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2 .pdf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2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2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七 年 级 上 册:(一)论 语 十 则 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 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 欲穷其林 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
4、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XX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本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
5、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6、讨论、
6、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一、词语解释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
7、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
8、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三)陋室铭(刘禹锡唐)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描写 陋室 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XX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比喻赞美 陋室 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9、?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回答下列问题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四)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
10、(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
11、亵渎。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背诵: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
12、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
13、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五)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
14、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9、运用:(1)20XX年 6 月,世界人民见证
15、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
16、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
17、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18、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
19、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20、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
21、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
22、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文档编码:CS10Z3Y5X5Y9 HH6H2Y8X2Y3 ZA9J2Y1Z9W10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11、欣
23、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二、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用原文回答:表
24、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答: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六)记承天寺夜游
25、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户:门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2 2022 年中 考课内 文言文 十六 复习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