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word教案 .pdf
《2022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word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word教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过程方法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物质具有可分性,进而认识分子和原子可分与不可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知道微粒的特征。教学难点从 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
2、,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演示】品红扩散实验(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手绢(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播放动画】1.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2.许多颗粒状的微小粒子从手绢上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女孩鼻孔内。(讲解)原来手绢上有香味物质的颗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一、粒子的特征【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
3、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思考。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思考、猜想。思考用课本数据回答通过实验、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起悬念,为后面引出分子和原子做铺垫。让 学 生 感知 到 微 观粒 子 的 真实存在,培养 学 生 抽象 思 维 能力 和 微 观想象力。培养 学 生 阅读能力,通过 具 体 数据 和 对 比让 学 生 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 于 惊 奇展 开 议 论引 发 学 生兴趣,活跃气氛。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追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很小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7激趣:多媒体显示一
4、组数据对比。【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提供资料】浓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 水,滴 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提供仪器】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 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教师提供】红墨水、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
5、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巩固练习】1、解释新课开始品红为什么会消失?为什么闻到手绢上的香水味?2、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容易干,还是阴雨天易干?为什么?【设疑】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吗?【演示实验】(1)50ml 水与 50ml 水混合(2)50ml 酒精与 50ml 酒精(3)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提问 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用课本数据回答看到答案学生惊讶!观察后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学生讨论后交流:1、根据氨水易挥发,再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2、把酚酞和浓氨
6、水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环 境中才能完成。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学生设计方案汇总)方案一、方案二、学生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学生归纳内容回答:氨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实验观察现象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际间交流发现自已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把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的运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
7、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
8、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
9、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
10、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
11、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
12、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
13、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结合家庭小实验一碗黄豆和一碗绿豆混合到一起不够两碗,让学生形象理解分子间间隔有的大,有的间隔小,混合后间隔小的分子进入到间隔大的分子中。【板书
14、】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巩固练习】1、水的三态变化可用分子的哪些知识解释?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3、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O2和红棕色N0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小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提问】前面我们
15、学习过氧气,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也有氧 气,空气中的氧气有氧化性吗?那么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板书】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反思小结、总结交流: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说出来。(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微观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微观世界真的是奥秘无穷,未来留给你们继续去探索吧。布置作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理解分 析、归 纳出分子间有间隔及时反馈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 过 对 实 验 观察,引发学生以疑 导 思 以 思 求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
16、过实例,使学生形成分子间间隔表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 便 于 得 出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17、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18、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1 HS1Q7S8U9B10 ZK9W10Q9U1L4文档编码:CC10D5T6Y2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和原子 2022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word教案 2022 年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3.1 分子 原子 word 教案
限制150内