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复习总结笔记.docx
《2022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复习总结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复习总结笔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质量专业基础学问与实务考试复习总结 大纲 (初级)上篇 质量专业相关学问 第一章 质量治理概论 一、 质量与质量治理(一)质量的基本学问 1、把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 质量是“ 一组固有特性满意要求的程度” ;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组织是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支配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 过程是指“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 产品是指“ 过程的结果” ;通常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四类;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
2、要素;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2、熟识质量特性的内涵 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或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它们分别是: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如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丢失 的质量 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是指如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丢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如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 的逐步 丢失;3、质量概念的进展 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 符合性质量” 、“ 适用性质量” 和“ 广义质量” ; 符合性质量以“ 符合” 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
3、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意要求的程度;这肯定义的含义是非常广泛 的,既 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是一种狭义的质量概念),也反映了要满意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是一种广义 质量的概念;(二)质量治理的基本学问 1、熟识治理的职能 治理的主要职能是:方案、组织、领导和掌握;2、明白治理的幅度和层次 主要有:治理幅度、治理层次(分为高层治理、中层治理和基层治理三个层次)、组织活动(分为作业 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方案活动,分别由基层、中层和高层治理者负责执行)、治理技能(分 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高层治理者特殊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中
4、层治理者更多需要人际技能和 概念技能、基层治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3、把握质量治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掌握、质量保 证、质量 改进等) 质量治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掌握组织的和谐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掌握活动,通 常包括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掌握、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方针是指有组织的最高治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 企业经 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治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企业最
5、该治理者应确定质量方 针并形成文 件;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也是组织质量行为的准就;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表达,目标既要先进,又 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质量策划是质量治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 现质量 目标; 质量掌握是质量治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意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是质量治理的一部分,致力于供应质量要求会得到满意的信任; 质量改进是质量治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意质量要求的才能;4、把握全面质量治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治理( TQM )的含义为: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
6、通过让顾客和 本组织所 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达到长期胜利的一种治理途径;全面质量治理的概念最早见于 治理一书;5、明白质量治理进展的阶段1961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进展的全面质量主要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掌握阶段、全面质量治理阶段 6、熟识八项质量治理原就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加、过程方法、治理的系统方法、连续改进、基于事实 的决策方 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7、熟识过程方法模式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资源是过程中的活动 所必需 的条件;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的识别和
7、治理组织所应用 的过程,特 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熟识课本 P14 页的质量治理体系模式图 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系统的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具体识别每一个过程;识别和确定过 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理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体系模式 8、把握顾客、顾客要求和顾客中意的概念ISO 9000 族标准表述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治理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治理的基本原就,也是现代营销治理的核心;识别顾客和其他相 关方(员 工、供方、全部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明白顾客的要求,以获得竞争优势并以有效和高效 的方式去实 现,是企业质量治理和经营的关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就要求从顾客的角度
8、要求组织供应 的产品必需 满意或超过某一标准(顾客要求);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指组织内部的一部分; 顾客类型:按接受产品的全部者情形分有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两类;按接受产品的次序情形 分有过 去顾客、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相关方:要求是指“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者必需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顾客要求是一种特 定的要求,是由明示的、或者是不言而喻的惯例基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顾客需求或期望组成; 需求是指对有才能(获得)某个具体产品全部的期望(预期达到的);影
9、响期望的因素有:标记、信 息、资料、举荐、学问; 顾客需求或期望反映了顾客要求,即打算了认知质量; 顾客中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意的程度的感受;顾客埋怨是一种中意程度低的最常见表 达方式,但没有埋怨并不肯定说明顾客很中意;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 足,也不肯定确保顾 客很中意;9、明白顾客要求的识别与确认 获得顾客的要求及其信息数据是实现顾客中意的难点之一;对每项产出和工作过程中影响顾客 中意度 的因素进行认真、完全的描画和分析:分析与过程输出相联系的、对顾客要求至关重要的产品 要求,分析 组织过程与顾客间相互作用的“ 服务要求” ,在此基础上确定输出要求和过程;实现顾客中意
10、 的前提就是 要使产品或服务满意顾客的要求 抓住顾客心声(VOC)的六种主要方式:(1)针对顾客的大规模中意度调查,一般抽样为200 或更多;(2)在某种类型的大事后进行事务调查;(3)从顾客对产品和服务问题的埋怨中得出;(4)对失去的顾 客的分析;( 5)积极地联系顾客,去调查有关顾客怎样使用产品和服务,怎样去感觉产品或 服务的好坏的 信息;( 6)开展顾客关系治理;10、明白顾客中意度和顾客中意度指标 顾客中意度是对顾客中意程度的定量化描述;P21 11、把握杰出绩效评判准就的目的、适用范畴 目的: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判,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杰出绩效,提 高产品、服务和经
11、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共享胜利的体会,勉励和 推动更多的 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使用范畴: GB/T 19580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和 南适用于GB/T 19579 杰出绩效评判准就实施指追求杰出绩效的各类组织,是一对联合使用的标准;前者规定了组织杰出绩效的评判要求,后 者对前者的 内容作了具体说明,为组织追求杰出绩效供应了实施指南;两者为组织追求杰出绩效规定了自 我评判的准 就,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判;12、熟识杰出绩效评判准就的主要结构和内容概要 杰出绩效结构图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2、- - 【 4.1 领导】评判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进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注、勉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为,以及组织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形;【4.2 战略】评判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制定、部署及其进展情形;【4.3 顾客与市场】评判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的方法,建立顾客关系、测 量和改 进顾客中意度的过程;【4.4 资源】评判组织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所 配置的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财务、基础设施、相关方关系、技术、信息等其他资源;【4.5 过程治理】评判组织过程治理的主要方面,包括价值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4.6
