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学复习资料单选篇.docx





《2022年美学复习资料单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美学复习资料单选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1. 在 大希庇阿斯篇 中, 区分 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 的是( B)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歌德 D. 席勒1.2. 黑格尔 认为美学是争论 _ 的;( B)A. 美和美的规律 B. 艺术 C. 审美体会 D. 审美心理1.3. 维特根斯坦 是 _的代表人物;(A)A. 分析哲学 B. 有用主义美学 C. 新自然主义美学 D. 精神分析学1.4. 中国 当代 闻名 美学家李泽厚 认为,美学是以 _ 为中心争论美和艺术的学科;(C)A. 美感心理 B. 美学史 C. 美感体会 D. 美学原理1
2、.5. 曾对 索福克勒斯 的俄狄浦斯王 以及 达芬奇 的 蒙娜丽莎 ,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说明的是( B)A. 杜威B. 弗洛伊德C. 荣格D. 阿恩海姆1.6. 在心理学领域 ,提出了 “ 集体无意识 ” 的观点的是( C)A. 费希纳 B. 弗洛伊德 C. 荣格 D. 布洛1.7. 中国当代闻名美学家 蒋孔阳 主见 美学的争论对象 是( D )A. 艺术 B. 美感 C. 审美状态 D. 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 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是( D)A. 自然美 B. 科技美 C.日常美 D. 艺术美1.9. 认为 审美对象 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 是观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
3、结果 的是(A)A. 英伽登 B. 杜夫海纳 C. 康德 D. 狄拉克1.10.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 在 美与物理学 中提到的是(B)A. 艺术美 B. 科技美 C.生活美 D. 自然美1.11. 人类 的学问 大体可以 分为三类 ,其中不包括(D)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人文学科 D. 哲学学科1.12. 美学 的性质 是( C)A. 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学科 C. 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 1.13. 美学争论 的真正 对象 是( C)B. 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D. 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社会科学名师归纳总结 A. 美B. 自然C. 审美活动D. 人类社会第
4、1 页,共 21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14. 美学争论 的核心 方法 是( A)A. 哲学方法 B. 社会学方法 C. 心理学方法 D. 现象学方法1.15. 于 1750 年创立了美学的是(B)A. 黑格尔 B. 鲍姆加登 C. 莱辛 D. 康德1.16. 美学演化的三个阶段 的第一个阶段 是( A)A. 审美意识 B. 美学思想 C.美学学科 D. 美学原理1.17. 悲剧意识 属于( C)A. 初级审美意识B. 中级审美意识C.高级审美意识D. 以上都不是1.18. 柏拉图 认为, 真正的
5、美 是( D)A. 意识 B. 竖琴 C.事物 D. 理念1.19. 蒋孔阳 认为, 美学 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 独立出来 是在( A)A. 文艺复兴之后 B. 中世纪时 C. 资本主义高度进展的时候 D. 社会主义社会1.20. 鲍姆加登被称为(D)A. 哲学之父 B. 科学之父 C. 文学之父 D. 美学之父1.21. 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争论 _ 的学科;( A)A. 低级的感性熟悉 B. 人的意志 C.理性 D. 意念1.22. 中国 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 是( D)A. 理念论 B. 先验主体论 C.肯定精神论 D.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 马克思 认为 社会生活 在本质上 是(
6、B)A. 意念 B. 实践 C.精神 D. 物质1.24. 从肯定理念 动身,认为 审美具有 “ 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B)A. 柏拉图 B. 黑格尔 C. 康德 D. 席勒1.25. 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 是( A)A. 自由 B. 实践 C. 劳动 D. 阅读1.26. 被马克思 称为 “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C)A. 资本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1.27. 在现代社会, 人被异化 ,成为了 马尔库塞 说的( B)名师归纳总结 A. 多向度的人B. 单面人C. 双重性格的人D. 多重性格的人第 2 页,共 21 页- - - - - - -精选学习
7、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28. 人生 境域的提高 ,关键是( B)A. 学习B. 觉解C. 实践D. 艺术1.29. 人生 境域的特点 是它的( C)A. 自发性B. 内在性C. 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 动态性1.30. 冯友兰 先生认为,人生境域是分层次 的,其中 最高 的是( A)A. 天地境域 B. 道德境域 C. 功利境域 D. 自然境域1.31. 宗白华 认为在 人生境域中主于美 的是( C)A. 功利境域 B. 学术境域 C.艺术境域 D. 伦理境域1.32. 伽达默尔 认为,假如某个东西不仅被 经受过 ,而且它的 经受存
