C、 Ca D、 K.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三碳糖是(C ):A、磷酸甘油B、磷酸甘油醛C、磷酸
12、甘油酸D、磷酸丙酮酸3 .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源于:(A )A、H20 B、C02 C、NADPD、RuBP4 .用不同波长的光来间断暗期的实验表明,最有效的光是(D ):A黄光 B蓝光 C绿光 D红光.光系统n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a):A、叶绿素a680 B、叶绿素a700 C、叶绿素b D、类胡萝卜素.能够调节气孔开闭的矿质元素是(B ):A、P B、K C、CaD、Mg.下列物质中(C )不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成员A、PQ B、PC C、CoQ D、Cytf.线粒体的末端氧化酶是(D ):A、抗坏血酸氧化酶B、酚氧化酶C、乙醇酸氧化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16、在植物正常生长条件下,细胞中葡
13、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D )oA、PPP B、EMP C、EMPTCACD、TCAC17、当植物感病或受伤时,通常PPP途径会(A )A、加强 B、减弱 C、不变D、不一定18、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或干种子对水分的吸收主要依靠(C )A、代谢作用;B、渗透作用;C吸胀作用;D、扩散作用;19、IAA生物合成的主要前体物质是(B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蛋氨酸 D、谷氨酸20、光系统I的光反应主要特征是(D )oA、ATP的形成;B、水的光解;C、氧的释放;D、形成NADPH21、在C4途径中固定C02后的最初产物是(D )A、磷酸甘油酸B、果糖 C、葡萄糖 D、草酰乙酸22、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
14、的部位是( B )。A、茎尖生长点B、成熟叶片 C、萌发种子D、干种子23、在高等植物碳素同化的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的是(A )oA、C3B、C4 C、CAM D、TCAC24、高等植物的衰老叶片首先出现缺绿症状,可能是由于(A )元素的缺乏。A、NB、Mn C、S D、Fe26、维持原生质胶体稳定性的因素是( D )。A、疏水基团B、双电层C、糖类D、水化膜27、植物信号转导中不属于胞间物理信号的是(D )。A、光 B、电波 C、水力学信号D、声28、在植物体内的多种氧化酶中,以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成分的酶有(B )。A、酚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C、抗坏血酸氧化酶D、黄素氧化酶29、植物细胞
15、对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特点是(D )。A、消耗代谢能量B、逆浓度吸收C、无选择性 D、需转运蛋白参与30、CTK主要的生理作用是(AD )oA、延缓叶片衰老 B、诱导生根C、促进脱落D、促进细胞分裂.当植物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绝对值相等时,这时细胞在纯水中:(C ) oA.吸水加快 B.吸水减慢C.不再吸水D.开始失水.植物缺锌时,下列(D )的合成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弓I口朵乙酸合成减少。A.丙氨酸 B.谷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与能量转换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D )。A.高尔基体与中心体B.中心体与叶绿体 C.内质网和线粒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A ) oA.
16、RQ=1 B. RQ1 C. RQ1 D. RQ=0.在维持或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方面,下面哪两种激素起关键性作用(C )oA. IAA 和 ABA B. CTK 和 ABA C. IAA 和 CTK D. IAA 和 GAA.叶片B.叶鞘C.茎尖生长点D.根系.植物体感受光周期诱导的光受体是(BC )。A.叶绿素B.蓝光受体C.光敏色素D.紫外光B受体.光呼吸乙醇酸代谢途径的底物主要来源于(B )的作用.A、RuBP陵化酶 B、RuBP加氧酶C、乙醇酸氧化酶 D、PEP竣化酶.当环境中CO2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 此时环境的CO2浓度称为(C )o
17、A、CO2饱和点;B、光补偿点;C、CO2补偿点;D、水合补偿点;39、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日光强度是(B )A.等于光补偿点B.大于光补偿点J小于光补偿点D.同光补偿点无关四、填空1 .促进器官衰老脱落的激素是(ABA )和(ETH );具有极性运输的植物激素是 (IAA )o.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即(Pr )和(Pfr ),其中(Pfr )是生理活跃型。2 .CAM植物的气孔夜间(开放),白天(关闭 ),夜间通过(PEPC微化C02生成大量的(OAA ),运往(液泡)贮藏,黎明后又转入细胞质,氧化脱竣。3 .植物感受低温春化的主要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 片
18、 )。4 .短日植物南种北移,生育期(变长 ),故应选(早熟 )品种。5 .吸胀吸水,力w=(力m);干燥种子吸水,力w=(m);渗透吸水,力w=(力p+力II); 一 个典型细胞水势组分,2w =(力p+力TI+wm)。6 .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镒,硼,锌,铜,银,氯 )7种。7 . C4途径中的C02原初受体是(磷酸烯醇或丙酮酸PEP ),初产物是(草酰乙酸 OAA )o.常绿植物移植时往往要剪去一些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呼吸消耗和水分的蒸发)。8 . 土壤中水分缺乏时,使根/冠比值(增加 )o.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 )o9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ABA )可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复习资料 答案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