13、 测量、分析与改进】评判组织挑选、收集、分析和治理数据、信息和学问的方法,充分 和敏捷 使用数据、信息和学问,改进组织绩效的情形;【4.7 经营结果】评判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进,包括主要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 势、与 竞争对手和标杆对比的结果;13、明白质量治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论)详见 P25 二、 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学问1、把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2)是依据科学、技术和体会成果制定的文件;(3)是在兼顾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
14、础上,经过协商一样而制定的文件;(4)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5)是公众可以得到的文件; 标准化定义为:为在肯定范畴内获得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 的规章 的活动; 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2、明白标准化的作用作用:( 1)生产社会化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人身、财2)提高质量,爱护人体健康,保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产安全,爱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3、把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3)进展市场经济,促进贸易沟通的技术纽带;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
15、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 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是时候,自行废止; P29 (二)接受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把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 )制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畴内统一使 用; 国际先进标准是指在未经 ISO 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家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 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2、熟识接受国际标准的程度 接受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
16、政策,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采 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讨论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成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我国标准接受 国际标准的 程度分为两种:等同接受和修改接受;(三)企业标准化1、把握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务 所谓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治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 主要内 容,制定、贯彻实施和治理爱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企业标准化有以下三个特点:第 一,企业标准 化必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其次,企业标准化贯穿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治理活动的全 过程;第三,企
17、业标准化是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有一下几项:(法规、规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章和方针政策;(2)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 3)正确的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在制定修订企业标准时,留意积极接受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行;( 6)对各种 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2、熟识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5)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所谓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的 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
18、治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企业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设计 标准、产品标准、选购技术标准、工艺标准、工装标准、原材料及半成品标准、能源和公用设 施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设备技术标准、零部件和器件标准、包装盒储运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安全技术 标准、职业卫生和环境爱护标准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企业治理标准主要包括:治理基础标准、营销治理标准、设计与开发治理标准、选购治理标 准、生产 治理标准、设备治理标准、产品验证治理标准、不合格品订正措施治理标准、人员治理标准、安全治理标 准、环境爱护和卫生
19、治理标准、能源治理标准和质量成本治理标准等;企业工作标准主要包括:中层以上治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一般治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和操作 人员通 用工作标准等;3、熟识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 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是:(性标准,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强制企业必需严格执行;不符合请执行标准的产品禁止出厂和销售;(2)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需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经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签发合格证书;(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都必需进行标准化审查;(政主管部门和4)企业应当接受标准化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实
20、施标准状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四)明白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技术壁垒( WTO/TBT )协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就 TBT 协议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两条,即:(定程序的制 定、批准和实施不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格评定程序的 透亮度;1)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 2)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 基本原就:( 1)防止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就;(2)非鄙视原就;(3)标准和谐原就;( 4)同等效力原就;( 5)相互承认原就;(6)透亮度原就;三、 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1、熟识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就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治理,提高产
21、品质量水平;为了 明确产 品质量责任;为了爱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的爱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立法原就 :(1)有限范畴原就;(2)统一立法、区分治理的原就;(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治理、组 织和谐的属地化原就;(4)奖优罚劣原就;2、把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产品范畴产品质量法使用的产品范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扥生产方式所获 得的具 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即指用于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包 括建筑工程 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初级农产品(如小麦、水果等)、初级畜禽产品、建筑 工程等不适 合本法规规定;未投入流通领域的自用产品、赠与产品等页不
22、适用于本法规定;3、熟识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 产品义 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产品质量法是一种综合的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产品存在缺陷,即产品存在“ 不合理危急” ,大致有以下情形:一是产品本省不应 当存在危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机人身、财产安全的危急(如儿童玩具),但因涉及、制造上的缘由,导致产品存在危机人 身、财产安全 的危急,这种即为“ 不合理的危急” ;二是某些产品因本身的性质而具有肯定的危急(如易燃 易爆产品),但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质量 工程师 考试 复习 总结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