8、在仍获得 一种自身具有连续存在意义 的特点,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A. 学问 B. 体验 C. 美 D. 存在1.33. 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 的_ 关系;( A)A. 自由 B. 限制 C. 必定 D. 可能1.34. 审美关系 和审美活动 的关系是( B)A. 毫无瓜葛 B. 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行分割 C. 同一个概念 D. 包含关系1.35. 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规律上是(C)A. 同时的 B. 在后的 C. 在前的 D. 无所谓先后1.36. 以下 审美形状 属于中国的是(D)A. 崇高 B. 荒诞 C. 喜剧 D. 气韵1.37. 审美体会是一种(A)A. 感性体验
9、 B. 感官体验 C. 熟悉 D. 感官快感1.38. 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不包括 (D)A. 艺术制造 B. 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 艺术观赏1.39. 通过 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才能;这是( B)A. 广义的美育 B. 狭义的美育 C. 美育 D. 以上都不是1.40. 不论 广义的美育 ,仍是 狭义的美育 ,都是通过 _ 才能实现;( D)名师归纳总结 A. 人生境域B. 实践C. 生存实践D. 审美活动第 3 页,共 21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41. 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
10、石是(A)A. 审美活动 B. 审美抱负 C. 审美意象 D. 审美心理2.1 . 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不同于 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 的一种本质特点是(A)A. 审美需要 B. 抽象思维 C. 审美抱负 D. 熟悉才能2.2. 在主体 的审美心理结构中 必定处于最高位置的是(D)A. 审美需要 B. 审美体会 C. 审美趣味 D. 审美抱负2.3. 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 以及 发挥的程度 ,在何种程度上 影响 到主体的审美个性 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 _ 打算的;( B)A. 主体的个体特点 B. 后天的社会因素 C. 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D. 人的生理素养2.4.“趣味无可争论 ” 观点的
11、 错误在于 把( A)A. 审美趣味相对化 B. 审美趣味肯定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 审美趣味主观化2.5. 审美活动 是人与世界 构成的( D)A. 信仰关系 B. 熟悉关系 C. 审美关系 D. 本己性精神沟通2.6. 以下 不属于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A. 自律性 B. 个性化 C. 开放性 D. 形式符号性2.7. 马克思 说过: “ 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 _ 的特性;( A)A. 自律性B. 超越性C. 自我性D. 开放性2.8. 美感 产生于( A)A. 劳动实践把主体力气对象化的过程B. 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名师归
12、纳总结 C. 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D. 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B)第 4 页,共 21 页2.9. 以下不属于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点的是( B)A. 惊奇B. 领会C. 体验D. 澄明2.10. 澄明之境 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_ 才能自动呈现出来;(A. 审美距离B. 静观体验C.生疏化D. 热忱投入2.11. 所谓 “胸有成竹 ”,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的特点;( D)A. 虚无性B. 详细性C. 不行捉摸性D. 非实体性2.12. 提出 “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 C)A. 欧阳修B. 苏轼C. 梅尧臣D. 柳宗元-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3、-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2.13. 康德 在判定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A. 自由制造 B. 交感巫术 C.自由嬉戏 D. 劳动先于艺术2.14. 认为 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 的美学家是( B)A. 加达默尔 B. 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 贝尔2.15. 对原始巫术活动 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争论的学者是(B)A. 泰勒 B. 弗雷泽 C. 卡毕歇尔 D. 普列汉诺夫2.16. 在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特别是在说明 原始地窖壁画和岩画 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A. 表现说B. 劳动说C. 本能说D. 巫术说C. 自由嬉戏D. 巫术礼仪活动2.17. 普列汉诺夫
14、 提出的理论是(B)A. 有意味的形式B. 劳动先于艺术2.18. 审美发生 的基本 前提 是( C)A. 异性的吸引B. 嬉戏的冲动C.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 祭奠的崇拜2.19. 人类 审美意识 得以 产生 的根本缘由 是( A)A. 人类的生产劳动 B. 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 人类社会分工 D. 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才能2.20 .促进审美发生 的最重要的一种 中介因素 是( D)A. 语言艺术 B. 家庭生活 C. 劳动工具 D. 巫术礼仪活动2.21. 人的 审美需要开头生成 和审美意识开头确立 的直接前提是(B)A. 人类开头运用语言B.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进展名师归纳总结 C
