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docx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 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理的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陈冬枝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 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 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 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
2、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 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 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 情。二、诵读提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一 一缓慢、低沉的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 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 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 出压抑感。三、内容分析。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我的名气,
3、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 .“旅夜”、“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 来“书怀”的?答:旅夜对应前四句;书怀对应后四句。细草、微风、危橘、星垂、月涌2 .首联写出这些意象的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答:(1)渺小、孤寂。(2)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写诗人他的境况和情 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3 .颔联突出意象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对表现诗人处境有什么作用?诗人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1)雄浑阔大(2)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
4、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的的心情。(3)乐景写哀情4 .颈联运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反问句。本意为: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 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 为被排挤而被辞。(2)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5 .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1)比喻、反衬将自己比成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用广阔天地反衬沙鸥 的渺小,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依的凄苦之情。(二)课堂检测1 .杜甫的旅夜书怀是(A)A.咏怀诗B.山水诗C.记行诗D.旅游诗2 .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5、)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 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 悦之情。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 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 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 一泪,感人至深。3 .下列对杜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因 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B.杜甫的三
6、吏、三别全面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社会造 成的破坏。C.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把从楚辞以来得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高峰。D.杜甫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文人把他和李白并称。李白 是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4 .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 “细草微风岸”是近景描写。B.创作这首诗歌时,杜甫仍陷于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看到山河依旧却 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艾凉,他发出了沉重的感慨。C.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歌飘逸奔放的艺 术风格。D.最后作者用沙鸥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5.下列对尾联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B)A.此联意思:飘然一身究竟
7、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 鸥。B.此联中的“一沙鸥”和“细草”相呼应,首尾相顾。C.此联为自问自答,便诗人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D.这一联借景抒情,借沙鸥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三)归纳总结1 .中心主旨:本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暮年天涯飘泊, 孤苦凄凉的凄苦之情。2 .艺术特色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讲究格律。(四)课后巩固L下列对“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这句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独伤感伤之情的外化。8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诗人夜愁不寐的形象。C.这句暗喻自己像小草一样
8、渺小,像孤舟一样孤寂。D.这句描写的景物具有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9 .下列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A.这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诗人以此反衬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 达出凄苦之情。10 此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折射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喜悦的心情。C.诗句中“垂”“涌”两字分别衬托出平原的宽阔和江水浩荡之势,用词 极为精当。D.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雄浑阔大的意境,更衬托了诗人的孤寂与渺小。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 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和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
9、阔大衬出了 诗人的孤苦伶仃。C.后两联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 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一沙鸥,四处漂泊。4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了 “名著”、“官休”两事,概括 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 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 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 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 意是他飘泊
10、、孤寂的根本原因。5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从中看到 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答: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 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 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 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 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 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一沙鸥” 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从中看出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 的形象
11、。(五)拓展提高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 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 两联名句在写景方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答:这两联诗都表现了天高地远,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一联,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 个垂字,便将天地的距离拉开了,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 写月光倾洒,大江奔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 现出来,诗人漂泊无依,心绪难平的情感也显露出来。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塑 造了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者形象。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 联,只是较为形象地
12、反映出景物的特征,客观地表现出边塞景色的壮美,未能 注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生命体验,所以王诗的两句不如杜诗。(若认为王诗的两 句强于杜诗亦可,但须合理阐释与扎实论证。)三、资料索引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 和排律三种。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 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侄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 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 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 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 题(首
13、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 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 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 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 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 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 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
14、,用“月涌”来形 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 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 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 夜境。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 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 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 “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
15、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 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 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 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 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 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3、艺术特色。A、寓情于景B、直抒胸臆。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 诗律细”的艺术成就。四、练习提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夜书怀 杜甫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