15、. 人类具有思维才能D. 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第 5 页,共 21 页2.22. 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_ 为主题;( B)A. 婚姻恋爱B. 狩猎生活C. 巫术仪式D. 耕种3.1. 对审美体验 的 理性反思和规律总结构成了( A)A. 审美形状B. 审美范畴C.审美活动D. 审美体会3.2. 认为 审美形状 是美的形状的规律动身点是( C)A. 认为美是主观的B. 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C. 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D. 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3. 认为
16、审美形状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A. 完全正确的 B. 抓住了审美形状的最主要的特点C. 抓住了审美形状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不全面 D. 完全错误的3.4. 认为 审美形状 是审美类型 的观点( A)A. 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状B. 顾及到了审美形状的真实内涵C. 是美的类型说 D. 是审美类型说 3.5. 认为 审美形状 是审美范畴 的观点( D)A. 是美的范畴说B. 是审美范畴说C.很全面D. 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3.6. 将审美形状 与 人生境域等同 的观点( B)A. 是正确的 B. 随着对人生境域争论的重视而显现 C. 人生境域具有审美形状
17、的表形特点 D. 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如绘画、 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 3.7.“虚实 ” 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仍可以在其他艺术,中使用,这说明白审美形状具有(B)A. 统摄性 B. 广泛性或普适性 C. 历史性 D. 现实性“意象 ” 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状,这种说法(B)3.8.A. 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状毫无关系 B. 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 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状 D. 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3.9. 中国哲学之 “ 道” 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就,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 说明审美形状具有( A)A. 统摄性B. 广泛性或普适性C. 历史性
18、D. 现实性3.10. 中国 古代的 “ 神”及其有关的神韵(C)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状的A. 统摄性B. 广泛性或普适性C.历史性D. 现实性3.11. 将丑和荒诞 作为 审美形状 是在( D)名师归纳总结 A. 古希腊B. 文艺复兴C.中世纪D.19世纪中叶后第 6 页,共 21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12. 中国 古代 的诗学背后 往往 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状的(B)A. 历史性B. 贯穿性C. 兼容性D. 二重性,这是审美形状的(C)3.13. 审美形状 是
19、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结A. 历史性B. 贯穿性C. 兼容性D. 二重性3.14. 审美形状的 二重性 主要指( C)A. 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 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C. 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 现实性和抱负性的统一3.15. 中国早期 的审美形状 实质是( A)A. 诗性和音乐性的 B. 戏剧性和雕塑性的C. 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 绘画性和音乐性的3.16. 西方早期审美形状 的 实质 是( B)A. 诗性和音乐性的 B. 戏剧性和雕塑性的C. 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 绘画性和音乐性的3.17. 在 一般语言学教程中提出 语言符号 的意义分为 能指 和所指 的是(
20、B)A. 席勒 B. 索绪尔 C. 鲁迅 D. 巴赫金3.18. 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 西方重视语法 ,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A. 哲学性 B. 规律性 C. 清楚性 D. 诗性3.19. 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 具有的特点是(A)A. 世俗化 B. 形而上性 C. 宗教化 D. 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3.20. 理念论的伦理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就,详细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A. 真与善合一 B. 真与美合一 C. 美与善合一 D. 以上都不是3.21. 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 ” 的人是( B)名师归纳总结 A. 叔本华B. 尼采C. 罗兰巴特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美学 复习资料 单选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